近期,不少短视频纷纷上演AI魔改经典影视作品的戏码:比如《甄嬛传》的宫斗戏变成了激烈的枪战,《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化身拳击手和贾宝玉对打,甚至《西游记》里的唐僧竟对妖精频频“答应”。
这些短视频在博得网友一乐的同时,也收获了不少粉丝。据媒体报道,有的自媒体,用AI做了42个魔改《甄嬛传》的视频,轻松捕获了18万粉丝;某平台上的一个魔改《甄嬛传》短视频,点赞26.3万,转发56.4万,留言3.2万,还插入广告;受魔改经典热的推动,平台上也出现了大量如何用AI魔改影视作品的教程。
面对“甄嬛掏枪”、“雍正皇帝吃鸡腿”、“妃子们骑摩托车”等魔改视频,有的网友夸其为“中国杂交电视剧之父”,有的网友留言说看了之后乐了好几天,有的网友觉得这些魔改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经典的二次传播,有的网友则直呼毁童年。
不可否认,部分魔改视频有其创意性,其戏剧和喜剧效果受到网友的好评。也不可否认,魔改影视作品的现象早已有之,并非人工智能时代的产物。早在2006年,陈凯歌的电影《无极》被胡戈剪辑成《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这一恶搞视频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引发了陈凯歌的强烈不满,并表示要上法院提起诉讼。最终,事件以陈凯歌放弃起诉、胡戈道歉落幕。十多年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短视频平台涌现出大量编辑、切条、搬运自影视剧的短视频,也引发了不少的争议和诉讼。
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的相关规定,不论盈利与否,魔改经典,如果没有获得相关著作权人的许可并支付报酬,都涉嫌侵犯著作权——比如,原影视作品享有的改编权以及信息网络传播权;比如,剪辑的内容曲解了影视作品的主旨原意,可能侵犯著作权人的保护作品完整权;如果没有标明著作权人的名字,还可能侵犯著作权人的署名权。另外,这些魔改,还可能涉嫌侵害表演者的肖像权、名誉权和保护表演形象不受歪曲的权利等。
或许有人会说,这些作品,多是AI生成的,并非人工创作,也会侵权吗?
尽管不少短视频是AI生成,但这些魔改视频,使用了影视作品画面的同时,也使用了演员的形象、声音等。根据我国2023年施行的《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办法》,“深度合成服务提供者和技术支持者提供人脸、人声等生物识别信息编辑功能的,应当提示深度合成服务使用者依法告知被编辑的个人,并取得其单独同意”;涉及知识产权的,不得侵害他人依法享有的知识产权。因此,那怕是AI生成的视频,也需尊重著作权人的相关权利,尊重法律法规和公序良俗,而不能演变为无边界的恶搞。
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AI也不是魔改经典的护身符。更何况,一定程度上,经典影视作品还承载着观众的家国记忆,承担着传承文化和赓续民族精神的重任。因此,面对魔改经典影视作品热,平台和管理部门应当有所作为,而不能仅仅是一笑了之。
本期文字、编辑:刘江华
本期监制:周南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