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嵩明县嵩阳街道山脚社区300亩蜜薯田地里,蒲长文带领着三五成群的农人在忙碌地进行蜜薯丰收,前面的人操作机械,后面的人弯腰捡拾,收获着甜蜜的果实……
以蒲长文命名的蜜薯即将在云南省300多家连锁水果超市上市,这位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优秀科技特派员、奥运火炬手、云南省优秀共产党员、云南省首届乡土人才、嵩明县远近闻名的“生菜大王”在2023年毅然决定在山脚社区承包下1800亩土地,通过红薯与生菜交替种植的方式,探索出一条一产带动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望着眼前这片丰收的蜜薯田,蒲长文对家乡的田地有着长远的10年规划:“我计划在3年内将一产业做精做强,随后引进优质企业,打造二产和三产,最终吸引在外打工的年轻人回乡就业,共同为家乡的发展贡献力量。”
29年与土地相伴
让嵩明人骄傲的“生菜大王”
在云南省嵩明县,提及蒲长文,许多人都不会感到陌生。他不仅是家乡的一张农业名片,更是远近闻名的“生菜大王”,其种植的生菜远销国内外,广受好评。
初次见到蒲长文,这位年近五旬的农业专家话语不多,但每当谈及农业相关话题时,他的眼中总是闪烁着对这片土地深沉的爱与热情。
谈及与土地的深厚缘分,蒲长文回忆,1995年,年仅21岁的他从嵩明职业技术学校毕业后,便进入当地一家专门从事大棚蔬菜种植与经营的公司工作。在这里,他先后担任过送菜员、种植员,并系统学习了绿色蔬菜的全套种植技术。蒲长文说:“从蔬菜种植到销售的各个环节,我都十分熟悉。”
然而,2001年,由于公司倒闭,蒲长文失业了。但他并没有因此气馁,而是凭借着过硬的生菜种植技术回到了家乡嵩明县山脚社区麦冲村,带领亲戚朋友继续种植生菜。
为了提高农户的种植水平,蒲长文不惜自掏腰包举办培训班。培训对象不仅限于蔬菜协会、合作社成员,只要愿意学习种植的农户均可报名参加。蒲长文介绍,培训班实行“三免”政策,即吃饭、住宿、资料全免费。大型培训活动每年至少举办一次,而小型培训则确保每个生产点每年至少进行三次。通过培训,农户们的种植技术得到了显著提升,生菜产量和质量也随之提高,经济收入自然也跟着水涨船高。
蒲长文深知品质是产业长期发展的关键。他告诉记者,为了确保生菜品质,他制定了严格的种植标准。例如,生菜种植基地周围方圆2公里内必须远离厂矿及养殖场;浇菜用的山泉水每半个月送检一次,年检检测项目多达20余项;每年还要进行一次土壤农残重金属等方面的全面检测。正是这些严格的标准和不懈的努力,使得“嵩明生菜”在2023年成功入选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公布的第二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履职一年
群众致富路上有“薯”光
在做强生菜产业的同时,蒲长文还在山脚社区尝试了一种新的种植模式——稻菜轮作。稻菜轮作是一种农业生态循环的新尝试,轮作的农作物包括玉米、水稻、生菜和紫甘蓝。通过根据农作物的生长周期进行合理轮作,不仅能有效减少病虫害和杂草的发生,增强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性,还能在轮作过程中通过施用有机肥丰富土壤有机质和营养,从而优化土壤结构,提升土壤肥力。
蒲长文依托合作社、生菜协会等合作组织,引入了羊圈坡矮化苹果、无土栽培番茄等产业项目,采用土地流转、土地入股等形式,积极带动村民参与项目建设,助力村民增收。
2023年,蒲长文作为全国人大代表,随云南代表团前往北京,参加了3月5日开幕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回来后,他深入田间地头,看着山脚社区整片山区陷入沉思,寻找适合耕地种植的农作物。经过多次筛选,红薯进入了他的视线。
作为粮食作物的红薯,在全国很多地方一年只能耕种一次,但在云南,得益于其独特的气候和地理优势,一年四季都能够种植红薯。想到这里,蒲长文流转了1800亩土地,其中310亩用于种植高端蜜薯。这种蜜薯糖度高(烤熟后可达50度左右),糖化时间短(7—10天),口感粉糯相间,既可蒸食也可烤食。在种植期间,蒲长文坚持使用物理、生物防治方法,严禁使用化学农药,确保了蜜薯的绿色生态品质。
“今年预计产量可达600多吨,未来三年,我计划将红薯种植基地规模扩大至5000亩,实现红薯产量20000吨。”挖现场,随着旋耕机的轰鸣和铁铲的翻动,一个个圆润饱满的生态蜜薯破土而出,散发着泥土的芬芳。丰收的喜悦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大家纷纷赞叹这种高端蜜薯的优良品质。
走进直播间
助力红薯销售
曾经被誉为“生菜大王”的蒲长文,如今变身“蜜薯大王”。
今年丰收的蜜薯将于11月下旬同步上线优鲜美佳的300家连锁店。在种植和推广过程中,蒲长文和他的团队不断创新,摒弃了传统的“公司+农户”种植方式,转而采用更为先进的“公司+合作社+基地”模式。这一模式不仅提高了种植效率,更确保了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通过这一模式,蒲长文蜜薯成功打造了嵩明本地的红薯品牌,为嵩明县特色农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与此同时,嵩阳街道也在积极推动生态农业的发展,致力于打造“滇中粮仓 人民粗粮”等生态农产品品牌。他们通过融合休闲农业、绿色生态等现代化农业发展新业态,将“种庄稼”变成了“种风景”,不仅美化了乡村环境,更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
蒲长文蜜薯的成功种植和推广,不仅为嵩明县特色农业的发展增添了新的亮点,更为当地农户提供了增收致富的新途径。通过种植一片蜜薯、发展一个产业、链接一批农户、富裕一方百姓的方式,蒲长文和他的团队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美好愿景。
值得一提的是,直播这一新兴的销售方式也在蒲长文蜜薯的推广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直播平台,蒲长文和他的团队能够直接与消费者进行互动,展示农产品的种植过程、品质特点等,从而增强了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感和购买意愿。这一销售模式的创新,不仅拓宽了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更提高了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站在田埂边,看着丰收的蜜薯,蒲长文笑谈着10年计划,相信在蒲长文的带领下,嵩明县的农业事业将会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他们将继续深耕生态农业,打造更多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品牌,为当地农户提供更多的增收致富机会,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力量。
来源:都市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