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29中国角 |发改委环资司副司长文华谈如何更好推动“双碳”目标落地生根

科技   2024-11-18 19:37   北京  


阿塞拜疆当地时间11月15日下午,“节能降碳 中国行动”主题边会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9次缔约方大会(COP29)中国角成功举办。

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副司长文华作主旨发言,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司副司长郭锐,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所长吕文斌分别介绍了应对气候变化和可持续产业国际合作相关进展情况与推动能源低碳转型方面的举措和成效。

能源是生态源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领域。
近年来,能源行业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绿色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一是从能源结构看,非化石能源加快成为供给增量主体。2023年新增能源生产总量中,非化石能源占比超过40%,能源生产供应体系加速低碳化发展。二是从产业体系看,绿色低碳技术加快跨入世界先进行列。我国新能源发电技术处在世界第一梯队,为全球贡献了70%以上的光伏组件和60%的风电装备。能源产业链绿色化、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三是从终端用能看,多元化供给消费体系加快形成。全面供应国六B标准车用汽油,北方地区清洁取暖率达到76%,全国建成充电基础设施约860万台,达到2020年的5倍以上,终端用能电气化水平“十四五”每年提高约1个百分点。

文华指出,中国已经构建了全球最系统完备的碳达峰碳中和政策体系。不仅在国家层面出台了《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和《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两个顶层设计文件。相关部门也制定了分领域分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和支撑保障方案,各省(区、市)都出台了本地区碳达峰实施方案。政策体系的完备,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提供了重要保障。

政策的显著效果之一,就是中国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

在传统产业方面,文华指出,中国存量与增量并重,对于存量项目,通过淘汰落后产能、工艺技术改造,引导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同时,对新建项目提出更加严格的能效、排放标准。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中国实施的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也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起到了诸多积极作用。

在文华看来,“两新”政策既是一项经济政策,也是一项气候政策,既有力促进了投资消费,也推动了先进节能高效产品设备更大范围推广应用。预计今年仅大规模设备更新就可带动更新设备超过200万台(套),节约能源约2500万吨标准煤。

此外,中国新能源产业也在持续地发展壮大。

文华指出,中国目前已经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最完备、具备国际竞争优势的新能源全产业链体系,为全球提供了80%的光伏组件和70%的风电装备,风电、光伏发电成本10年分别下降60%和80%。

“目前我国风电、光伏产品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不仅丰富了全球供给,也为能源转型和维护全球能源市场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2023年,中国风电、光伏产品出口助力其他国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8.1亿吨。”他说。

提前6年完成风、光发电目标

近年来,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不断实现突破。中国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规模更是在今年7月底超过12亿千瓦,提前6年多实现 “到2030年中国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目标。

“目前,我们的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世界最大,发展速度全球最快。”文华介绍,2013年以来,中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年均占全世界新增装机40%以上,去年这个比例提升到了50%。2023年中国能源转型投资达到6760亿美元,居世界首位。接下来将坚持先立后破,进一步加快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与此同时,在建筑和交通绿色转型方面。2023年,城镇新建绿色建筑面积约20.7亿平方米,占城镇新建建筑面积的94%。截至今年6月底,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2472万辆、占全球一半以上,是2020年底的近5倍。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经连续3个月超过50%。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11月14日,中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量首次突破了1000万辆里程碑,成为全球首个新能源汽车年度达产1000万辆的国家。

此外,中国的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升。2023年,中国单位GDP能耗、水耗、碳排放比2012年分别下降超过26%、46%、35%,主要资源产出率提高约60%。生态碳汇能力也在持续加强。目前,中国森林蓄积量约195亿立方米。林草年碳汇量超过12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居世界首位。

文华提醒,中国目前仍是发展中国家,仍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全面绿色转型的任务依然艰巨。中国将信守“双碳”承诺,坚定不移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贡献更多中国智慧和方案。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司副司长郭锐介绍了应对气候变化和可持续产业国际合作相关进展情况,强调中国在积极推动自身绿色转型的同时,始终秉持开放合作的态度,依托金砖、APEC、G20等多边平台,与各国共同推动应对气候变化和经济发展,在2023年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上,中方发起了“金砖国家可持续产业交流合作机制”,得到金砖国家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响应。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逯世泽介绍了中国能源转型、节能提效、碳排放市场交易、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等的成效,表示将与各方广泛开展气候变化国际合作。

