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炭经济30人论坛(CCEF-30)专家座谈会顺利召开

文摘   2024-12-14 10:03   北京  

点击蓝字 · 关注我们



12月11日下午,第二十二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2024年年会同期召开了中国煤炭经济30人论坛(CCEF-30)专家座谈会,来自政府、企业、学术界及行业组织的众多领导与专家,围绕“展望‘十五五’规划 培育发展煤炭新质生产力”主题,展开了深入交流。座谈会由中国煤炭经济30人论坛秘书长、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煤炭工业》杂志社副总编辑孙春升主持。


座谈会伊始,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党委委员张宏强调,近几年煤炭产业进入了高位多频结构性波动阶段,要关注五方面问题,一是碳达峰碳中和对煤炭经济的影响;二是在新能源快速发展和煤炭保供的背景下,如何维护煤炭行业的健康发展;三是煤矿弹性产能管理和弹性生产机制问题;四是煤炭开发布局优化调整问题;五是煤炭产业政策需要符合煤矿生产规律。


在接下来的发言中,国家能源集团技术经济研究院副总经理张吉苗;华电煤业集团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刘书德;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首席咨询师张宗玟;淮河能源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汪天祥;内蒙古煤炭工业协会会长刘锦;河南理工大学原工商管理学院院长曾旗;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副所长张有生;四川省政协委员刘万波;河南能源集团常务副总经理宋录生;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副总经理左前明等多位嘉宾围绕会议主题发言。

张吉苗指出,未来煤炭消费预计将在2028年前达到峰值后逐步下降,能源转型与煤炭功能定位将面临新的挑战。强调要加强煤炭与新能源的协调,推动智能矿山与绿色矿山建设,优化煤炭产业结构,提升集中度,确保供需平衡,同时应加快煤炭碳排放减排技术的应用,推动煤炭行业实现绿色低碳转型。

刘书德分享了煤炭行业的关键发展思路。他强调,煤炭和电力行业的协同发展是保障能源安全的关键,并指出产能扩张和能源保障需要同步推进,同时要注重技术创新和精细化管理,以应对资源枯竭和市场变化的挑战。他还提到安全生产、结构优化和持续创新将是煤炭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张宗玟指出,煤炭保供是当前的重要任务,需特别关注内蒙古、山西、陕西、新疆、贵州等关键地区的煤炭生产和供应。同时,他也揭示了国家煤炭产能储备政策的经济效益问题,建议调整煤矿设计规范以适应政策要求,确保煤炭的稳定供应,为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汪天祥强调,煤炭行业政策需关注“十二五”以来煤炭经济变化规律,加大深部开采科研投入,优化产能政策,调整税费结构,强化生态修复。同时,推动煤电与新能源体制创新,提升规范化服务能力,加强人才培养,促进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

刘锦表示,煤炭行业需关注能源可持续发展,鉴于煤炭资源有限,需调整政策以促进可持续发展。同时,应拓宽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的利润空间,并思考火电与可再生能源间的利益分配。在规划中,既要利用国内资源,也要巧妙利用国外资源。

曾旗着重强调新质生产力对煤炭绿色低碳转型至关重要,技术创新、产业融合及政策激励等机制与路径为其提供了支撑和方向。未来,团队将着力提高转型质量和安全,结合煤炭企业试点,同步推进国家政策基金,以期更好地满足行业可持续发展需求。

张有生指出,“十四五”期间煤炭的强劲反弹是偶然因素和必然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地缘政治、气候等因素是偶然因素,而电气化和智能化的推进则是必然因素。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电力需求的快速增长和煤炭政策的调整。同时,在新的供求格局的背景下,传统的煤电基地如何为新型能源体系构建做出贡献,是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

刘万波建议行业继续在成套装备制造、技术升级、智能化开采、技术条件创新、能源兜底性保障安全方面给予关注,支持川煤集团复杂构造条件下的科学开采、科技治灾、产业升级和战略转型,不仅聚焦于现有技术的优化升级,更要敢于探索未知领域,引领行业技术创新新潮流。同时,智能化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已成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引擎。

宋录生在发言中主要表达了对煤炭行业当前和未来发展的担忧,并提出了加强行业协作、关注政策动态、推动技术创新和加强国际合作等建议。当前,煤炭行业正面临严峻挑战。由于煤炭价格下降,行业整体利润大幅减少,煤炭及相关产业经营困难,下游行业也普遍陷入困境。与此同时,近两年进口煤数量显著增加,对国内市场造成了显著冲击,这一趋势背后既有政治因素也有经济因素推动,并可能在未来持续。煤炭产量呈下降趋势,尽管新能源发展迅速,但煤炭在能源结构中的总量仍然稳定并小幅提升。因此,国家应高度重视煤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注重现代技术和未来需求的适应性,推动行业转型升级,以确保煤炭行业能够持续、稳定地为国民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左前明强调,当前煤炭行业面临转型关键期,他提出三大建议。首先,大中型煤炭企业应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大力开展增持、回购二级市场相关资产,以提升国有资产效益,避免资源流失。其次,鉴于煤炭市场波动,建议适时研究中长期价格机制退出,以稳定市场,避免大幅波动,保障行业健康发展。最后,在规划未来煤炭行业发展时,应淡化保供概念,转而强调行业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确保行业长期稳健前行。


论坛最后由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中国煤炭经济30人论坛创始人之一、现任顾问委员会主任吴吟作总结讲话,他强调,煤炭行业要坚持系统观念,适应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要关注新能源和储能技术的进步对煤炭行业的影响,并寻求自身的发展和转型路径,通过依靠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同时也要通过梳理煤炭产业政策解决发展问题,深化能源管理体制改革。

此次论坛不仅汇聚了多方智慧,更为煤炭产业的“十五五”规划和新质生产力发展指明了方向。



·END·


责编 | 孙春升

美编 | 李   磊



《中国煤炭工业》杂志秉承“为行业代言,为矿工立命”的办刊宗旨,矢志为煤炭行业打造最具“权威性、思想性、指导性”高端媒体平台。

中国煤炭工业杂志
权威性、思想性、指导性,煤炭行业高端媒体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