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新村换新颜 谱写振兴新篇章——贺兰县京星农牧场京宁村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新画卷

民生   2024-11-24 18:02   宁夏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贺兰发布

初冬时节,沿着干净平整的乡间小路走进贺兰县京星农牧场京宁村,一幅崭新的乡村画卷映入眼帘:白墙灰瓦的房屋错落有致,清新明净的环境令人舒心,村民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说说笑笑,好不自在。

“京星”,取“北京一颗明亮的星星,在宁夏大地上闪闪发光”之意。作为一个有着近70年移民历史的地方,京星农牧场没有因岁月的磨砺而黯然失色,而是在时代变迁中绽放出越来越璀璨的光芒。







回首往昔 风雨沉淀越千山

“1955年,在党中央和国家开发建设大西北的号召下,10岁的我跟随父母从北京出发,坐火车、换轮船、转汽车,先到包头、又过黄河辗转到宁夏,在新建乡安家落户,和我们一起来的,还有2000多名移民。”回忆起移民时的场景,今年79岁的张世良记忆犹新,他在贺兰县生活了近70年,新建乡地域名称也经历了“京星乡”“京星大队”“地方国营京星农场”到“京星农牧场”的转变。

当地群众欢迎移民到京星安家落户(资料图)

从大城市到戈壁滩,迎接他们的是相对匮乏的物质条件和艰苦的生活环境,住的是三口一间的土坯房,喝的是盐碱程度较高的“咸水”,“低标准时期”靠喝盐水、吃野菜、吃树皮等渡过难关。张世良说,当时移民中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京星移民好悲伤,村村有危房,家家都缺粮,户户都欠债,没钱穿衣裳”,客观地描述了那时的艰苦情况,不少人因此设法返乡。

移民开垦荒地(资料图)

1980年1月,贺兰县京星农牧场正式成立。让张世良等1000多名居民高兴的是,同年11月,全场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激发大家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实现连年增收。“单干后打粮一年比一年多,我们生活越过越好,大家也都选择留下来。”张世良说。

包产到户农户丰收景象。(资料图)

作为京宁交流协作篇章的典型示范,在北京、宁夏两地党委和政府的关心关怀下,经过几代京星人的艰苦奋斗,京星农牧场逐渐步入经济发展的快车道。

1996年,在银星干沟上架设铁制浮桥,满足了当地群众生产生活需要;2002年至2004年期间,完成移民公墓、京星河滩两级扬水泵站、电信控机房地震监测室、道路改造延伸工程、人畜饮水工程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2003年9月,京星农牧场农户率先全部转为城镇户口,并且男60岁、女55岁以上的人员全部纳入享受城市低保待遇,全场基本解决老有所养、老有所依问题……

1985年,宁夏投资40万元,北京市资助20万元,贺兰县自筹15万元,修筑了立岗至京星的柏油路(资料图)

奋斗在宁夏的北京移民从未被忘却,自1984年以来,北京市政府及相关部门为京星农牧场发展给予各项支持。1985年,宁夏投资40万元,北京市资助20万元,贺兰县自筹15万元,修筑了立岗至京星的柏油路,免征5年的公购粮,给京星农牧场每家每户拨专款修建新砖瓦房,拨专款购置农业机械;2004年,北京市民政局与京星农牧场签订对口援助协议,连续5年每年拨付资金20万元;2005年,北京市政府参加京星农牧场建场50周年庆典活动,并资助100万元;2016年,北京市民政局支持京星农牧场50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截至2016年底,京星农牧场积极争取北京等地各类专项扶持发展资金675万元。

经过多年来的奋斗发展,在贺兰县黄河岸边,长10公里,宽2.5公里的京星地域,已呈现出了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展望今朝 长路漫漫映辉煌

伴随着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号角的吹响,京星农牧场迎来了新发展机遇。为让每一片土地都充满希望,让每一个农民都过上幸福生活,2021年,在京星农牧场正式建立京宁村,实现县乡村管理体系,积极探索新的发展之路。

京宁村4社庄点(京宁村供图)

