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大戏看北京”2024展演季闭幕演出话剧《李白》
12月12日,由郭启宏编剧,苏民、唐烨导演,濮存昕、龚丽君主演的北京人艺经典话剧《李白》,将作为“大戏看北京”2024展演季闭幕演出,在首都剧场上演。
北京人艺经典话剧《李白》1991年首演,1993年在第三届文华奖上一举荣获剧本奖、导演奖、舞美设计奖、表演奖和演出奖五项大奖,如今每次上演都场场爆满。这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结合的作品用30多年时间成就了一部舞台经典,滋养了一代代演员和观众。
该剧是编剧郭启宏进入北京人艺后创作的第一部话剧。他遍查古籍,不仅阅读了大量史料,也将元明清三代创作的李白题材的戏曲作品做了梳理,最终另辟蹊径,选择了李白生命的最后六年间,也是其理想与现实、性格与环境冲突最为激烈的时期。
《李白》从1991年首演至今已有33年,主演濮存昕也演了33年。他用33年的时间去理解李白,不断将人生和艺术的感悟融入角色,塑造出以赤子情怀阅世走人间的伟大诗人。同样陪伴《李白》30多年的还有饰演夫人宗琰的龚丽君。1991年,刚刚从北京人艺与中央戏剧学院合办的演员训练班毕业的龚丽君,与全班同学一起被分到《李白》剧组,从一个舞台新人到挥洒自如,从最初的追求外在形体到塑造鲜活的人物形象,她也与角色共同成长。
【剧情简介】
公元八世纪五十年代,唐王朝的巍巍大厦在安史乱军的马蹄声中坍塌了。
诗人李白满怀爱国热忱,入了永王幕府,壮志凌云却未能洞烛其奸。不久,永王谋败身亡,李白获罪被执,诏判长流夜郎。
一路冷月凄风,到了白帝城。因天下兵马大元帅郭子仪作保,李白遇赦,轻舟直放当涂。
当涂的山水虽然淡泊了李白干世的热望,而平乱最后一战的召唤却又鼓荡起诗人报国的激情,他做出了惊世骇俗的壮举:以垂暮之年请缨从军。
一叶扁舟漂流在大江月色中,诗人悄然逝去……
“大戏看北京”2024展演季闭幕演出,将上演北京人艺经典话剧《李白》
02
音乐话剧《受到召唤·敦煌》
中国国家话剧院
该剧由北京国话数字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承制,以中国视角讲述世界敦煌,以当代故事重译敦煌文明,将数字与艺术深度融合,创新多元表达,突破传统舞台限制,创造多空间多线性叙事结构,带领观众领略敦煌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青年观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与热爱。
《受到召唤·敦煌》新闻发布会合影
值得一提的是,音乐话剧《受到召唤·敦煌》集结了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担任编剧、导演,著名音乐家金培达作曲,主演张艺兴,舞美设计王琛等实力主创,共同演绎敦煌文化的当代故事。
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受到召唤·敦煌》编剧&导演田沁鑫
《受到召唤·敦煌》作曲家金培达
作品充分展现了对敦煌文化和“莫高精神”致敬与赓续,讲述了从法国到北京,两个时空、两代敦煌青年奇妙交错的人物故事及心灵共鸣。故事中,跨越了一个世纪的两对情侣,一对是20世纪的“敦煌守护神”常书鸿先生与他的妻子陈芝秀,另一对是在21世纪未来时空里的敦煌数字研究中心的工作人员张燃与他的女友林芝秀,他们均面临着“爱情难题”。随着故事的展开,一段段传奇震撼的敦煌往事也就此呈现。
《受到召唤·敦煌》排练现场照片
不同于传统的戏剧创作,音乐话剧《受到召唤·敦煌》不仅是一部艺术作品,更是一次“戏剧艺术+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积极探索。
