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南农业大学、云南省乡村振兴研究院、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研究院杜发春教授携研究生秋亚迪、黄晓宇、王业鑫、余仲琴一行5人,深入东川区汤丹镇江西村,就当地的产业发展状况进行调研,在江西村村委会与村干部、农户展开交流,并重点围绕疙瘩红薯的种植、加工、销售等环节展开详细讨论,提出针对性的产业发展建议。
调研产业发展,关注实际问题。在调研过程中,杜发春教授首先向江西村村委会详细了解了江西村的整体产业发展情况。据介绍,江西村的主要产业包括牛羊养殖和疙瘩红薯种植,其中疙瘩红薯作为特色经济作物,近年来逐渐成为村民增收的重要来源。然而,受种植技术、储存条件、销售渠道等因素制约,疙瘩红薯的产业化发展仍面临诸多困难。杜教授针对这些问题,深入询问了村委会关于疙瘩红薯产业现阶段遇到的挑战,以及村民亟需的技术支持和资源帮助。江西村发展疙瘩红薯具有天然的地理和生态优势,但要实现产业升级,必须聚焦关键环节,特别是要破解病虫害和销售渠道的难题。
聚焦红薯种植,全流程详细探讨。在随后的一场针对性的座谈会上,杜教授团队与村委会和农户代表对疙瘩红薯从育苗到销售的整个产业链进行了深入探讨。调研团队详细分析了红薯的选种、育苗、田间管理、采收、储存、包装及销售的各个环节,研究生团队通过现场问答的形式,与村干部和种植户互动交流,解答村民的实际问题,并结合现代农业技术提出优化方案。研究生黄晓宇针对田间管理过程中遇到的病虫害问题,建议采用绿色防控技术,提高红薯的品质;余仲琴则提出,可以通过引入农产品分拣、包装设备,提高疙瘩红薯的商品化率;秋亚迪和王业鑫建议加强冷链储存能力建设,降低因储存不当造成的损耗。
针对疙瘩红薯产业存在的问题,云南农业大学师生从产业规划、品牌建设和技术支持三个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
1.借助多平台宣传,提升品牌知名度
云南农业大学团队建议江西村充分利用中央和省级媒体平台,通过精准的宣传策略,讲好“疙瘩红薯”的品牌故事,塑造品牌形象,提升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同时,应结合线上电商平台与线下体验店的销售模式,拓宽销售渠道,让更多消费者认识江西村疙瘩红薯,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例如,可以通过短视频平台进行直播带货,或在红薯销售旺季举办线下体验活动,让消费者直观感受到红薯的独特风味。
2.改善生产力,创新储存技术
疙瘩红薯长期遭受小象甲虫侵害,这一问题亟需从源头上解决。云南农业大学团队建议邀请省薯类产业的专家团队,通过引入农业新技术,开展病虫害防治的专项研究,降低生产损耗。此外,还可以探索创新储存方法,比如采用现代冷链技术和真空包装技术,延长疙瘩红薯的保鲜期,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塑造品牌故事,融入文化内涵
江西村疙瘩红薯的独特之处不仅在于其口感和营养价值,更在于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生态种植方式。云南农业大学团队建议围绕疙瘩红薯的特点,挖掘江西村的历史文化元素,打造品牌故事,让消费者对产品产生情感联结。例如,可以宣传疙瘩红薯虽然表面多疙瘩,但内心甜美、香糯如初,这正象征着江西村村民的勤劳朴实、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
此次调研活动为江西村的疙瘩红薯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思路。江西村村委会领导表示,云南农业大学团队提出的建议切中要害,为江西村下一步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江西村将积极落实相关建议,力争在疙瘩红薯的种植技术提升、市场开拓及品牌建设等方面取得突破,为村民增收、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通过此次调研,江西村与云南农业大学团队建立了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期待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江西村疙瘩红薯能够早日走出大山,成为云南特色农产品的一张闪亮名片。
来源:京铜滇运第一镇汤丹
完
排版编辑:王长红
责编:濮璐璐
编审:吴 丽 毛雯辉
终审:朱明波
各州市宣传短视频
玉溪市选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