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断亲,其实是一次成人仪式

学术   2025-02-03 07:02   北京  
咨询微信ashes-18内测满意度100%

你好,春节过得如何?

我是徐瑾,今天聊聊春节喜乐祥和的另一面,不喜勿喷哈~

据说,第一批回家的儿女们,有的已经吵了几架后返程,更有人一开始就情愿蜗居在大城市出租房,也不愿意回家。所谓断亲,也就是不和亲戚来往,甚至成为部分年轻人甚至中年人的潮流。

不少批判这样的行为,我觉得要看具体情绪,如果与家人见面是极大的情感消耗,那么有时候真的相见真如不见。

有时候,选择断亲,是人选择自我成年的一种方式。小孩子到了两三岁,都免不了有极其强烈的自我意识,而到了二三十岁之后人生,有时候更需要学会对看似温暖实则束缚的母体说“不”。

新的一年,大家都希望平安喜乐,但是越是这个时候,越是情感能量最强的时候,往往亲近之人也有龃龉。不少外面看起来成功风光的朋友,私下说起来,都蛮无奈。
甚至,有数据表明,春节是家庭暴力的高峰,无论语言还是其他。自然,也是情感冲突最集中的时间。
不知道你的春节怎么样?徐瑾经济人听了看了很多故事,有时候觉得春节就是一次试炼,再次提醒我们:作为一个软阶层,成为一个心智健全的人至关重要。
所谓健全的成年人,涵盖多个层面,知识的完备、情感的成熟、理性的健全,缺一不可。
有句话说得其实有点道理,那就是成年人其实没有父母。里并非是说不尊重父母,而是指我们不应把诸多问题都归咎于原生家庭。父母年长之后,其实心智很难有大变化,改变我们比改变他们容易多了。

我们应当拥有成长性思维,毕竟成年之后,我们要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我理解他在这些事情上花费了不少精力。
有时候,当看到许多中老年人还在为家庭琐事纠纷以及个人久远往昔而痛苦时,有时候会深感沉重与难受,仿佛能触摸到生命那巨大的虚无感。
然而,倘若我们直面这种虚无,明白每个人都不过是生命的匆匆过客——父母于我们,我们于孩子,皆是如此。如此想来,我们便应当对自己的生命承担起应有的责任。
众所周知,所谓责任感或者所谓领导力,就是那个勇于承担责任的人。我深以为然。有些问题或许无法立刻解决,但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承担责任,无疑是正确的做法。
说句可能得罪人的话,我觉得大家常说的“回家”以及表面的祥和,这其实是一种中国式隐喻。
无论是看似开明的新式年轻父母,还是展现出父慈子孝的新式中产父母,亦或是传统的威权型父母、吸血型父母,尽管他们看似有诸多不同,但本质上,中国的家庭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个权力场,而且这种权力场的情感氛围极为浓烈。
在许多家庭中,吵架甚至成为了情感沟通的主要方式。可以说,春节对很多人而言,回到的是一个熟悉却又情感浓烈到极致的地方,除了沉默,便是争吵 。 
徐瑾经济人常常思考,我们这代人,甚至上一代人,在教育子女方面,其实并没有太多科学的方法。直至今日,科学养育子女的方法仍无定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沿用的依旧是父母、祖辈甚至曾祖辈的一些做法,这构成了我们育儿理念的底层逻辑,无论我们表面上如何追求新潮。正因如此,我们对于自由和尊重的理解,其实是相当困难的。
导演李安曾经说过,在任何关系中,最重要的是尊重,甚至爱并非最为关键。若是在年轻时,徐瑾经济人肯定不会激赏这话,那时我多半觉得爱才是至关重要的。但如今,我深刻认识到这句话的重要性,它适用于家庭、爱情,以及任何人际关系。
尊重意味着什么呢?
尊重就是承认自己与他人的不同,同时也尊重他人与自己的差异。这一点看似简单,实则在众多关系中常常被忽视。人们常常以各种名义,诸如爱、恨、欲望等,对他人的生活进行无孔不入的侵入和压榨。
这里,徐瑾经济人挺佩服一位徐瑾私塾学友的做法。他跟我说,他和自家小孩沟通时,首先会真诚地表扬孩子;其次,很多时候他会克制自己,不去随意评价孩子的事情。甚至为了避免评价,他很少主动询问孩子的事,都是等孩子主动和他聊起时,他才参与交流。
结果呢,他的孩子大学毕业后,反而主动和他分享了生活中的许多困境。
要知道,一般情况下,孩子大学毕业后与家庭的关系会逐渐疏远。反正他们家的情况是,孩子大学毕业后,与家庭的关系反而愈发紧密。因为孩子主动愿意交流,也认可父亲在一些事理上的看法,能够自我沉淀。


这点也给了徐瑾经济人很大的启发。他并非那种大家想象中想法独到、资源丰富之人,但他的孩子在同等能力背景下,取得的成果堪称最佳。至少从性格等各方面来看,孩子发展得相当出色,这无疑是个很棒的结果。
成年人应该如何面对原生家庭?新的一年,或许我们应当努力成为自己理想中的父母,与那些对我们来说重要的人相处时,始终保持尊重。
今年春节,徐瑾经济人去了次庙会。庙会上灯火辉煌,花灯绚丽多彩,传统的楼阁建筑古朴典雅,大家都沉浸在欢乐之中。在人潮中行走的那一刻,我着实有片刻感动。以往看仙侠剧,剧中人物总少了在灯会许愿的情节,觉得傻气又俗套。然而,当置身于现实中的这般场景,内心还是有那么几秒钟被触动。

春节是重大的仪式,我认为仪式感是必要的,但倘若为了它耗费过多心力,倒不如远离。
也正因此,越来越年轻人,开始断亲,宁愿在出租房刷短视频,也不愿意回家走亲戚。
在与原生家庭的关系上,绝对亲密与绝对仇视之间,存在着许多灰色地带。大多数原生家庭并非完美无缺,即便看似完美的中产家庭也不例外。孩子走向成年,父母注定要成为他们人生中的过客。
原生家庭如此,家乡甚至小共同体也是如此。
母体最大成功不是扼杀孩子的可能性,而是鼓励后代的四处繁茂,这就是李显龙所谓从落叶归根到落地生根。
我的心愿,希望新的一年,我们都能成为自己的父母,保持对他人的尊重。哪里能满足这点,哪里就是我们的家。

关于徐瑾:

青年学者,FT中文经济主编,读者微信xujin2023

写过十来本书,最新出版货币三部曲

徐瑾私塾是我的小圈子,第5年

内测满意度100%,咨询微信ashes-18
拍下有面试与审核,不通过原路退款

👇阅读原文报名


重要的是经济
和明白人一起学财经。徐瑾,知名青年学者,“货币三部曲”作者。加入徐瑾私塾,咨询助理ashes-18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