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兴业 近悦远来⑫丨产法协同,泸州提升每一杯白酒的含“法”量

政务   2024-12-15 12:07   四川  

冬日,细雨,站在半山腰,一幅沱江泼墨图跃然眼帘。满城的氤氲水汽,或许是风过泸州带酒香的成因之一。

12月13日,雾笼沱江的泸州城。@三生万物 摄



12月13日,由省委政法委主办、四川日报·川观智库法治研究院全程参与的四川“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提升年”主题采访活动走进泸州。

酒,是泸州人“酿造”幸福的必需品。近年来,泸州政法系统多措并举,努力提升每一杯白酒的含“法”量,泸州市产法协同示范区的打造是其中的重点举措之一。




泸州市产法协同示范区


“我们是从北京来的,泸州是我们在西部非省会城市开的第一家分所。”北京中银(泸州)律师事务所副主任曾玉梅提到,该所成立了白酒产业法治研究中心,举办酒城产法协同论坛,为泸州白酒产业链和白酒企业提供智库研究。

像中银(泸州)律师事务所这样实体运行的机构,在示范区还有11家。他们与38家政务机构一起,为市场主体提供全要素矛盾纠纷化解、全周期法治护航、全链条知识产权保护和全方位法治创新“四全”服务,成为曾玉梅眼中的“法治地标”。

“我们消费者最担心的,就是买到假酒。”泸州市公安局食药环侦支队支队长吴世忠一语指出白酒产业保护的重心所在。在示范区的打假办,18位同事里,只有他和几位小伙伴在,其余的都在打假路上。今年以来,他们已办理涉酒案件18起,其中单起最多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1.7亿余元。

打假力量中,还有一股力量来自泸州老窖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我们和泸州市各级行政和司法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共同会商研判、开展案件办理。”该中心副总经理徐焰告诉记者,其知识产权保护团队共有80余人,其中80%在全国各地出差,从前端打假和后端维权角度多手段维护企业知识产权和品牌声誉,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不过,随着制售假团伙日益狡猾、不断进化其手段,对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也提出新的挑战和要求。徐焰梳理道:“由于白酒行业具有高价值、快消品属性,当前造假模式已从集中造假转变为分散式、链条式、作坊式、家庭式造假,并由曾经的以产定销转变为如今以销定产。”

面对“进化”后的造假手段,徐焰团队会定期研讨商量对策。现在,示范区为这场“猫鼠游戏”又加入了新的力量。














































泸州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窗口工作人员正在通过电话答疑解惑。

“为全面加强名优白酒知识产权保护,我们联合公安机关推动知识产权保护‘双报制’工作。”在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市检察院检察官助理陈瑜君告诉记者,在打假办收到线索的时候,该院也同时收到有关材料,共同研判涉知识产权案件线索,及时采取措施。数据显示,2023年,该院共办理知识产权案件34件,其中涉酒案件28件,挽回经济损失2300余万元。


来源:川观新闻


锦官驿站
每天推送社会热点新闻、反邪教动态、健康养生、吃喝玩乐等资讯,还有抢不完的福利!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