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上班”废掉的年轻人

教育   2024-09-04 10:44   北京  

这几年我写了不少职场文章,收到大量关于工作这样那样的问题。


很多人吐槽,上班把人的废掉了,把人生可能性全部扼杀了。


其实废掉一个人的不是上班,而是用错误的姿态上班。


今天分享5句话,或许会颠覆你的认知,或许能给正在迷茫的你一些启发,或许能给你一些前行的力量。


未必好听,可它们都是我的心里话。

01


别让工资捆绑住你


有一类话我经常听到:


“老板就给这么点儿钱,凭什么让我做这么多事?”


“大家都混日子,我干嘛要做那么好?”


“我帮公司拉了那么多业绩,才给我5000块奖金,我何必再努力?”


看着合情合理对吧,甚至还挺符合交易逻辑,但我掏心窝子说句:


千万别做这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事。


如果你认为一家公司确实很烂,那么,尽快离开是个更好的选择。


心理学家武志红讲过一个寓言故事:《做一棵永远成长的苹果树》。


有棵苹果树,好不容易结果了。


第一年,它结了10个苹果,9个被摘走,自己得到1个。


苹果树觉得很不公平,干脆自断经脉,不再成长。


到了第二年,它只结了5个苹果,4个被摘走,自己留得1个。


于是它爽多了:“哈哈,去年我只得到10%,今年我得到了20%!算下来我拿到手的翻了一倍。”


可苹果树忽略了,它其实还有另一种选择:


继续成长


就算第二年,它结了100个果子,被拿走90个,自己也得到了10个。或者可能,它被拿走99个,自己只得到1个。但没关系,它还可以继续成长,第三年结1000个果子……


得到多少果子并不是最重要的,真正重要的是:苹果树始终在成长。


等到它长成参天大树时,那些曾经的阻碍已微弱到忽略不计。


我对这个故事印象最深刻的4个字,是自断经脉


我见过太多“自断经脉”的打工人:他们一开始斗志满满、兢兢业业,然而或遇到不靠谱的领导、或公司没有给到匹配的薪酬、或是无论如何都无法展示自己的才华,在现实中碰壁后,陷入愤怒与不甘。


于是决定让自己的所做去匹配自己的所得。


就像那棵苹果树,不愿继续生长。


别被眼前的回报捆绑住手脚,当你认为职场环境恶劣要做的不是融入糟糕的环境,是赶紧努力成长为强者,拥有离开的权利。


02


想拿高薪,就去做那些重要的事


这里说的“重要的事”,不是你认为的重要,而是对公司来说相对重要的事情。


它们通常体现在两点:


1、是否是核心职位;

2、是否是核心业务。


一个常见的职场逻辑是:我想拿高薪,那我就把目前的事情做得更出色些,把业务做得更专业些。


可要知道,工资是对职位的定价


哪怕老板和你说,每个人的工作都很重要、都是平等的、都是不可或缺的,可职位与职位之间注定不同。


就像前台和架构师的工资,几乎很难相同。


我刚工作一年多时,公司有个开发部门需要一个SCM(软件配置管理员),HR问我有没有意愿转岗过去。


当时我上司和我分析时说:


“SCM在那个团队是个边缘岗位,上升空间很小。你还不如以后想办法转产品岗,或是到核心些的项目组。”


回想起来,确实挺有道理。


想吃更大的蛋糕,就要去更重要的岗位上or参与更重要的业务。专业能力是很重要,但把专业能力当成升职加薪的通行证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从公司层面看,它的重要程度未必有你想象的那么高。


所以,得尽量去做那些对公司来说重要的事。



03


请做好3种角色


角色一:执行者


分内的事要做好。这话听着特别废话,可事实就是如此,许多人一边吐槽老板不给力,一边连分内事都做得乏善可陈。


先不说要多优秀,至少到及格线,你才有基本的话语权。


否则又爱抱怨又不做事,只会变成团队中最被嫌弃的那种人。


角色二:合作者


你的老板、你的同事、你的下属或后辈,本质上彼此都是合作者。


大家各司其职,相互配合。


别单纯把自己当成一颗螺丝钉,做事多从团队角度、从公司角度去看,对自己的工作会有更深层理解。


这种全局观,将帮助你更快看清+抓住那些相对重要的任务。


角色三:管理者


“把自己当成一家公司来管理”,这话看着散发着浓浓的鸡汤,却是很实用的自我要求标准。


就像你在一家公司当新媒体小编,与自己做一个公众号,绝对是截然不同的体验。


你会发现,自己考虑得多了,执行的多了,尝试的多了,分析的多了,担心的多了。


但,成长也比你仅仅是员工角色要快得多。


不夸张地说,用管理公司的态度去经营自己,是一条快速成长的捷径。


04


职场是双向选择


个人和公司的关系,从商业角度上看可以用四个字概括:价值交换


员工付出劳动、提供价值,公司给予薪水,两厢情愿。


然而不少人潜意识里把这段关系变成了单箭头,把公司放在主动位,把自己放在被动位,等着被选中、被晋升、被辞退。


我们一定要记得啊,职场中得保留一种心态:


我可以选择你,也可以不选择你。”


这样不仅能减少许多抱怨,而且你会为了拥有这种选择权,积极主动地累积不选择公司的筹码。


有些人整天说公司这里不好那里不行,可你问他为什么不辞职,他一摊手表示:没办法呀,走不了。


啥叫走不了呢?


说白了就是自己没得选了。


无论公司让你996、克扣你KPI奖金、办公室政治一塌糊涂,工作再烂都只能忍着。 


到了这步,已经极其被动了。


我们在一家公司工作,应该是一种自愿行为,假如抱着“我其他地方也去不了了”的心态,万一哪天公司不需要你,那时才是走投无路。


05


别在意前3年的收入


这个阶段,是收入加速度极快的阶段。


月薪5000和月薪8000,乍一看差别挺大的,实际上把时间线拉长几年,收入翻几倍的情形比比皆是。


吴军博士就曾在一篇文章中表达过:


几乎很少有人是靠第一份工作的工资发财。


如果大家能够认清这个现实,就能体会到第一份工作是否多20% 的工资是一件毫无意义的事情,因为你在那个阶段挣多少花多少。


我蛮认同的。


当然不是说钱不重要,而是工作前几年,最重要的事情不是挣钱,而是让自己变得值钱


你现在拿的工资,它从某个侧面映射出你这几年的工作成果。


你今天学的技能、累积的经验,没有马上给你带来回报, 但很可能它明年让你跳槽后收入翻番。


工作前3年有哪些事比钱更值钱呢?


比如良好的工作习惯。


比如挖掘培养自己的若干长板。


比如找好定位。趁年轻,快速用低成本去试错,利用公司这个宝贵的试错平台,验证你的想法。


此时你正处于“养金鹅”时期,把握住那些让你未来值钱的东西,其价值远远超过两三千块钱的差异


好啦,以上就是今天临公子想分享给大家的5句心里话。


希望大家都能少走弯路,在摸爬滚打中成长起来,且行且看,发现一路又一路的新光景,最终到达理想的彼岸。

来源:临公子的后花园,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为好文章【分享】+【在看+【点赞
你的支持是我们前行的动力!

孙要良教授讲哲学
用哲学启迪生活、涵养心灵、指导工作。如有问题可以咨询:一五二一零八零七三四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