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交通加速行进,我国民众“向绿而行”成自觉

科技   2024-11-04 17:55   北京  
一种新型氨柴双燃料动力矿卡展现出显著的减碳效果,据估算,其每小时可减少150公斤的碳排放,这一减排量大致等同于种植15棵树对二氧化碳的吸收量。

去年11月,我国首台采用此技术的氨柴矿卡在新疆地区开始运营。随后,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预计将有4500辆同类矿用车辆在新疆的阿克苏、拜城等多个矿区投入使用。此外,内蒙古的乌海、鄂尔多斯等地区的煤矿也对这种矿卡表示了浓厚兴趣,合计提出了超过1万辆的采购需求。

一辆电动重卡在河北省沧州服务区的换电站更换电池 | 新华社

交通运输是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领域之一。国家交通运输部的数据显示,现阶段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交通用能占比约17%。其中,化石能源在交通用能中占比95%以上,发展绿色能源潜力巨大。如今在我国,车水马龙间涌起低碳环保的“绿色潮流”,一场场交通出行领域的“绿色转型”正“加速行进”。
民众出行更倾向于“绿色座驾”,新能源车零售渗透率高达51.10%;共享的单车、电动车穿梭于大街小巷,全国刮起“骑行风”;各地加快公共交通电动化、氢能化,为出租车、公交车配置“绿色内核”。我国的“绿色浪潮”已渗入“毛细血管”,各类绿色创新举措在县城屡见不鲜。

2023世界制造业大会上展出的氢燃料城市客车 | 新华社

清晨6点,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下塘公交站,市民刘先生等来了绿色外观的805路巴士。过去数月,他将搭乘这种“不排尾气只排水”的氢能巴士视为生活乐趣,“和普通巴士相比,氢能巴士起步、刹车时的乘坐体验更好”。
据了解,当地今年已新投入运营10辆氢能公交,加氢10分钟,即可续航300公里,已累计减少碳排放约568吨。
2022年出台的《合肥市“十四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显示,到2025年建成10座加氢站,氢燃料供给体系有序布局,示范推广应用燃料电池汽车500辆。从地方规划可以看出,这个以科创闻名的中部城市已做好准备,迎接更多出现在城市街头的氢能源车辆与加氢站。
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积极探索绿色出行新模式,在成都彭州、南京溧水等地,氢能公交车也已实现“随便跑”,新疆克拉玛依将首条氢能公交示范线路列入今年规划之中。
近日,国家出台的《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对“推进交通运输绿色转型”进行细化部署,涵盖“优化交通运输结构”“建设绿色交通基础设施”“推广低碳交通运输工具”等各个方面。
我国正在通过技术进步来推动减碳,加快推进运载工具的清洁能源化,包括电动化和氢能源等驱动装备的普及使用。

安徽省合肥市汽车产业园新能源汽车生产线 | 新华社

在政策推动下,我国燃料电池汽车示范推广规模将逐步扩大,预计2030年以后,氢能汽车将进入全面推广期,乘用车和商用车并行发展。据最新统计,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国内月度零售销量首次超过燃油乘用车。分析认为,这是全球汽车行业绿色转型的重要里程碑。
我国多年以来始终坚定减排决心,坚持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始终。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聚焦建设美丽中国,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是其中的重要一环。国家面向民众积极倡导“绿色出行”理念已有近20年时间,2019年发布的《绿色出行行动计划》更明确提出“提升绿色出行装备水平”“大力培育绿色出行文化”等诸多举措。
数据显示,目前全国有1亿多人经常性骑车,或把自行车作为代步工具。能源技术的演进也让骑行爱好者有了更多环保出行的选择。在江苏南京、上海临港、云南丽江等地,道路上已出现不少氢能自行车的身影。

第十九届中国黄山(黟县)自行车公开赛 | 新华社

我国积极倡导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的环保理念,使得民众对于新能源交通工具有更高的接受度。2023年发布的《中国公众低碳意识与低碳行为网络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公众对气候变化和低碳生活知晓率已处于较高水平,分别达81.1%和86.7%。
国家对全面绿色转型的促进,也将给装备制造业、基础设施、服务业等领域带来更大机遇。
来源:新华社




关于征集《零碳园区评价技术规范》团体标准

参编单位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根据中国节能协会标准化专业委员会2022标准制(修)订计划,《零碳园区评价技术规范》(计划编号:TB-20240047)团体标准被列入制(修)定计划中,该标准由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负责。

为使标准的编制更加科学、合理、全面和可操作,并保证项目的按时完成,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将组织成立标准编委会,吸纳行业内有代表性的骨干企业和专家作为起草单位及起草人。现征集《零碳园区评价技术规范》标准参编单位,欢迎有关单位积极参与标准制订工作,共同推动行业发展。

如有意向参编请联系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委会秘书处。

附件:

1.《零碳园区评价技术规范》体标准参编申请表

2.《零碳园区评价技术规范》团体标准项目建议书

                  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

2024年9月9日

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会秘书处

电话:010-63839809

邮箱:cnc@cecaweb.org.cn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旭国际中心C座703室

联系人:

常务副秘书长张军涛13552070628(微信)

副秘书长王挺15210302808(微信)

陈军13911360850(会议活动及培训咨询)

张京良18618188220(会员及项目合作咨询)

柴玉文13521619697(零碳工厂创建及奖项咨询)

     免责声明: 本公众号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等公开资料,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参考、研究、交流或欣赏之用,并已表明出处。本公众号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妥善处理。

服务领域

认证评价

碳中和认证(区域、企业、产品、活动)

零碳工厂评价、产品碳足迹、零碳示范项目

绿色低碳产业相关评价、评定,碳中和奖项推荐评选

专业咨询

双碳规划方案及课题研究、地方碳达峰试点技术支撑

标准研制、双碳能力培训、碳市场(配额、CCER、VCS)

碳资产管理

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
从政策建议、从业规范、交流合作、能力培训及标准制定等多方面积极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工作,助推实现双碳目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