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所长吕文斌介绍了近年来中国在推动能源低碳转型方面的举措和成效。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唐祖君介绍了中国钢铁行业开展“极致能效”行动推动节能降碳的有关做法与成效。来自国际电工委员会、能源基金会(中国)、北京节能环保中心、国家电网公司、中国博奇环保公司等机构和企业的代表围绕节能与能效提升国际合作进行了对话交流;来自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格林美股份公司、新开发银行、巴西书赞桉诺纸浆公司的代表围绕绿色转型与可持续产业合作进行了专题研讨。

本场边会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节能中心主办、国际合作中心协办。现场发放了《新时代的中国绿色发展》《中国的能源转型》《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的倡议与行动》等资料。来自中外相关机构、社会组织和企业界代表100余人参加了会议。

来源|网络综合

COP29|气候大会中国晒“双碳”成绩单底气何在?访发改委环资司副司长文华

阿塞拜疆当地时间11月15日下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9次缔约方大会(COP29)中国角举办的“节能降碳 中国行动”主题边会上,各国媒体聚焦于此,等待记录中国晒出的“双碳”工作成绩单。

边会开始,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简称“发改委环资司”)副司长文华登台,介绍了中国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宣示四周年工作成效。这份成绩单可圈可点:中国构建了全球最系统完备的碳减排政策体系,能源转型成效明显,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规模提前6年多实现向国际承诺的目标。

同时,中国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建成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建筑和交通绿色转型步伐加快,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面积占比超过90%,2024年新能源汽车年产量已突破1000万辆;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升,过去十年主要资源产出率提高约60%。

2020年9月22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中国力争 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 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在四年后的气候大会上,中国“晒”出这份成绩单底气何在?

发改委环资司承担着碳达峰碳中和有关协调职责。边会间歇,澎湃新闻简短采访了发改委环资司副司长文华。

以下为对话全文:

气候大会的共识、热情和务实行动

澎湃新闻:这次参加COP29有哪些个人感受?

文华:COP29给我带来的个人感受,首先是各方对绿色低碳发展有了更广泛的共识。尽管不同国家地区的政策主张、关注诉求可能有不同侧重,但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绿色低碳发展的认识是高度一致的。

第二我感受到大家的热情非常高。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几万名代表来到COP29,政府部门、研究机构、社会团体以及许多企业共同参与,大家积极建言献策,提出许多思路和方案,共同推动解决全人类共同面临的气候危机。

第三个特点是务实行动。在领导人峰会上,很多政要都强调行动重于目标;在各个边会上,大家热烈交流,分享政策和技术,寻找合作机会,大家变得越来越理性和务实。气候大会并非坐而论道,而是身体力行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以“双碳”政策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澎湃新闻:刚才晒出的中国“双碳”工作成绩单大家都很关注。在气候大会这种国际场合敢于晒自己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所做工作的成绩单,底气来自哪里?

文华:刚才在中国角边会上我们晒成绩单,说明这四年多来,中国始终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实干家、行动派,通过真正的努力和付出,最终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效。

刚才我已经从6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工作进展和取得的成绩,无论是政策体系的构建,还是能源转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资源利用效率提升,取得的成绩都非常亮眼,也得到了各方的高度认可和普遍赞誉。

谈到底气,我认为党中央、国务院对“双碳”工作的高度重视是我们最大的底气。

其次,我们的底气来源于构建了全球最系统完备的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我们以政策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这点非常重要。

最后,我们还有一个底气,来自于政府部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让我们的绿色低碳发展交出了令人满意的成绩单。

下一步,我们将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确保如期实现“双碳”目标。

发展循环经济助力“双碳”工作

COP29中国角,“节能降碳 中国行动”主题边会上发的资料包用5个废旧塑料瓶制作。澎湃新闻记者 刁凡超 图

澎湃新闻:刚才边会上也一直强调发展循环经济,这将如何助力应对“双碳”目标的实现?

