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有不测风云⬆️号有旦夕祸福
备胎多道保险⬇️老铁敬请关注
原载:《同舟共进》2010年第10期
作者:冯锡刚
原题:《歌未竟,东方白:毛泽东在1964》(节选)
但从苏共的反应看,真正使他们恼怒的是1964年2月4日发表的《苏共领导是当代最大的分裂主义者》(七评)。从这篇文章起,对赫鲁晓夫不再以同志相称。
毛泽东在1月28日审定此文时加写了这样一句话:“马克思列宁主义是科学,科学是不怕论战的,怕论战的不是科学。”自信溢于言表。
中共和苏共(还包括卷入其中的全世界几十个共产党)关于国际共运总路线的论战已过去半个世纪了,个中是非曲直有待研究。1989年5月,邓小平在会见戈尔巴乔夫时说了一句很实在的话:关于意识形态争论的那些问题,“现在我们也不认为自己当时说的都是对的”。
出于种种考虑,首先挑起公开论战的苏共中央于1963年11月底致信中共中央,要求停止公开论战。这当然不为中共接受。
自恃与苏共和中共都保持良好关系的罗马尼亚共产党,有意充当调解的说客。1964年3月初,以第二把手毛雷尔为首的罗共代表团(包括三、四把手,还有后来继格奥尔基·乔治乌-德治成为第一把手的齐奥塞斯库)抵达北京,与刘少奇、邓小平等中共领导人举行会谈。从3日开始到9日,举行了6次会谈,结果无功而返。
毛泽东在10日会见罗共代表团时指出,赫鲁晓夫加了我们许多罪名,苏共中央二月全会作了决议。若要停止公开论战,他们得公开承认错误,撤销决议。毛说,我们这些人也不是那么好战。现在不是打武仗,是打文仗,打笔墨官司,写文章,没有死一个人。
毛具体回顾了1958年起与赫鲁晓夫就“中苏共同舰队”而闹翻的经过,要罗共转告,“中国人就是这样顽固的,寸土不让,寸土必争,针锋相对”。接着,毛泽东重复此前同苏联驻中国大使讲的一番话:
这种公开争论不要紧,不要那么紧张。第一条不死人,第二条天不会塌下来,第三条山上的草木照样长,第四条河里的鱼照样游,第五条女同志照样生孩子……所以我们认为公开论战还要继续下去,我们还要答辩,大概还要十年才能够答复完,因为他们还有两千多篇文章。
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出席工会八大
3月31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发表经由毛泽东审定并加写若干文字的《无产阶级革命和赫鲁晓夫修正主义》(八评)。
如果说“七评”对赫鲁晓夫虽不以同志相称,但在文章的标题上毕竟尚未直接点名,而“八评”则更进一步,赫鲁晓夫与修正主义结成了一个专用词组。从此,在中共的论战文字里,现代修正主义有了一个更醒豁的指称。
而正是上一年的11月,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了内部发行的由外国学者撰著的《赫鲁晓夫主义》,后来毛泽东也沿用了这一现代修正主义的别称。
“八评”的标题还使人很自然地联想到列宁的名著《无产阶级革命和叛徒考茨基》。事实上“八评”也正是将赫鲁晓夫与考茨基相提并论的。
就在这剑拔弩张、决眦裂眶的一刻,人们大出意外地在4月17日的《人民日报》头版,读到了毛、刘、朱、周联名祝贺赫鲁晓夫七十寿辰的电文。电文第一句竟以“亲爱的同志”称呼,并表示“一旦世界发生重大事变,中苏两党、两国和我们的人民就会站在一起,共同对敌”。
经验告诉人们,这只能出自毛泽东的手笔。
3月17日,也就是审定《无产阶级革命和赫鲁晓夫修正主义》的同一天,毛泽东在寓所召开政治局常委会,谈了两件事,第二件事就是提出电贺赫氏七十寿辰。
他说,电报不能完全是礼节性的,应该讲点实质问题。赫鲁晓夫越要大反华,我们越要采取同他相反的姿态。这样我们就处于主动地位,争取国际同情,进可攻,退可守。这样他可能发表,也可能不发表,我们要争取他发表,让苏联人民和全世界知道我们的态度。
据列席政治局常委会的吴冷西回忆,10天之后,毛泽东在另一次常委会上又就电贺赫氏寿辰表示了另一种考虑:赫氏现在内外交困,有可能被宫廷政变推翻。毛说,赫还不是最坏的人,有比他更坏的,比他搞大国沙文主义更厉害的。所以我们致电祝贺,要考虑对赫本人表示一定的友好之意。
4月12日,在长沙的毛泽东召见邓小平、康生和吴冷西,谈近期有关论战的部署,首先就涉及向赫鲁晓夫祝寿的电报。
毛否定了北京准备好的电文,认为不能多谈分歧和争论,应争取苏联发表,可以说我们还有分歧,还是要加强团结之类的话。
毛提出要在电文中表示“一旦有事,我们两党会团结起来的”意思。毛特意解释“一旦有事”是指对赫不利的事,而不是讲别的,但不要说得那么露。可以意会,不可言传。
毛解释为何“帮”赫氏:与其让比他更“右”的人上台,还不如现在我们同赫建立某种形式的统一战线。我们同赫打交道十年,对他比较熟悉,也比较容易对付。
根据毛的指示,电报重新起草。4月14日,毛泽东审定贺电,在加写的诸多文句中,最具个性色彩的就是“亲爱的同志”。
