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幸之助曾说,“企业管理过去是沟通、现在是沟通,将来还是沟通。”领导者平均每天用70%左右的时间沟通,沟通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领导工作的有效性。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管理者沟通的结果却往往不尽如人意。“我让你做的东西,怎么五天都过去了,怎么一点动静都没有?”“什么事情都问我,要你干什么?同样的事情不要让我再说第二遍!”很多情况下,是由于管理者在布置任务时,缺乏足够清晰有效的沟通,导致下属对工作任务的理解存在“信息差”。我们不妨尝试一下“任务布置5遍法”,把任务说清、说透,哪五遍呢?这点非常关键,很多管理者在布置任务时,尽管做了这个动作,但是却做不到“足够清晰”,虽然布置任务时,说明了任务的内容、责任人和时间点,却没有对任务达成的标准进行清晰的界定。结果只能保证任务“做了”,但不能保证“做对了”,“做好了”,一旦员工做出的结果不是管理者想要的,接下来的返工和纠偏就会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所以管理者在布置任务的时候,一定要向下属讲清楚任务达成的标准是什么?管理者甚至可以列举以往成功的案例,或者其他需要借鉴的思路和方法,描述得越清晰,员工在执行任务的时候,出现偏差的几率就会越小。在管理者布置任务后,下属可以对本次任务的核心要求进行复述。复述的目的,是保证关键信息不遗漏,从而员工执行任务时不变形,不走样。信息偏差是客观存在的现象,这是因为人类大脑处理信息的机制不是接收,而是过滤。换句话说,管理者心里想的,口头描述的,和下属听到,能听懂并不完全一样,而是存在信息偏差的。03
第三遍,清晰任务的根本目的
在双方信息对齐之后,需要再次明确此项工作任务的根本目的是什么。这是因为任务的目的才是指引我们完成这项工作的根本指引,它从根本上决定了我们做什么,不做什么,怎么做。我们特别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偏离目标导向,成为“问题导向”,被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困扰,耗费了大量时间精力做无用功,而忘记了任务原本的目的和目标。
再次清晰任务目的后,管理者要就任务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下属达成共识,并进行合理授权,告诉员工遇到哪些问题,可以自己判断应对,遇到哪些问题需要和上报领导商讨,做到权责清晰,保证执行效率的同时,有效控制风险。明晰权责之后,管理者可以鼓励下属说出自己的想法,如果这项任务完全交给他独立完成,他还有哪些更好的想法。这样做,一是寻找是否有更优的解决方案,帮助任务更好完成;二是这样做也是对下属的鼓励和培养,激发下属主动性创造性,哪怕自己的建议没有被采纳,也是一次成长,培养和辅导下属,本身就是管理者非常重要的一项职责。试想一下,如果管理者在布置任务的过程中,能“不厌其烦”的按照这5个步骤进行,那么员工在执行任务时,有没有可能更接近管理者的真实要求和意图呢?所以管理者的领导力,离不开管理者的沟通力!方向比努力更重要,正确有效的沟通方式,能够让团队效能事半功倍!
为此,我们特地推出《发工资也有“门道”》直播课,直播时间:11月7日(周四)晚上19:00,免费预约学习,一定不能错过,完课还送薪税实操干货资料~赶紧扫描下方二维码预约吧👇
▎声明:本文由HR人力资源成长俱乐部整理发布。文章转载自环球人力资源智库,作者一芳。部分图片及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