文华:发展循环经济,通过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方式,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同时,有效促进废弃物循环利用,对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例如我们手中的这个袋子,它是用5个废旧矿泉水瓶制作的,我们完全可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再比如中国角会场上有很多椅子也是用废旧瓦楞纸板制作的,这些可循环纸板制作的椅子已经成为中国角的亮点,其他场馆的人员纷纷前来参观询问。这是我们积极推进循环经济,加强废物利用非常好的例证。

澎湃新闻:对于公众参与应对气候变化,有何建议?

文华:气候变化与我们的距离并不遥远,除了政府的努力,我们每一位公众都应当积极参与到应对气候变化当中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节约每一度电、每一滴水,倡导绿色出行。我们每个人的一点点付出,能够汇聚强大的力量,让我们的“双碳”工作更加有实效,让我们的家园建设的更加美好。

来源:澎湃新闻 记者:刁凡超


关于征集《2023-2024年度中国碳市场行业发展报告》参编单位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2024年1月,国务院公布《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和启动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标志着我国碳交易体系基本建立。截至2024年7月15日,全国碳市场碳配额累计成交量达4.65亿吨,累计成交额近270亿元,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累计成交量4.72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累计成交额70.92亿元人民币,这表示我国碳市场建设进展显著,发展影响持续扩大,未来在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发展的重大制度创新等方面将起到重要作用。


      为响应国家号召积极发挥行业协会作用,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联合上海碳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将共同编制《2023-2024年度中国碳市场行业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本报告旨在通过系统梳理和分析中国碳市场在2023-2024年的发展动态、市场结构、交易情况、政策环境等内容,专业评估市场运行效率与效果,为政府决策、企业运营及社会各界提供参考依据。


      为保证高质量完成《报告》的编制工作,并提高《报告》的社会参与度、实用性和影响力,现面向社会各界公开征集《报告》的参编单位。具体要求如下:

一、参与条件

(一)参与编辑单位应为依法经营,关注或参与碳市场相关领域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

(二)愿意为《报告》编制工作提供所需的数据、人力或费用支持,按要求完成《报告》编制小组委派的工作任务;

(三)参编截止时间:2024年9月30日。

二、权利义务

(一)联合编制《报告》,同时编制单位和单位相关负责人可以在报告中署名,并为编制单位和参编人颁发参编证书;

(二)参与编制单位在碳市场领域所取得优秀成果,优先列入《报告》成果内容;

(三)参与编制单位推荐参加“第四届碳中和博鳌大会”与主办方一起现场发布《报告》。

三、联系方式

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秘书处

附件:1.《2020-2022年度中国碳市场行业发展报告》

2.《2023-2024年度中国碳市场行业发展报告参编单位申请表》


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

2024年8月20日

往期回顾:

序言




往期报告查阅请联系秘书处

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会秘书处

电话:010-63839809

邮箱:cnc@cecaweb.org.cn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旭国际中心C座703室

联系人:

常务副秘书长张军涛13552070628(微信)

副秘书长王挺15210302808(微信)

陈军13911360850(会议活动及培训咨询)

张京良18618188220(会员及项目合作咨询)

柴玉文13521619697(零碳工厂创建及奖项咨询)

     免责声明: 本公众号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等公开资料,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参考、研究、交流或欣赏之用,并已表明出处。本公众号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妥善处理。

服务领域

认证评价

碳中和认证(区域、企业、产品、活动)

零碳工厂评价、产品碳足迹、零碳示范项目

绿色低碳产业相关评价、评定,碳中和奖项推荐评选

专业咨询

双碳规划方案及课题研究、地方碳达峰试点技术支撑

标准研制、双碳能力培训、碳市场(配额、CCER、VCS)

碳资产管理

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
从政策建议、从业规范、交流合作、能力培训及标准制定等多方面积极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工作,助推实现双碳目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