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前,索尼发布了第二代旗舰相机 α1 II,PAIKE为此做了简单介绍。对于α1 II,大家的问题聚焦在它的图像传感器上:“α1 II为什么仍然使用上一代α1的传感器?”大家知道,索尼的图像传感器技术在该领域是数一数二的存在,已经用在许多智能手机和相机上,不只是索尼自己在用,就连它的竞争对手尼康也在众多机型中搭载了索尼制造的传感器。然而,索尼在它的新的旗舰相机却没有更换传感器,这对于消费者来说确实是一件大事,“旗舰”这个概念现在还能代表当前最新的相机技术吗?
传感器潜力尚存
为此,索尼镜头技术和系统事业部部长岸政典称:“α1 所采用的传感器,读取速度快得堪比全域快门,图像失真极少。原本就是潜力很高的传感器。这次通过改进图像处理算法来提升画质。α1 II 实现了符合新旗舰相机的升级。”
作为消费者,对于岸政典的话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因为α1的传感器仍然有很大提升空间,所以才会被α1 II所沿用。全域快门据说难以实现高像素、高画质,这次没有采用它可能也有这方面的考虑。
其它原因
沿用上一代旗舰相机的图像传感器可能还有其它原因。试着猜测一下,比如可能是因为研发搭载全域快门的传感器占用了过多资源,导致没有足够的力量去研发用于α1 II的新传感器。或者是为了让消费者同时购买搭载全域快门的α9 III和α1 II而采取的营销策略。这种可能性也存在,而且如果是这两个原因的话,应该问题不大。
深层次原因
不过,也可以认为用于摄影的相机图像传感器已经没有太多改进空间了,也就是说,如果 “在传感器研发方面已经接近某种极限” 的话,那情况就不太乐观了。
与单反相机相比,无反相机就像是电动汽车,门槛降低了,导致新厂商进入这个市场相对容易一些。因此,为了在全球相机市场上继续保持日本厂商的高份额,对数码方面进行彻底强化是必不可少的。目前,图像传感器的研发已经成了新厂商进入影像领域的障碍。然而,随着 AI 数字化图像处理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多,竞争对手也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涌现。有消息称,华为以巨额研发费用作支撑,研发用于智能手机相机的影像图像技术。早在五年多前,华为就曾宣布能够通过 AI 对拍摄对象进行识别。
索尼称α1 II不更新传感器的原因是 “原本就是潜力很高的传感器”,但也可能存在 “出于营销方面的考虑”、“新型传感器的研发进度与计划不符”,或是“为了维持价格” 等各种各样的原因。由于超高速连拍和消除滚动快门畸变在α9 III上已经实现,所以可能就不太需要通过采用新型传感器来处理这些问题了。
一些关于新旗舰的评论
哪里被提升。采用 Exmor RS 的高像素、高速读取传感器在目前来说应该差不多已经达到上限了。从 1 型变成 2 型,完全不知道传感器在哪些方面有了提升。我觉得传感器相关的规格和 1 型完全一样,到底哪里有提升呢?3 型应该会变成 Exmor T,所以下一代应该能让人放心吧。
不以为然。像 α9→α9ii、α7Riv→α7Rv 使用的都是相同的传感器,这在索尼的开发理念中,最近已经变得比较常见了……我觉得传感器进化→其他方面的优化这种开发模式是合理的。这算是很大的事吗?
需要改善操作性。我觉得还有其他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机身的设计、尺寸、材质,安装大镜头时的握持和操作便利性。我之所以想放弃 α 系列相机,原因之一就是对其用户界面的设计不太满意。太轻或太小,真的就好用吗?会不会因为尺寸问题而产生干涉或有所牺牲呢?那个位置真的方便吗?我觉得在这些方面索尼比其他公司还是有不少不足之处。只有索尼能推出全画幅但机身设计不同的产品。既然这样,希望能把每款产品都做得更完善,而不是只让人感觉有差异而已。
达到了极限。从实用角度来看,这样可能就足够了吧。索尼 α 系列相机以迅猛的势头追赶佳能 、尼康,从 7Ⅲ 时期开始在市场上确立了地位,开发势头也有所下降。我觉得不是有意为之,而是接近了技术的极限。同时,认为人类视觉能力也已经接近极限,觉得视频有 4K 就足够了,静态照片有 6100 万像素也足够了,想要更高像素的人就会选择中画幅相机了。另一方面,带有测距仪的徕卡相机,因为能让人产生拥有欲且操作起来比较麻烦等原因而畅销,这也是因为在满足性能规格的基础上,产生了不同的价值观这种现象吧。我觉得全画幅自动对焦、画质等基本性能差不多已经达到极限了,就我自己而言,现在的 α1 只要有 AIAF 和 4 轴液晶就足够了。确实,我也对尚未见过的新型相机技术有所憧憬,AI 软件的发展也很厉害,能把 8K30P 的素材变成 8K60P,即使逐帧查看也看不出区别,还能以很高的精度生成帧并实现 60P。我觉得追求规格这条道路的终点已经快到了,而关于价值观这条道路的未来走向将会变得各不相同。我感觉 α1Ⅱ 就是规格终点的其中一站。
应该更新图像处理器。从规格来看,由于沿用了图像传感器,似乎没有什么受限的地方,反而觉得其能力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更让人奇怪的是为何不更新图像处理引擎,由于继续使用 BIONZ XR,导致有多处性能提升遇到瓶颈。如果考虑就这样让它作为旗舰机型再维持几年,感觉图像处理引擎的固件更新也会逐渐变得没有余力了。 图像处理引擎和固件。我也觉得即使沿用现有的传感器也还有余力呢,让人在意的是引擎。毕竟比起传感器,引擎对色彩和性能表现的影响更大。如果这次机身变更能在安装部件、热处理等方面留出余力的话,那之后的固件更新还是值得期待的,但到底会怎样呢?不过,虽然我是午后才完成预约的,但似乎已经和最初的预期相反,预约已经满了呢。年内能收到货吗?
已经够用了。就像楼上的先生所说的,从消费者角度来看,无论是技术方面还是需求方面,都已经达到了必要且充分的程度了。我之前用其他公司的机型时,每秒拍摄 20 张,对于拍摄鸟类来说,已经足够了,而且拍摄后整理照片还很麻烦,所以这方面没问题。AIAF、4 轴、支持 RAW 的预拍摄、和 α9Ⅲ 相同的机身以及想要的功能都具备了。
再等4年吧。α9Ⅲ 刚推出不久,现在推出高像素的全域快门传感器可能还为时过早吧。下次推出应该不会间隔 4 年吧,应该会伴随着包括传感器在内的重大升级一起推出吧。
期望升级。作为摄影爱好者,我希望能有更突出的升级,但这款相机是为了解决报道相关方面的不满而推出的机型。通过 AI 实现自动对焦更智能,通过提高显影技术提升拍摄出片的画质,通过拉大卡口与手柄之间的距离,改善了存储卡的散热问题,而且通信功能也得到了强化,所以应该算是有足够的改进了吧。
规格对比
我们在这里为大家准备了一个α1 II、α1和α9 III的规格对比表,由于它比较大,不方便放在这个文件中展示,我们把它单独作为一篇文章,和本文一同发布。如果你想了解,请打开这篇文章。
相关链接:
拍吧 将把你的文案推送给和影视器材相关的专业影视圈导演、摄影指导、录音师,以及各与影视制作相关的各岗位从业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