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 关注我们
煤炭人
你们的“文创”也太好看了吧!
用苹果皮做皮革包、茶叶梗做杯子、矿泉水瓶做雨衣……在近期的中非合作论坛峰会上,“故宫文创用苹果皮做小挎包”话题频登热搜,故宫文创产品又吸引了一波眼球。
文创,旨在创意,是生活,更是美学。
所谓文创,其全称“文化创意产业”,是指通过创意和创新将文化元素与产品、服务、活动等结合起来,创造出具有文化价值的产品或服务。简单来说,就是把文化内容用有趣、时尚的方式呈现出来。
然而提及煤炭行业,人们往往会想到大型化、机械化、工业化,仿佛与有趣、时尚没有关联。实际上,煤炭行业凭借着自身特色,将工业资源和文化创意相结合,积极拓展产业外沿,开发IP、组合创意,实现了文创领域的“成功变身”。
1
IP+情绪价值
●
煤炭文创让“家里有矿”梦想成真
提到山西,很多人脑海中的第一印象就是煤炭。作为中国最重要的煤炭产区之一,很多山西人纷纷表示,朋友们总会打趣地问自己是否真的“家里有矿”。
而如今,这句话已经不再是一种调侃。山西煤炭行业通过文创产品的形式,赋予了其文化与情感上的新内涵。煤炭文化逐渐转型为文创载体,成为山西人与煤炭人情感共鸣的重要符号。
“家里有矿”系列文创猛玩“煤”“炭”谐音梗。比如“喜上‘煤’梢”“赞‘炭’不已”“精‘煤’绝伦”等创意设计,将原本朴素的煤炭转化为生动有趣的文化符号。这些文创中加入了真材实料的煤炭,谁又能够拒绝家里真的“有矿”的诱惑呢?
“家里有矿”冰箱贴及挂件
“黑金护体,所向披靡”煤炭护身符,在给人提供美好祝福的同时,也给予了无限的情绪价值。这款护身符用真实的煤炭制作,象征着力量与守护,为离家在外的山西人和煤炭行业从业者带来了精神上的安慰。它不仅仅是一件商品,更是一个充满情感寄托的符号,将故乡的力量随身携带,给煤炭人提供情感的依靠。
“黑金护体”煤炭护身符
2
跨域创意
●
煤炭文创让煤矿真正“伴我同行”
这个世界终于进化到我看不懂的地步了,连煤炭也能吃了?
原来这是雁游文旅以大同悠久的煤炭资源开发史为灵感推出的煤炭糖,让小时候随处可见的煤炭化身香浓可可味,带给人甜蜜滋味。通过煤炭行业与食品领域的大跨步,煤炭行业激活了不同领域之间的无限创意,为煤炭文创发展注入了全新活力。
煤炭糖与煤炭手串
煤炭行业与食品领域的创意碰撞并不局限于吃,甚至还能盘能戴!咖啡豆和煤炭的联动手链让人不禁想买一串试试手感与“口感”。将手串戴着外出、盘在手里,既能满手留香,又能缓解无聊,真正让煤矿实现了“伴我同行”。
煤炭既是能源方面的保供能手,支撑着我们的衣食住行,煤炭也是文化与创意的无限载体,陪伴着每一个人的吃穿用度。
3
转型改造
●
煤炭文创让废弃矿区“华丽蝶变”
文创不仅可以是创意产品的创作,还可以是工业遗产的再生。
在陕西榆林的中能文化创意产业园,曾经的矿井摇身一变,成为了“煤矿记忆馆”。园区内,废弃的金属经过重新拼装,被改造成形态各异的艺术品,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巨型“机械蜈蚣”。既保留了工业机械的粗犷感,又充满了现代艺术的视觉冲击力。
中能文化创意产业园内的金属艺术品
同时,园区还保留了许多旧工业时期的厂房和办公楼,将它们改造成画室、石雕工作室和咖啡馆。文创街区内有奇石馆、榆阳书屋、艺术家联排工作室等多种业态,让游客可以在这里享受一场文化艺术的盛宴。
奇石雕刻与艺术品展示
焦作的王封·西大井1919文旅园则是另一种“让煤矿文化活起来”的典范。王封矿作为“特别能战斗”精神的发源地,是全国煤炭工业的珍贵遗存,依托如此百年老矿所打造起来的文旅园区,融合着无尽的创意与美学。“大井小巷风情街”是园区的一大亮点,街道两旁的景观墙以井下的煤层为背景,镶嵌着铁锹、矿车车轮等废旧工业元素,让人置身其中,仿佛回到了那个煤矿热火朝天的年代。
西大井1919文旅园
“大井小巷风情街”
这种将废弃资源“盘活”的方式,不仅延续了煤炭文化的脉络,也符合当下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潮流。通过创意的改造,曾经冰冷的工业设施变得生动且充满文化气息,为地方经济带来了新的活力。
煤炭文创:从重工业到绿色创意转型
如今,煤炭文创的多样性不仅展现了煤炭人的智慧与创造力,也标志着煤炭行业正从“黑色经济”向绿色、低碳转型。这些文化创意产品,通过废物利用和环保创新,让公众看到了煤炭文化的另一面:它不仅是沉重的历史记忆,还是环保理念与创新理念的实践者。
在煤炭文创的背后,是一种对可持续发展的深刻理解。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倡的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煤炭文创为我们展示了一种可能:通过创意与环保的结合,传统的重工业也能走出新的路子,成为环境友好、文化丰盈的行业代表。
文化的力量,让煤矿焕发新生。
从故宫的苹果皮挎包,到煤矿的机械蜈蚣和文化墙,文创的魅力在于它让我们重新审视那些被忽视的东西,让废弃物重获生命、赋予意义。而在煤炭的“华丽转身”中,我们不仅看到了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更看到了一个充满可能的绿色未来。
煤炭文创让我们明白:即使是曾经的重工业,也可以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不再是“烟尘漫天”,而是环保、创意与美学的完美融合。
·END·
撰文丨本刊记者 张嘉芮
责编丨王钟琪
《中国煤炭工业》杂志秉承“为行业代言,为矿工立命”的办刊宗旨,矢志为煤炭行业打造最具“权威性、思想性、指导性”高端媒体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