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阶前寻旧影,重归母校意千般。为筑感恩之心,扬燕理精神,燕京理工学院国际商学院特此开展以“重返母校”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走进母校向老师表达感恩之心,向学弟学妹们分享在大学生活中的成长和收获,传递温暖与关怀,让感恩之心在回访中延续,让青春之花在奉献中绽放。
这次线下回访母校,于我而言是一次成长的回望与感恩之旅。见到昔日的恩师,那份亲切与敬爱油然而生。我们留下了珍贵的合影,定格了这份跨越时光的师生情谊,它将成为我心中最宝贵的记忆之一。我感恩母校的培育,看到学弟学妹们奋斗的身影,不禁回想起过去,同样的地点、相似的身影。随后我向学弟学妹们分享了我的学习方法和心得,并给他们提出了一些报考建议,希望我的经验能为他们的高考提供一些帮助,助力学弟学妹为母校争光添彩。
当我重返高中校园,那些熟悉的景象如潮水般涌来,内心充满了无限的感慨。一踏入校门,那座熟悉的教学楼、操场,以及那条林荫小道,都勾起了我无数的回忆。与昔日的老师们重逢,他们亲切的问候和温暖的笑容,让我深刻地感受到师恩的难忘。我向学弟学妹们介绍了大学生活与高中阶段的不同:丰富的教学资源、藏书众多的图书馆以及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面对我的分享,他们眼中流露出的憧憬与向往,也让我意识到自己已经成长。这次重返母校,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带着对过去的感恩,在大学中继续努力,去创造更加精彩的青春篇章,不辜负那段难忘的高中时光。
回访母校,感慨万千。再次踏入熟悉的校园,回忆涌上心头。看到学弟学妹们充满朝气的脸庞,仿佛看到了曾经的自己。我与他们宣传国商学子的精神风貌,分享学习经验,希望能为他们的未来之路点亮一盏灯。我帮助高中老师收拾办公桌,并为老师送上祝福福袋。最后,我向学弟学妹们送出最诚挚的祝福,希望他们能够在高考中大放异彩,同时我也会带着母校的期望,在人生道路上继续前行。
再次踏入高中校园,熟悉的场景瞬间勾起往昔回忆。走进教室,看着学弟学妹们专注学习,仿佛看到看到曾经的自己,为梦想全力以赴。与昔日老师交谈,他们的关怀未变,教诲依旧如明灯。我向老师诉说了在学业上的压力、人际交往中的困惑以及对未来的迷茫,老师则耐心地倾听着我的诉说,用丰富的经验和深刻的见解,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的关键所在,为我拨开迷雾。此次重返母校,让我深刻感受到成长的蜕变。高中时,目标单纯,一心向学;大学则更自由多元,需自主探索。此刻明白,高中是基石,为大学的腾飞蓄力。往昔奋斗虽苦,却无比珍贵。它教会我坚持与拼搏,激励我在大学生活中继续奋进,勇敢追梦。
与昔日的老师重逢,更是让我倍感亲切。他们的谆谆教诲,依然回荡在耳边。老师们不仅传授给我们知识,更教会了我们如何做人、如何面对生活的挑战。他们的言传身教,让我深刻理解了责任与担当的重要性。此外,我还感受到了母校日新月异的变化。新的教学楼、先进的实验设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都让我眼前一亮。这些变化不仅提升了学校的教学质量,更为学生们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此次重返母校,我看到母校诸多的变化,进而让我对那段青葱岁月的珍爱之情愈发醇厚,也让我更加明白自己的使命和责任。我将带着这份感悟,继续前行,在未来的道路上不断追求卓越,为母校争光,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此次“重返母校”社会实践,是感恩之旅更是心灵洗礼。志愿者通过与学弟学妹们进行友好交流与经验分享,拓宽了学弟学妹们的视野,同时也让他们更加明晰了努力的方向,从而更有动力去追求自己的目标。志愿者们将传承着母校的感恩与温暖,继续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勇敢前行, 努力创造出更加辉煌的成就。
图文来源于团总支
编辑|数经2401 袁爱珍
文字|数财2402 李敬心 财管2403 赵婉莹
审核|戴红妹 金融2204 陈一凡
指导老师|张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