据悉,剧目创新性地融合了话剧、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并将通过电影、二维、3D、AI等影视手段和数字技术的运用,带领观众突破戏剧、音乐、现场的壁垒,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以及内容与科技的交互中,全方位领略敦煌艺术的博大精深以及数字化演艺带来的全新体验。
03
话剧《狼烟北平》
话剧《狼烟北平》由《亮剑》的作者都梁编剧,展现了一段北平的传奇岁月。1937年的北平,在日军铁蹄践踏下,各方势力展开明暗斗争。国民党谍报人员徐金戈执行任务时结识中共地下党员方景林,二人虽阵营不同却惺惺相惜,携手抗日,共同谱写了一曲爱国之歌。
该剧以人力车夫文三儿等小人物的视角展开,生动描绘了大时代背景下三教九流的众生相。文三儿本想安稳度日,却被卷入时代洪流,此外还有八旗子弟白连旗、地痞孙金发、记者陆中庸等人物,他们在北平城中演绎着各自的悲欢离合,展现了丰富的社会画卷。
都梁以其独特的“以人带史”创作手法,通过这些人物的命运交织,深刻反映了在民族危亡时刻,人们的挣扎、坚守与牺牲,以及个人与国家命运的紧密相连,让观众感受到那段历史的厚重与深沉,如同《亮剑》中李云龙等人物展现的军魂与担当一样,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教育意义。
《狼烟北平》正式建组丨专访原著作者都梁:若有人能通过这台戏,发生一点小小的改变,挺好
04
话剧《鳄鱼》
北京央华时代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北京保利演出有限公司等
《鳄鱼》
这是一部拯救欲望的大戏,
这是一部救赎而不能、
追逐光的大戏,
这是一部光永远在并且能够成为
我们的修行和人生启迪指导的大戏。
莫言用复杂的人性的救赎过程,
深刻的揭示人性在沉沦中的复杂,
在救赎中的向光之渡。
话剧《鳄鱼》是著名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十年后创作的首部原创话剧剧本,由莫言构思十余年精心创作而成,故事围绕主人公单无惮及其在生日派对上收到的贺礼“鳄鱼”展开。
作品融合了莎士比亚式的精彩对白、富于想象力的戏剧冲突设计,加之独具特色的“莫言式魔幻”,是当下社会环境中表达人欲望的作品,深刻诠释了儒家文化下的人在欲望中沉沦,又在沉沦中寻求救赎的复杂心理。
“央华戏剧把莫言的《鳄鱼》搬上舞台非常有眼光。在世界戏剧史上有像契诃夫这样的小说家,在中国的戏剧舞台上有像老舍这样的小说家,莫言先生进入戏剧领域对我们的戏剧发展来说是一个巨大的促进。”
——杨扬(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
“不吃老本要立新功,勤能补拙,鳄鱼真吃肉,我胖我也挺漂亮的!”戏里戏外的那些金句
05
话剧《一日三秋》
2018年,鼓楼西戏剧推出改编自刘震云先生原著的同名舞台剧《一句顶一万句》,于国家大剧院震撼首演,开启了“刘震云舞台剧三部曲”的精彩篇章。今年春天,《一句顶一万句·出延津记》再登国家大剧院戏剧场,来自中原的史诗巨著在舞台上再度呈现。12月,话剧《一日三秋》将登上舞台,在跨越时空的灵魂吟唱中,踏上一场“延津”之旅。
舞台剧《一日三秋》改编自刘震云同名小说,以刘震云先生的故乡延津为背景,由主人公明亮及与其深深羁绊的三位女性串联起其颠沛流离的人生,进而折射了整个延津社会的“笑话”文化,表达了延津人特有的关于“笑话”的生活智慧。
《一日三秋》通过延津地区流传了三千年的奇闻异事,编织了一幅普通人心灵成长的宏大画卷。在这个关于笑话的寓言里,烦闷与苦难被解构,幽默不仅是一种日常调味品,更深层次地反映了人们对于逆境的态度和智慧。
鼓楼西舞台剧《一日三秋》即将登陆国家大剧院,著名作家刘震云前来助阵!