“2021年以前,我们京星农牧场相当于一个乡镇级别,管着6个生产队,一个村都没有。”京宁村党支部书记冯建忠介绍,京宁村建立以来在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方面积极谋划布局,不断改善和美化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群众安全感、幸福感,近三年该村五个庄点的村庄环境整治率超90%。

“现在回家往我们队的巷道一拐,心里就特别敞亮!”京宁村五队村民张连升赞许地说。随着京宁村2024年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项目的实施,在京宁村五队庄点,不仅可以看到水泥路两旁平整地分铺着青色的地砖,还可以见到斑驳脱落的墙皮换上了洁白的“新衣裳”,基础设施建设也在同步推进。

京宁村进行环境整治(京宁村供图)

“吃完晚饭散步就来健康步道,方便又安全。”

“景观亭真是个纳凉、话家常的好去处。”

“家家户户还给压了污水管,生活污水可以直接从院内排到污水管网,多好!”

……

京星农牧场党总支书记张鑫介绍,目前已竣工完成京宁村3、4、5社村庄环境改造提升工程,京宁村2024年农房围护结构局部改造2个项目。计划实施京宁村1、2、6队巷道改造工程,3队晒场硬化工程项目等。

京宁村开展水稻飞防作业。(京宁村供图)

为壮大村集体经济,奏响乡村振兴奋进曲,2024年5月,京宁村建立村级飞防植保农机服务队,加强项目建设与农机合作服务,逐步健全联农带农机制,实现集体经济和群众收入双赢双增。“飞防除草剂每小时作业能力50亩左右,飞防病虫80亩左右,撒施肥料40亩左右。让利农户除外,剩余的每亩除去飞防人员工资,就是村集体收入。”冯建忠告诉记者,服务队目前由两架先进的大疆T70无人植保机和2个飞防队员组成,飞防队员持证上岗,服务内容涵盖植保服务、地理服务、物联智能农田监测服务等。

京宁村还紧扣立岗镇党委稻蟹果蔬生态立岗发展主题,坚持支部领办合作社,探索多元化专业合作社主体经营,为群众致富蹚出一条支部引领、产业支撑、村企联动的发展之路,实现集体经济和群众收入“双赢双增”。2021年至2023年,京宁村集体经济收入总计49.1万元。

京宁村的稻田蟹(京宁村供图)

乡村振兴的画卷里,有青山绿水的诗意,有产业兴旺的活力,更要有乡村文明的韵味。

为展现北京支宁文化历史,传承京宁合作精神,讲好“京星故事”,2024年,京星农牧场利用京宁村党群服务中心两间80平方米空房筹备建设京宁村忆展中心。设计展柜14个,计划分为“缘起支宁”“辉煌历程”“时代人物”“美好未来”四个单元。

“忆展中心摆放的文字资料是根据京星农牧场场志和一部分老移民口述形成的,陈列的老物件一部分是老党员捐助的,还有一部分是从农户家借来造册登记,村上代保管的。”冯建忠介绍,忆展中心不仅浓缩着京星的过往,更是京星农牧场与北京移民后代的情感联结。

“下一步,我们计划结合移民文化、支宁文化、黄河文化,打造北京风格特色民宿、果林采摘、休闲垂钓等乡村旅游景点,让我们京宁村成为人人向往的诗意田园。”冯建忠说。

京宁村实施秋季农田水利建设工程。(京宁村供图)

几十载艰苦创业,几十载沧桑巨变,京星移民的奋斗过程,是宁夏其他地区移民奋斗的缩影。京星移民在党的领导下,不断发扬不畏艰辛、顽强拼搏的精神,打造既有青山绿水的诗意田园,还有家人闲坐灯火可亲的人间烟火,为宁夏加快建设乡村全面振兴样板区贡献力量。

丨来源:华兴时报

丨编辑:闫爱华

丨审核:马   越

丨签审:王浩亮

特别声明

凡贺兰县融媒体中心对外发布的文章,仅允许官方媒体转载发布,转载请标注来源贺兰县融媒体中心。其他未经授权自媒体及商业应用平台不得转载,否则构成侵权。




贺兰发布
贺兰县融媒体中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