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教育】沈北新区智慧教育示范创建单位案例巡展(二)——朝阳一校沈北分校:数智化魔方,重塑学校教育新生态

文摘   2024-11-25 20:24   辽宁  

数智化魔方




重塑学校教育新生态



朝阳一校沈北分校是沈北新区与沈河区合作办学的一张名片。学校现有两个校区、114个教学班、5030名学生和265位教师,是沈阳市智慧教育示范校、沈阳市首批教育数字基座应用实验室。









建校初期,正是举国新基建带来的教育数智化转型时期,如何深挖学校办学思想,激发新环境、新班底、新教师的“活力”,学校确立了以数字化建设促进学校内涵提升的教育理念和管理理念,让教育信息化探索成为最重要的发动引擎。随着智慧校园建设的逐步推进,学校在三星数字化校园基础上,完成了智慧教室、4K录播教室、创客空间、智慧党建VR一体机等硬建设;实现了教学互动系统、智笔课堂系统、AI课堂管理系统、物联网安防系统等软覆盖;架构了“云、端、网、数”一体化技术路线。






学校以尊重人性、张扬个性为底层逻辑,设计和实施学校教育智慧化。构建课程设置、教学方式、课堂教学、教学研究、教师培训、管理方式的六面体“数智化魔方”,从单点突破到全过程高效运转与系统创新,不断校准“技术”的坐标,实现人性与技术的和谐共处。














第一面:开发“无边界课程”

看见个性真正舒展










在课程设置上,学校以“看见个性真正舒展”为目标。让特色课程彰显教育本真,让社团课程满足个性需求。
机器人课程永远是孩子们最为喜爱的,编程和模型制作,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更能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学校在建设创客空间时,建有深受学生们喜欢的书法机器人、桌面机器人、饮吧机器人、采摘机器人等。



智联、嵌入、泛在的技术赋能,让教育信息化产生新的“教育生产力”,不断触发师生成长的激活码,朝阳一校沈北分校的师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科创比赛,并崭露头角,荣获佳绩。

















第二面:开展“无制式教学”

看见学生自主成长






朝阳一校沈北分校是沈北新区项目化学习基地校,构建了“E+PBL”教学方式,以技术为支撑、以项目为驱动、以活动为载体,开展项目式学习,让信息技术全程赋值项目式学习,重构教学流程,增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每学期末开展特色“项目周”活动,突破传统的学习时空,让学生在校园里、家庭中、社会上开展项目化学习,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为了让学习过程和成果可视化,学校充分利用国家中小学智慧平台“课程资源”“双师课堂”“作业设置”等场景和空间建设,把“提出问题-确定任务-体验探究-设计展示-评价反思”五个环节串联起来。通过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融通线上与线下,一是拓宽学习时空,二是打造学习广场,三是提升信息素养,四是动态记录成长,促进学生“智慧地学”和教师“智慧地教”。










例如,在“读书”项目式活动中,利用智慧技术设计体现“学生主体、学习主动、教师主导、内容主线”的可视化教学模型,引进墨水屏、VR等硬件,通过图表、图像、动画、视频等技术,创造真实学习情境,让课堂生动有趣,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感。







第三面:建设“无时限课堂”

看见学习真实发生

















在构建基于数据驱动的精准教学模式方面,学校利用“智笔”技术做了有益的探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实施有效教学。实践中,我们把智笔应用系统功能融入“生动思维课堂”,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实现个性化精准教学,帮助师生减负、赋能因材施教,提升作业质量,初步形成了“四精两促”的点阵智能笔精准教学模式,即课前“前置学习”,课中“前置梳理、自主学习、展示评价、检测诊断”,课后“精准辅导”,课余“基于数据、精准指导”等构成的点阵智能笔精准教学模式。


此外,学校引入金数据、钉钉、备课组件系统、linkboy虚拟实验、全通教学质量监测平台、点读、天天跳绳、国家中小学智慧平台等工具,探索智能备课、智能上课、智能作业、智能考试、智能辅导、智能评价的新型课堂。

学校充分利用沈阳智慧教育平台,建立线上教学资源库,成立“活力朝阳”虚拟学院,由学校教师上传自己原创微课,建设以网络为教室的无时限课堂。











第四面:实现“无距离教研”

看见隔空真诚交流







在集团两个校区共建有5间用于支撑网络教研的数字活动室,每周不同学科组、教研组都要突破时空限制,跨越地理距离,实现零距离互动,进行精准的教研效果数字评估,让资源最大化利用,让教研活动更有时效。同时,网络教研平台记录教师的教研行为和历程,通过数据分析提供精准的教研效果评估报告,从而进行更高效的教研诊断与评价,指导更有针对性的有效教学活动。










第五面:进行“无差别培训”

看见教师真心成长


















智慧校园建设,教师是关键筑梦人。朝阳一校沈北分校相信每一位教师的潜能,为让教师们从经验型转化为成长型、研究型教师,学校形成了“实践-反思-修正-再实践-再反思-再修正”的成长型培训模式,开展一系列信息化教学培训,让技术赋能教师成长,满足教师的个性化需求。例如,邀请全国信息化教学能手进行课堂实例展示,高效、互动的课堂引发教师兴趣;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分组讨论,以信息技术在课堂的应用为主题制定新学期的教学计划;邀请高校专家和企业技术人员来校讲座、培训和经验分享;引进竞赛机制,提升教师信息技术能力,通过举办数字化论坛、信息化教学周等活动培养教师们的信息思维力。




《教育部关于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中提出“三提高一全面”的目标,为加快教师转型,我校绘制了“四有指向成果蓝图”,形成了教师培训“四柱模块课程结构”,构建了数智化“进阶式教师评价系统”。学校年轻教师们在精品课、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课等多项赛课舞台上大显身手,成为激励教师的平台。








第六面:实施“无负担管理”

看见校园真切变化

















2021年,学校成立教育集团,从单体学校到多个校区。为实现步调一致,缩小教育时差,着力结构变革,用集团公转带动校区自转,学校基于“钉钉”的数字基座,构建智能校务、智能采购、智能教务、智能沟通等智能化移动管理平台,通过“三DING”实现精细化管理。一是消息通知用“叮”,即叮嘱:每天教师们都会收到“叮语”提示,按校区和部门指向性清晰地分组群发,方式灵活(应用内提醒、短信提醒、电话提醒),也会根据通知的紧急程度和重要等级来区别使用,非常便捷。二是人财物用“盯”,即看见:考勤打卡、公出请假、加班审批、出差报备等智能人事,成为人事管理员的贴身小秘书;各校区维修、采购等的实时在线上报,让跟进服务更及时、更贴心;资产管理模块通过二维码登记电子建档,对集团物品的保管和使用有更清晰的了解。三是教管学用“钉”,即落实:政务培训、教学教研、班主任素养等课程,把教师线上培训装进口袋,让学习随时随地发生。


数字化时代,世界是平的,世界是共享的,给了我们一种开放、畅通、共享的生态。新时期的智慧校园建设,必然是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内涵上发力。朝阳一校沈北分校借助教育现代化撬动学校发展的杠杆,触发师生成长的激活码,从“形态”走向“质态”,让这个六面体“数智化魔方”高效转动,重塑学校教育新生态。



供稿:朝阳一校沈北分校

编辑:张锦屏

校对:刘芳

审核:石海波

沈北新区教育
宣传沈北新区教育发展新成果,弘扬沈北新区教育正能量,接受群众监督。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