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媒报道】破解零散地,阳春市青山村有个“168模式”

时事   2025-01-07 21:22   广东  


在阳春市松柏镇青山村,一场关于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深刻变革正在悄然发生。
64.6亩曾经零散撂荒的农田,如今已焕发出勃勃生机,成为阳江市供销社改革创新的一个缩影。
亩产高达1100公斤,农户每亩纯收入400多元,村集体经济增收超5000元,实现了粮食产量、农户和村集体三方共赢的局面,阳江市供销社党组书记、主任杨绿超说,之所以有如此好的成效,秘诀就在于“168模式”。
这到底是个啥模式,会有如此的魔力?带着诸多疑问,我们走进了这个小山村一探究竟。
破局之举:村里来了供销社


地处南海之滨的阳江,又称“鼍城”。“鼍”字看上去很复杂,但拆分后就是“两口田一口电”。
但这“一口田”条件并不好。阳江地处丘陵地带,地势起伏不平,这一特殊的地形地貌犹如一道天然屏障,给农业发展带来了诸多限制。
全市耕地面积162万亩,地块零散、碎片化现象极为突出,仿佛是一块被随意拼接的拼图,难以形成规模。在一些村落,农户的土地分散在各个角落,有的甚至相隔甚远,大型农机在这些狭小、分散的田块间难以施展拳脚,机械耕作难度极大。
青山村就是这样的典型村。全村约3000人,人均耕地只有约一亩,都是这种零散地。当地村民说,由于田块过小且分散,大型收割机转弯、掉头都成问题,很多时候只能依靠人工收割,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效率低下。

据青山村党委书记、主任严干介绍,由于种地收益低,村里青壮年劳动力纷纷选择外出务工,村里只剩下老人和儿童,大量零散地撂荒。
2024年6月,阳江市供销优禾农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下称“供销优禾公司”)来到了村里,一场围绕粮食全程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改革,在青山村悄然拉开帷幕,为这片丘陵地带的农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
说起供销优禾公司,其背景可不简单。它由广东天禾农资公司控股,是省、市、县供销社于2021年12月携手共建的企业。
自成立以来,供销优禾公司便致力于农业服务领域的精耕细作,不断积累经验,提升自身实力。目前,公司拥有和可调动植保无人机20架,其他作业农机50台,涵盖了耕种、收割等各个环节所需的机械设备,形成了一套完备的农机作业体系。凭借这些先进的农机装备,以及在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供销优禾公司的服务能力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在阳江地区逐步打响了供销农服的品牌,成为当地农业社会化服务领域的一支劲旅。
优禾在青山村所进行的,是一项名为粮食全程农业社会化服务试点。这项探索被寄予厚望,它能否成为一把精准的钥匙,破解撂荒地的困局?
释疑解惑:何为“168模式”?


优禾在青山村的试点,总结起来就是推行“168模式”。
“1个村委会流转土地”是基础环节。村委会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优势,将村里分散在农户手中的土地集中起来。
不过这一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据严干介绍,在村“两委”支持下,供销优禾公司工作人员挨家挨户走访,耐心讲解政策与好处,消除农户的顾虑,最终成功流转了64.6亩地。村民则安心地收取每亩400元的固定租金,无需再为土地的耕种与收成担忧。
“开展‘6 个统一’生产托管服务” 是核心举措。统一农资供应,供销优禾公司凭借自身资源整合优势,批量采购优质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既保证了农资质量,又降低了成本。
以化肥为例,通过集中采购,每吨价格相比农户单独购买降低了500元左右,让农户实实在在享受到实惠。
统一耕作标准,优禾制定了精细的耕作流程,从土地翻耕的深度、耙地的平整度到播种的间距等,都有明确规范。

统一病虫害防治,利用专业的植保无人机和技术人员,定期对农田进行病虫害监测,相较于以往农户各自防治,病虫害损失率不超过5%。
统一田间管理,安排经验丰富的农艺师深入田间,对农作物的生长全过程进行跟踪指导,及时调整田间的水分、养分供应等。
统一收获,在收获季节,调配充足的收割机械,按照农作物的最佳收获期有序收割,确保颗粒归仓。
统一销售,依托供销社的广阔销售渠道,将收获的粮食以合理的价格推向市场,解决了农户卖粮难的后顾之忧。
“村委会每年每亩收入80元”则是这一模式的活力源泉之一。严干说,村委会通过参与土地流转协调、监督生产托管服务等工作,获得了5000元的村集体经济收益。
通过这种 “公司全程托管 + 村集体整合资源 + 农户出租土地”的创新模式,土地实现了从零散破碎到连片规模化经营的华丽转身。
那些曾经被田埂分割得七零八落的小田块,如今规整成片,大型农机得以顺畅通行,作业效率大幅提升。农户不仅获得了稳定的租金收入,还因粮食产量和质量提升,在土地收益分红中分得一杯羹;村集体收入增加,有更多资金用于改善村庄环境、发展公共服务;农业托管组织凭借专业服务实现盈利,进一步壮大自身;订单农业则保障了农产品的销售出路,让整个产业链条稳定运转,各方携手共进,共同迈向农业发展的新征程。
成绩斐然:三方共赢丰收答卷