06
话剧《老舍五则》(2024版)
话剧《老舍五则》2024版沿用由舒乙先生推选的老舍先生的五个短篇小说:《柳家大院》《也是三角》《断魂枪》《上任》和《兔》,以老舍先生独具特色的京味文学为沃土,展现了老舍先生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兔》往期剧照
每一则故事都是那个时代北京平民市井生活的缩影,浸透着老舍先生对于底层社会与普通民众生活的熟悉与关切。多变的时代,不变的人性,这些似曾相识的生活与人物,从伟大的文学家老舍先生的笔端诞生,熙熙攘攘地活跃在老舍文学作品深处,带着所铭记的一切温情与哀伤,多角度的市井人生故事里蕴藏着睿智的批判和深沉的反思。
“舞美设计形似一个会呼吸的有头有躯干四肢的生灵,不动声色变幻于天上地下。随着剧情和音乐的走向,装置与剧中人物命运相呼应……五则戏剧片段得以有机顺承,整出剧目更具气势。”
——马霞(法治日报社《法治文萃报》执行主编)
“它的复排重现,正如老舍先生所说——我想写一出最悲的悲剧,里面充满了无耻的笑声。”
——王人凡(北京好戏梦圆文化艺术中心艺术总监)
07
汉唐舞蹈剧场《穿深衣的贵族》
汉唐舞蹈剧场《穿深衣的贵族》以1987年出土、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的春秋战国时期彩绘人物漆奁“车马出行图”为创作依据,再现了中国古代王室贵族出迎、行礼、相见的不同场景。该图被称为最早的中国古代“连环画”,与其原图给予的信息相一致,作品包含了《出乘》《扶疏》《车马》《驱驰》《相迎》《婉丽》《穆肃》等内容。
此外,“深衣”作为春秋战国时期的流行服饰,上衣和下裳相连,并以靓丽色彩的布料作为边缘。其形制上,“袖口圆似规”,象征举手投足要合乎规矩;“领口似矩”,象征地道方正;“背缝直如绳”,象征人道正直;“上衣下裳”,象征两仪。
《穿深衣的贵族》试图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深远的“礼”式规范,贵族们或昂首端坐、或俯首依立、或急速奔跑……以节制的身体展示出贵族深藏不露、端庄轩昂的仪态;也通过“失重”倾倒的身体动势呈现出贵族驱驰出行的趣味情形。
轻启悠远的古代妆奁,从mini“彩绘车马出行图”中行走出身着“深衣”的他们……12月14-15日《穿深衣的贵族》
08
芭蕾舞剧《天鹅湖》
俄罗斯芭蕾国家剧院,曾被意大利多次授予金质奖章,德国报刊则称为“德国国际艺术舞台上的一颗明珠”。剧团的演出是德国“文化和社会生活中最大的事件”,且授予一次巡演吸引到十万以上的观众的“金色戏券奖”。1991年被德国报刊誉为“芭蕾人才的橱窗”,并被西欧经纪人协会授予“欧洲最优秀芭蕾集体”的称号。德国、美国、墨西哥等若干城市甚至将剧团演员选为自己的荣誉公民。
《天鹅湖》是俄罗斯作曲家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创作的一部杰出芭蕾舞作品。该作品首次在1895年由马吕斯·佩蒂普在俄罗斯的马林斯基剧院上演,自此以后便深深吸引了众多观众的关注。它的浪漫形象成为了世界各地芭蕾舞大师和编舞家们创作的灵感源泉,激发了世界各地芭蕾舞大师和编舞的创作。
芭蕾舞《天鹅湖》是一部广受各国观众欢迎和喜爱的作品,它象征着芭蕾舞艺术的全球认可和尊重,成为了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这部作品讲述了一个关于永恒而美丽的爱情、背叛、善与恶的故事。
“俄罗斯芭蕾国家剧院的芭蕾演员非常优秀,的确是世界水平的演出,不仅在于无可挑剔的技艺,而且表演的细腻,戏剧很有深度。”
——《华盛顿邮报》
09
英文原版音乐剧《剧院魅影》
