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铸就金盾,共守国家安全
刑事司法学院积极开展国家安全教育主题系列暑期社会实践
“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为响应国家号召,今年暑假,刑事司法学院青年学子奔赴江西、安徽、四川、湖北、河南等地,利用自身学科优势,深入基层一线,开展一系列国家安全知识宣讲活动,通过生动有趣的宣讲形式,提高公众对国家安全的认识,激发大家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用青春和汗水在祖国的广袤大地上书写守护国家安全的壮丽篇章。
01
一砖一瓦皆古梦
一字一句传文明
古村古建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形载体,承载着中华民族的记忆和基因,守护古村古建是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在江西吉安,刑事司法学院“楚韵乡耘”社会实践团队在吉安市第一中学开展总体国家安全观宣讲课程。结合钓源古村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以文化安全为主线、乡村振兴为落脚点,与同学们共同探讨了加强古村保护与利用的途径,旨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
02
让历史照亮未来
让安全守护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日益成为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刑事司法学院“皖风徽韵”社会实践团队同样以文化安全为线索,围绕非遗保护在当涂一中开展国家安全宣讲课程。
黄梅戏是安徽传统的地方戏剧之一,被誉为"安徽戏曲之母",它以其独特的表演风格、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深受观众的喜爱。它的诞生、发展和传承,都是中国戏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皖风徽韵”社会实践团队借助黄梅戏这一艺术形式,引入文化安全话题,讲述非遗文化传承面临的挑战,号召同学们坚定文化自信,守正创新。
03
以绿色产业推动高质量发展
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安全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刑事司法学院北川实践队以“生态安全”为线索,围绕当地特色羌绣制品产业在新川社区开展国家安全宣讲课程。
羌绣技艺,历史悠久,图案丰富,特色鲜明,是川西地区宝贵的文化遗产,羌绣产业作为绿色、特色产业,能在保护当地生态安全前提下,取得较高经济收益。授课同学以当地羌绣产业引入生态安全,发出“增强国家安全意识,保障生态安全”的倡导。
04
端稳“中国饭碗”
推进乡村振兴
粮食安全乃国之大者,是关系国家经济的大账本,关乎国家安全的大战略。在湖北恩施,刑事司法学院“星辰大海”社会实践团队,以国家粮食安全教育为主线在马家坝村小学开展国家安全教育宣讲。
授课同学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为同学们讲解了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来凤县粮食安全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典范,号召同学们要深刻理解“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的真理,杜绝“舌尖上的浪费”,始终不忘“辛苦是三农”。
05
树立社会安全观念
助力基层社会治理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基层社会治理是社会安全的重要内容,既事关每个社会成员切身利益,也事关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在河南永城,刑事司法学院“新质公安战斗力”调研实践队以“一村一辅警”机制改革为线索,以“社会安全”为主题,在永城市星悦荟广场会议室开展国家安全宣讲课程,帮助乡村社区居民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助力基层治理。
授课同学结合基层乡村治理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从国家安全的角度向青年居民讲解了群众参与基层治理重要性,通过讲解案例,提高青年居民的国家安全意识,并呼吁广大青年居民积极投身于基层治理当中。
06
以爱相逢云端
携手共同成长
此外,为全力推进中小学生国家安全教育,刑事司法学院已与多地展开数字支教合作,旨在通过数字技术赋能乡村地区国家安全教育,增强师生的国家安全意识。在刑事司法学院团委的指导下,刑事司法学院志愿者协会推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支教赋能乡村振兴‘金盾课堂’实验项目”。该项目紧紧围绕国家安全教育主题,深度结合刑事司法学院专业特色,与云南省盐津县豆沙镇中心完小、湖北恩施州来凤县马家坝村小学、武汉市光谷第五小学建立长期合作,面向四、五、六三个年级的学生推出系列特色课程,目前共招募志愿者50余名,授课20余次,接受国家安全授课的孩子达372人次,间接受益千余人。
数字时代让教育山海相连,“金盾课堂”让希望照亮山区。未来,刑事司法学院将继续推进金盾课堂数字支教活动,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为全面推进数字支教、应用推广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积累经验。
这个暑假,中南大刑司学子围绕总体国家安全观开展了一系列结合地方特色的国家安全宣讲课程,以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为构建更加安全、稳定的国家环境贡献青春力量,充分展现新时代青年的蓬勃朝气与责任担当,以青春之名践行爱国之志。
推荐阅读
文案||黄家祺、黄希哲
排版||霍子明
出品||中南大刑事司法学院团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