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门街小广场位于南门街与江滨路交叉口,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是展示历史文化和城市风貌的重要窗口。为了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休闲娱乐需求,南门街小广场进行了全面改造升级。新设施的引入,不仅提升了广场的整体品质,更为市民提供了多元化的活动空间。
步入广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精美的地面铺装设计。帕米孔艺术路面采用独特的3~5mm小粒径天然骨料为原料,结合金属线分割技术,巧妙地勾勒出海螺的螺旋图案。这种路面不仅美观大方,而且遵循了海绵城市的设计理念,实现了“小雨不湿鞋,大雨不积水”的实用效果。地面文化地刻则沿着螺旋布局延伸,介绍了义乌古县城独特的“老七门”文化,让人在漫步间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魅力。
《南门印记》文化景墙则沿着螺旋构图展开,它不仅强化了空间上的围合感和稳定感,降低了马路上车辆的噪音干扰,更成为了展示南门街历史文化的窗口,市民在游览中可以深入了解南门街的历史与变迁,感受在地文化的独特魅力。
广场中的透光混凝土座凳采用弧形设计,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让人在久坐中也能感受到舒适。夜晚,座凳通过内置光纤发光,宛如夜空中的繁星,营造出唯美梦幻的氛围。
花坛采用玫瑰金色的不锈钢电镀金属进行收边,内部嵌入LED灯带,既轻薄灵动又时尚感十足。
在广场的东北角,金色廊架与雕塑色彩相呼应,形态丰富多变。格栅、实墙、吧台及坐凳等设计元素相互融合,为市民提供了挡风遮雨的舒适空间。同时,廊架上的灯光装饰也点缀了游园的夜景。
广场上的灯杆整体造型简洁方正,表面以艺术化的“南门”作为装饰元素,结合对称的几何形体,增添灯具的文化艺术气息。顶部主光源采用暖色光,既确保功能性照明,又在夜晚为南门街小广场营造出温馨的氛围。
采用竹子图案元素将原有垃圾房进行艺术装饰,与种植的绿植彼此呼应,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配电柜外罩则以花朵和蝴蝶的艺术剪影方式呈现,仿佛一只只蝴蝶在绿化中翩翩起舞,为广场增添了一抹生机与活力。
如今,南门街小广场已经成为周边居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它不仅为邻里之间的互动交流提供了休闲场所,也为城市增添了一道充满活力的绿色风景线。在这里,你可以暂时忘却城市的喧嚣和繁忙,沉浸在人文魅力之中;在这里,你可以放松身心,体验到生活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