用经典去形容音乐剧,天然就带有叫好又叫座的含义,《剧院魅影》自1986年首演至今,至少有18个语言版本的不同演绎,从无声电影到有声电影,从电影到音乐剧,其呈现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围绕不同的排演版本、演员阵容,观众已经形成了一套既通俗又亲切的形容,将男主角“Phantom”谐音为饭桶,对女主角克里斯汀亲切称为小C,从中不难感受到观众对这部作品切身的喜爱。不仅如此,从获奖无数的光环,到法国巴黎奥运会开幕式上出现即被认出的那艘船,魅影,以及与其相关的音乐、道具等等元素,只要出现,就会唤醒了观众对于这部作品的记忆与情感。
就情节来说,《剧院魅影》讲述了一个带有一点突破禁忌的爱的故事,更是一个标准的一女两男的虐恋故事,但要说“魅影”是个套路故事,似乎又不能完全说服我们,故事里充满着女主角为爱而承受的纠结,男主角爱而不得的痛苦复仇,主角们在这段感情中的不断对抗、和解与纠缠,与其说这是讲故事的手法,不如说,“魅影”的故事,集合了多种多样的人类原始的情感与欲望。
媒体报道 | 开业九年为北京音乐剧市场创下许多“第一次”,天桥艺术中心已成南中轴璀璨文旅地标
10
音乐剧《再别康桥》
音乐剧《再别康桥》展现了徐志摩与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等女性之间的情感纠葛,这些复杂的情感关系不仅反映了徐志摩内心深处的挣扎与矛盾和他对至真至纯理想爱情的追求,也映射出那个时代人们对于爱情与婚姻的不同看法与追求。
图为排练花絮,具体以演出实际为准
徐志摩的诗歌在剧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他的诗歌蕴含着对爱情、人生、命运的深刻感悟,不仅是他情感的抒发与心灵的寄托,更是他与世界沟通的桥梁。
图为排练花絮,具体以演出实际为准
剧中巧妙地运用了徐志摩的代表作,如《再别康桥》《偶然》《假如我是一朵雪花》《我有一个恋爱》《沙扬娜拉》等,通过音乐和舞蹈的形式,在动人的旋律和深情的演绎中,将这些经典诗篇和社会变革的时代浪潮生动地呈现在舞台上,引领观众穿越时空,亲历那个风起云涌的历史时期。
图为排练花絮,具体以演出实际为准
11
国风音乐剧《春归何处》
著名女诗人薛韬
大唐名伶刘彩春
分别是各自领域的明星
以傲人的才华一骑绝尘、名震八方
《莺莺传》和《西厢记》的女主角崔莺莺
不再停留于哀怨侧影
她的人生与小说戏文中大相径庭……
盖世才子元轸闪耀诗坛
在感情中却欠下了太多的情债
当如花美眷遭遇爱情伤害
在人性、欲望、道德的漩涡中
他们最终何去何从?
追求幸福人生的路上
当如何平衡、做何取舍?
国风流转、戏韵绵长
《春归何处》的唱腔设计
以歌曲为主,戏腔为点缀
剧中音乐织体丰富
再现了人物的细腻情感和波折命运
主题鲜明,余音绕梁
弦歌之间,爱情的美好与遗憾
随着音符曲调渐入飞扬
二十余首名家诗词化入剧中
国风妆造服饰沉浸十足
水袖、剑舞、趟马等戏曲元素
更是掀起一场东方美学盛宴
国风音乐剧《春归何处》明日开票!元轸、崔莺莺、薛韬......期待与您天桥相遇
12
京剧《锁麟囊》
富家女薛湘灵自幼受母溺爱,出嫁时获装满奇珍异宝的嫁妆锁麟囊一只。途中于春秋亭避雨,遇同日出嫁的贫女赵守贞,将锁麟囊慷慨相赠。六年后湘灵因水灾与家人离散流落他乡,无奈入卢府为仆。一日领小少爷在花园玩耍时,偶见卢家供在神案上的锁麟囊,后经与赵守贞一番问答方知真相。在赵氏帮助下,湘灵一家团聚,二人结拜为异姓姐妹。
张梓溪 饰 薛湘灵
13
昆曲《白兔记·咬脐郎》
《白兔记・咬脐郎》剧情扣人心弦,以咬脐郎为主角展开。讲述了他打猎途中与饱受折磨的生母李三娘相遇,最终促成一家团圆的故事。剧中人物形象鲜明,咬脐郎善良正直、聪明机智,李三娘隐忍坚毅、对爱情忠贞不渝,刘知远的复杂情感与纠结也刻画得十分细腻,这些人物共同演绎出一段曲折动人的亲情伦理故事。
该剧主题深刻,通过展现李三娘的悲惨遭遇,批判了封建社会的家庭伦理问题和人性的丑恶面,如兄嫂的狠毒、刘知远的隐瞒等。同时,又以咬脐郎的孝心和坚持为亮点,弘扬了亲情、孝道等传统美德,传递了积极向上的价值观,让观众在欣赏戏剧的过程中得到启示和教育。
作为昆曲作品,其唱腔优美婉转、细腻典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演员们通过精湛的表演技巧,将昆曲的唱、念、做、打等基本功展现得淋漓尽致,配合精美的服装、道具和舞台布景,营造出了浓郁的历史氛围和艺术感染力,使观众仿佛置身于五代十国的时空之中,感受昆曲艺术的独特魅力。
