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子墨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人生之旅,仿若一条蜿蜒的长河,我们的心境如同河面上的波光,时而潋滟,时而黯淡。
而在这心境的起伏之间,有着一种智慧的处世之道:“心情不好时,当需涵养;心情愉悦时,当需沉潜。”
一、心情不好时的涵养
当阴云笼罩心灵的天空,忧愁与烦闷如潮水般涌来。
这或许是因为工作中的一次失误,上司严厉的批评如重锤般敲击着内心;又或许是生活里与亲友的一场争执,那些伤人的话语像利箭刺进柔软之处。
此时,我们置身于喧嚣的都市街头,周围的人群熙熙攘攘,车辆的喇叭声此起彼伏,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与自己的坏情绪共鸣。
然而,正是在这样的时刻,涵养如同黑暗中的灯塔。
古训有云:“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蔺相如面对廉颇的多次挑衅,始终以大局为重,保持着高度的涵养。
廉颇自恃战功,对蔺相如位居自己之上心怀不满,多次扬言要羞辱蔺相如。
蔺相如却每每避让,门客不解,他解释道:“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他的涵养最终感动了廉颇,廉颇负荆请罪,成就了“将相和”的美谈。
真正有涵养的人,不会让愤怒冲昏头脑,不会让悲伤肆意蔓延。
他们会在内心深处默默告诫自己,以宽容和理性去对待不如意之事。
就像在暴风雨中的大树,虽然枝叶会被吹得摇晃,但根基依然稳固。
他们懂得在情绪的风暴中保持冷静,用平和的心态去化解矛盾,用理智去分析问题的根源,从而让心境逐渐恢复平静。
二、心情愉悦时的沉潜
当阳光洒满心湖,喜悦如同盛开的花朵绽满心间。
也许是因为取得了一项工作上的成就,同事们的赞扬声如悦耳的音符在耳边回荡;亦或是生活中的小确幸,如与久别老友的重逢,那激动的心情如同欢快的小溪流淌不息。
此时,我们漫步在繁花似锦的公园小径,鸟儿欢快地歌唱,花朵娇艳地绽放,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为自己的快乐欢呼。
可是,在这愉悦的时刻,沉潜是一种必要的修行。
正如曾国藩所言:“盛时常作衰时想,上场当念下场时。”
画家齐白石在绘画上取得巨大成就后,并未沾沾自喜。他虽已名满天下,却依然每日坚持作画,不断探索绘画技艺的新境界。
他常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他不满足于已有的成绩,在赞誉声中沉潜于艺术创作,不断推陈出新,以虾为主题的画作更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在心情愉悦之时,不应被胜利冲昏头脑,不应被快乐蒙蔽双眼。
沉潜意味着不骄不躁,在成功的喜悦中保持谦逊,思考未来可能面临的挑战。
就像潜水者,在潜入深水时,不会因水面的波光而忘记水下的暗流涌动。
懂得沉潜的人,会在喜悦中积蓄力量,将这份好心情转化为前行的动力,而不是在过度的兴奋中迷失自我。
三、好的心境,需要涵养与沉潜
“心情不好时,当需涵养;心情愉悦时,当需沉潜。”这是一种处世的哲学,也是一种心灵的境界。
无论是风雨如晦还是阳光明媚,我们都应以这样的态度去对待自己的心境。
涵养与沉潜是相辅相成的。涵养为沉潜提供了内心的宁静与稳定,让我们在沉潜的过程中不会被外界的干扰所动摇。
而沉潜则为涵养增添了深度与厚度,使我们的涵养不是表面的伪装,而是源于内心强大力量的自然流露。
当我们在生活中遭遇挫折时,涵养让我们心平气和地接受,沉潜则促使我们在挫折中寻找转机,积蓄重新出发的力量。
当我们面对荣誉与成功时,涵养使我们不会骄傲自满,沉潜则提醒我们要继续努力,因为成功只是暂时的,还有更高的山峰等待我们去攀登。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在这个浮躁的时代,让我们坚守涵养与沉潜。
用涵养去塑造我们的品格,用沉潜去夯实我们的根基。
如此,我们方能在人生的道路上稳步前行,成就属于自己的辉煌人生。
让涵养与沉潜成为心灵的双翼,使我们在人生的天空中飞得更高更远,在岁月的长河中保持内心的从容与淡定。
那将是一幅由涵养描绘底色,沉潜勾勒轮廓的壮美画卷,在岁月的长河中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