至于“一旦有事”,在正式发表的电文中,读者无论如何难于“意会”为“帮”赫氏个人。也许这种“不可言传”的“意会”确实无法用文字来表达。当然,表示团结的意思借助“一旦有事”的辞句,倒是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参与贺电起草的吴冷西也慨叹,这是毛泽东的“大手笔”。
祝寿电文可以视为大论战中的一个插曲。
1963年4月30日,毛泽东审定中共中央答复苏共中央3月7日来信的回信,并加写了大段文字,一再晓以利害,批评苏共急于安排两党会谈和召开国际会议的错误。
7月15日,毛泽东又为审定中共中央答复苏共中央6月15日来信的回信加写了大段文字,批评苏共决意召开国际会议的错误决定,但与两个半月前的风格迥异。如果说前者是“诚心诚意,利害昭然的话”(毛泽东语),那么这一次就是“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吴冷西语)了。
邓小平在主持复信之初就指示起草人员“写得既要讲清道理,又要相当挖苦,说明赫鲁晓夫出尔反尔,前后矛盾”,毛也表示同意。但等到他审定时,大概觉得不够味,又有了下面这段文字:
你们既然下定了决心,大概就得开会吧。如果不开,说了话不算数,岂不贻笑千古吗?这叫做骑虎难下,实逼处此,欲罢不能,自己设了陷阱自己滚下去,落得个一命呜呼。
不开吧,人们会说你们听了中国人和各个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的劝告,显得你们脸上无光。要是开吧,从此走入绝境,再无回旋余地。这就是你们修正主义者在现在这个历史关节上自己造成的绝大危机。你们还不感觉到吗?我们坚信,你们的所谓大会召开之日,就是你们进入坟墓之时。
据吴冷西回忆,毛泽东明确指出:我们的反修文章,要集中攻击赫鲁晓夫,对其他人一概不问,首恶必批,胁从不问;豺狼当道,焉问狐狸。毛泽东说,对于国际会议,我们现在要采取激将法,让他承担公开分裂的责任,这样他就会更加暴露,会有更多的人反对他。这大概就是毛泽东加写极尽讽刺挖苦的文字之缘故罢。
其实,毛泽东早已成竹在胸。就在加写这些辛辣文字的前一天,发表了《关于赫鲁晓夫的假共产主义及其在世界历史上的教训》(九评),标题即出自毛的手笔。
原本“十评”也正在酝酿和起草之中,孰料这年10月中旬,赫鲁晓夫突然下台,“九评”遂成为评论苏共中央公开信的压轴之作。
不无巧合的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的消息与赫氏下台的消息刊登在了同一天的《人民日报》头版,以致有人写出“小丑下台应欢送,礼炮轰隆”的诗句。
这几乎在同一时刻发生的一上一下的两件震动世界的大事,无疑为毛泽东赢得了极大的威望。
如果吴冷西回忆毛泽东提议电贺赫氏七十寿辰有“帮”一下的考虑这一史料准确无误的话,那么毛泽东此刻的心情应该是一则以喜,一则以忧:喜的是“豺狼”已除,忧的是继承者是否更坏。
毛泽东迅速决断,指派以周恩来为团长、贺龙为副团长的中国党政代表团前往莫斯科,以祝贺十月革命47周年为名,与苏共新领导接触,作现场考察。
在11月7日的晚宴上,苏联国防部长马利诺夫斯基元帅,先是向周恩来,接着向贺龙说出了令人吃惊的话:是赫鲁晓夫和毛泽东妨碍了我们两国的关系,现在我们已将赫鲁晓夫撤换了,你们也应该撤换毛泽东。
周恩来和贺龙立即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迅速报告和请示中央。毛泽东主持的政治局常委会决定,党政代表团应正式向苏共中央提出抗议。
随后在两党会谈时,新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勃列日涅夫代表苏共中央道歉,但周恩来未予接受,并强调这不是酒后失言,而是酒后吐真言,结果不欢而散。
11月14日,周恩来率团返回北京,毛亲临机场迎接。
在紧接着召开的常委扩大会议上,毛泽东说,苏共新领导是在实行没有赫鲁晓夫的赫鲁晓夫主义。周恩来立即表示,主席概括得很好,很准确,很易懂。
11月21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转载《红旗》杂志社论《赫鲁晓夫是怎样下台的》。社论历数赫氏执政11年来的12大罪状,以印证其垮台的原因——
“千条万条,最根本的一条,是他违背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所指出的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违背了苏联人民和世界人民的革命意志,妄图阻碍历史的前进。”
毛泽东总结赫氏下台的原因,除社论所说的,还有一条未便公之于世,那就是1965年1月9日在回答斯诺提问时所说的:“赫鲁晓夫的倒台,也许就是因为他完全没有个人崇拜。”
毛泽东对原因的洞察可谓别具只眼。
马利诺夫斯基的“酒后吐真言”这一历史细节,对于毛的刺激之深是不难想象的。紧接着发生的作出“刘少奇必须下台”的决定,当然是毛多年来反复权衡的结果,但也不能低估毛对赫鲁晓夫下台的教训总结。
转发是最好的赞赏
(点击蓝字即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