14
河北梆子《牙痕记》
新科文武状元林文举、陈怀忠感念慈母养育之恩,奏请皇帝予以旌表,一片孝心打动皇帝,令二人接老母晋京接受封赏。武状元陈怀忠到林文举家赴宴,席间林文举之母姜玉凤看到陈怀忠腕上有一排牙痕怀疑其为自己早年丢弃的幼子。林文举、陈怀忠为此冲突起来,一个说是骨肉,一个说是陌路,一时难辨孰真孰假,只好请皇帝定夺。金殿之上,姜玉凤、柳瑾娘两位母亲由争子到让子,为了成全对方甘愿抛舍骨肉,放弃至爱,她们的身上不仅仅有母爱之美,更有经过岁月磨砺之后的理解、宽容、隐忍和奉献……
15
评剧《祥子与虎妞》
改编自老舍先生的名著《骆驼祥子》,全剧在忠诚小说原著的基础上,突出评剧现实主义的表现形式。描写了旧中国的北京城,一群穷苦的人力车夫艰辛凄凉的生活。
2023年至2024年先后在河北、福建、江苏、安徽、山东、天津6省/直辖市18地巡演20场,均受当地观众的一致好评,豆瓣评分达8.1分。
憨厚老实的祥子,最大的人生希冀就是能拉上自己的车,过上自食其力的简单生活。“人和车厂”厂主刘四爷的女儿虎妞,性格率直泼辣,由衷的爱恋着祥子,她渴望甜蜜的爱情,憧憬美好的生活。然而,那个黑暗的时代给与他们的只能是贫穷和失望,带给他们的永远是痛苦与凄凉。本剧在忠实小说原著的基础上,突出评剧现实主义的表现形式,深刻解读了祥子与虎妞的爱情故事与悲剧命运。
16
儿童剧《美人鱼》
该剧曾荣获第三届北京市精神文明建设“十个一工程”提名作品、北京市新剧(节)目“优秀新剧目奖”作品、第三届中国儿童戏剧节优秀展演剧目等多个项奖。
在舞台设计上,剧中打破了“封闭式”演出台口,采用了开放式的舞台结构,仿佛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在观众眼前徐徐展开,令人心潮澎湃。
在木偶制作上,特别定制的软体木偶灵动自如,宛如真的鱼儿在海底畅游,与剧情紧密相连,让观众仿佛置身于那个神秘而美丽的海底世界。
17
儿童剧《甲骨文学校》
儿童剧《甲骨文学校》是一部根据黄加佳同名儿童文学改编、讲述殷商历史的奇幻历险儿童剧,将带领大小观众一同穿越回中华民族的“童年时期”,感受三千年前的殷商时代。
作为北京儿艺大热儿童剧《耗子大爷起晚了》的编剧,《长安在哪里》的编剧兼导演,北京儿艺青年编剧、导演沈力行,以其诗意浪漫的作品风格,融化了很多大小观众的心。此次,同样作为《甲骨文学校》的编剧、导演兼主题曲的词作者,面对神秘的甲骨文和引人无限遐想的殷商时代,沈力行谈到:传统文化题材的儿童剧作品并不少,可是讲述“殷商”历史的作品却十分稀少,甲骨文充满着复杂与神秘的气息,是我们为数不多的能够了解殷商时代的渠道。
《甲骨文学校》是一个穿越回古老时代的冒险故事,其中也少不了勇敢、友爱、善良这些动人的词汇。希望小观众们通过这个剧目对那个陌生的朝代乃至历史充满好奇,明白文字对于文明传续的重要性。
18
民族管弦乐《长城四季》
民族管弦乐《长城四季》可以从两个角度去理解:一是长城的四季,一是四季的长城。“长城的四季”,主要是将长城作为一个地理坐标,展现春夏秋冬的不同风采。在地域上,“长城”又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作为“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包含中国15个省;一是作为“北京段长城”,主要包含北京市6区。“四季的长城”,主要是将长城作为一个精神指向,“四季”扩大为历史长河中的时光荏苒。主要展现历经岁月风霜洗礼,逐渐形成的长城精神。在这个层面上,“长城”在地域上必然横亘中国东西,时间上横跨两千年。
本次创作倾向于将《长城四季》作为“历久弥新的长城精神的音乐展现”。在创作主题上保持大格局、大视野、大情怀,在创作内容与音乐语汇选择上找到小切口、小故事、小细节,让听众在音乐的广阔想象空间中感受长城精神的豪迈气概,增强历史自信、民族自豪、文化自强。