在供销优禾公司的精心打理下,青山村64.6亩农田重获新生,产量实现跃升。

晚造水稻实收数据显示,亩产高达1100斤,而周边同类田块同品种的亩产仅在800—900斤之间。相比之下,试点田块足足高出200斤左右。
增产的背后,是供销优禾公司一系列科学精细的管理举措。在土地整理环节,公司投入专业的耙田机,对田块进行多次均匀作业;在病虫害防治方面,公司组建了专业的虫情监测团队,一旦发现异常,立即启动科学用药程序;施肥环节同样精益求精,公司依据土壤肥力检测结果,选用水稻专用控释肥,为高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曾经在传统耕种模式下辛勤劳作一年,每亩水稻种植不计人工成本有200元左右的收入。然而,随着粮食全程社会化服务的春风吹进青山村,村民每亩田的收入达到了400多元,实现了翻倍增长,这一变化如同冬日里的暖阳,温暖了村民的心。
村民严成东说,以前既要担心天灾影响收成,又要操心农产品的销售,一年到头忙得心力交瘁,收益却不尽如人意。现在,只需将土地出租,就能稳稳地拿到一笔租金,心里踏实多了。同时,也节省了大量的种植成本,包括种子、化肥、农药的采购费用,以及农机租赁、人工劳作等开支。自己还可以去工厂打工或做点小生意,售卖自家种植的农产品或手工艺品,增加了不少收入。
同样满意的还有村“两委”干部,虽然试点期间只有5000元的村集体经济收入,但村里却用这笔钱干了不少事。
村里新建了灌溉设施,清澈的水流源源不断地滋润着农田,解决了农田灌溉的难题,让农作物茁壮成长;增设了公共垃圾桶,定期安排专人清理,村庄的环境卫生得到了极大改善。村里还邀请农业专家前来授课,为村民传授最新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
如今的青山村,在村集体收入增加的带动下,正向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大步迈进,一幅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在这片土地上徐徐展开。
复制推广:“盆景”蝶“风景”


青山村的成功,是阳江破解田地碎片化瓶颈的有益探索。
来自阳江市供销社的田野调查显示,阳江农户田埂权属意识根深蒂固。在一些村落,农户为了维护自家田埂的边界,甚至不惜耗费人力物力进行反复修整,而对于参与土地流转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他们往往心存顾虑,担心失去土地权益,导致土地流转意愿较低。

青山村的成功,恰恰在于打破了这一僵局。“村委会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优势,成功将小农户的田地集中流转。不仅让农户从每亩田中获得了稳定且更高的收益,还为村集体经济带来了显著增收。”杨绿超说,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经济效益,让周边村庄的农户和村集体看到了希望,纷纷对青山模式产生了浓厚兴趣,为在阳江地区复制推广该模式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杨绿超说,阳江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力量虽有一定基础,但长期以来存在着服务能力分散、不均衡的问题。一些大户购买了少量农机,仅能在农忙时节满足自身需求之余,为周边少数农户提供如插秧、收割等单环节服务,难以形成规模化、专业化的服务体系;少量农服企业虽有机具,但数量普遍不足,且分布零散,无法满足广大农户的多样化需求。
在这种背景下,供销优禾公司作为国有专业农服企业,在青山村试点中充分展现了其整合资源的优势。公司依托自身的组织协调能力,能够就近调动作业力量,将分散在各地的农机、人力等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在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时期,公司迅速调配周边区域的植保无人机,组成 “空中战队”,对试点田块进行统一高效的防治作业,确保病虫害得到及时控制,避免了农户因各自防治不及时而造成的损失。
阳江市供销社及旗下的农服公司经过多年的发展与布局,已初步构建起了覆盖全市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网络。从区域布局来看,在江城区(含海陵区、滨海新区)、阳春市、阳西等地均成立了农服公司,形成了多点开花的局面,能够深入到各个区域的农村基层,贴近农户需求,提供及时、便捷的服务。
对于未来,杨绿超说,阳江市供销社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将粮食全程社会化服务逐步推广至全市更多适宜的乡村地区。
“通过不断积累经验,优化服务流程,让更多的农户和村集体受益于这一创新模式,真正让青山村‘168模式’实现从 ‘盆景’到 ‘风景’的华丽转变。”杨绿超信心满满的表示。


推荐阅读


拉满奋斗“进度条”!阳春各企业年末“冲刺”  忙生产赶订单
征集令



来源:南方日报、南方+

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

“美丽阳春APP”

▼ ▼ ▼ 


阳春融媒
阳春市主流媒体,权威发布,推送本地时政、经济、社会、民生新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