19
2024周华健「少年侠客」演唱会
周华健的歌承载了太多人的青春,不管是708090后还是00后,总有一首能够打动你:
或许是《让我欢喜让我忧》:为何要到无法挽留,才又想起你的温柔;
或许是《有没有一首歌会让你想起我》:有没有那么一首歌,会让你轻轻跟着和,牵动我们共同过去,记忆从未沉默过;
或许是《朋友》: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再有,一句话一辈子,一生情一杯酒……
世道纷乱,但周华健清纯如水的音乐,总能让你找到那份情义为本的纯洁。在这次周华健「少年侠客」北京演唱会,像翻开一本小说,上卷看新时代的经典武侠,下卷听一路至今隽永的好歌绵延。
在舞台设计上,上下卷截然不同的舞台,将现代武侠奇观,与日常的音乐场景交错,线条与虚实元素变换,有种一次观赏两场演唱会的错觉,两面周华健,曲目成双,心意成双。
更多剧目选择
齐白石在北京——纪念齐白石诞辰160周年特展
展览汇聚了200余件齐白石艺术珍品,通过绘画、书法、篆刻、文献以及数字科技等新型手段,带领观众穿越时空,深入探索齐白石在北京的艺术生涯和交游历程,为观众打开了一扇了解北京历史人文的别样窗口。
此次展览分为“扫除凡格总难能——寓于北京的交游与变法(1919-1926)”“故乡无此好天恩——安于北京的创作与教学(1926-1949)”和“寰宇共睹有齐名——享于北京的成就与盛名(1949-1957)”三个单元。通过时间与空间的转换叙事,跟随齐白石在北京的足迹,重现20世纪京华人文的历史繁荣景象。
《芭蕉书屋图》 首都博物馆藏
《葡萄公鸡》 北京画院藏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桃花源》北京画院藏
邂逅爱琴海——那不勒斯国立考古博物馆文物精华展
古希腊被誉为 “西方文明的摇篮” ,其独特的艺术创作和思想理念如同璀璨明珠,为西方文明的发展贡献了无数珍宝。此次“古希腊展”共展出123件(套)文物展品,涵盖雕塑、陶器、金器、青铜器等多种品类,展品均出自意大利最重要且最古老的考古博物馆之一——那不勒斯国立考古博物馆。
本次展览将立体展示古希腊的社会和文化全貌,无论是居民生活的点滴、神秘的宗教神话,还是热血的体育竞技,都将一一呈现。在这里,人们能深刻感受到古希腊创造的丰富物质和精神财富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展览精选的123件(套)珍贵展品,时间跨度从公元前6世纪至2世纪,它们就像一把把钥匙,打开通往爱琴海古希腊文明世界的大门,带大家领略那如梦似幻的古老文明。
方寸书香——上海鲁迅纪念馆藏名家藏书票展
本次展览分为“藏书票与鲁迅先生”“藏书票中的鲁迅先生”“藏书票中的传统文化”三个部分。
“藏书票与鲁迅先生”展出了鲁迅先生收藏的唐英伟、赖少其、刘宪等名家的藏书票及其与曹靖华等人围绕藏书票的收藏和出版等情况的通信,展现了鲁迅对于藏书票艺术的关注,以及为其传播所付出的努力。
“藏书票中的鲁迅先生”展出的藏书票作品,既有对鲁迅先生及其相关文化名人形象的刻画,也有对鲁迅笔下人物形象的描绘,还有对鲁迅先生相关建筑场景的再现。国外木刻作品与中国现代木刻作品共同展出,展现了不同的精神内涵与艺术气质。
“藏书票中的传统文化”甄选出带有传统文化元素的藏书票,内容涵盖青铜纹饰、石刻佛像、书法绘画、诗词歌赋、戏曲民俗、传统服饰等多种题材。
展览选取上海鲁迅纪念馆藏藏书票等精品共计265件套,包括苏联木刻作品选集《引玉集》;杨可扬于1988年创作的《失掉了现在,也就没有了未来》;姚延林于2006年创作的“鲁迅笔下的人物系列”(《祝福》《一件小事》《孔乙己》《药》);林承复于2006年创作的《鲁迅纪念馆》;邵克萍创作的戏曲人物藏书票;王金旭创作的砖刻藏书票等。
《鲁迅纪念馆》
鲁迅笔下的人物系列 《祝福》《一件小事》《孔乙己》《药》
本期文编辑:金力维
本期监制:李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