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意难平!诺贝尔文学奖错失这6位大师,是诺奖的损失!

文化   2024-09-10 06:02   河南  

哪怕是大名鼎鼎的诺贝尔文学奖,也有看走眼的时候!

本期书单关键词:大师书单,6位公认被诺奖遗漏的文坛大师,以及他们的代表作!

1《列夫托尔斯泰文集》

诺贝尔文学奖的一大遗憾,就是没能把第一届奖颁给托翁!

托翁作品的影响力,不用书单狗再赘述,

单就一套《战争与和平》,就足以让托翁站在文学成就之巅。

《战争与和平》是列夫托尔斯泰以1812年的俄法战争为背景,写的关于反战题材的史诗级巨著。

这场著名的俄法战争,也被俄国人骄傲地称为“卫国战争”。

半个世纪以后,托老历时六年时间,写下皇皇百万字的巨著《战争与和平》,被盛赞为“世界文学中最伟大的作品”。

在时代风云的诡谲变幻中,国家的前途命运与个人的生死存亡息息相关。

影响历史进程的,不仅仅是英雄们,还有无数个面容模糊、不知姓名的普通人民。

2《卡夫卡全集》

卡夫卡,现代文学无论如何也绕不开的名字。

但卡夫卡没有得过诺贝尔文学奖,只是因为卡夫卡只是一名保险员。

或许是因为卡夫卡出身基层的原因,卡夫卡的作品才呈现出一种独特的荒谬感。

卡夫卡,总能穿越时代,洞见当下年轻人的精神困境。

比如,《城堡》全书几乎不提孤独,却把普通人追逐理想时心底的孤独写得深入骨髓。

主角是一名测绘员,他信心满满地按照领导的指示去城堡上任。

可是城堡周围的村民却对他充满敌意,守卫也把他拦在外面。

梦中的城堡近在咫尺,孤立无援的他却怎么也进不去。

一直进不去城堡的主角,就像每个在理想和现实之间挣扎的你我。

追逐理想,意味着走向边缘,寻求自我存在价值。

妥协现实,意味着融入人群,拥有更稳定的生活。

我们很多普通人真正想要的人生,总被现实拒之门外,即便拼尽全力,也得不到想要的结果。

3《鲁迅全集》

当年,鲁迅被推荐成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的时候,鲁迅却自谦地回了一封信,说自己实在担不起。

那时的鲁迅先生,认为自己的小说只写出了中国人自己的劣根与苦难,远远够不上是世界水准的作品。

鲁迅先生,是每一个中国人都熟悉的作家!

穿越时代重温鲁迅先生的文字,才发现鲁迅先生的文章看似字字诛心、句句刺骨,其实是在以笔为剑、以血度人,是他忧心于大时代的大悲悯。

通常寥寥几句,简短如诗,却永远能够直戳本质,让人一下看透人性与世事。

尽管如今已是盛世,历史的车轮已经走过。

但闲暇时,如果读一读鲁迅,尝一尝人性深处的酸涩辛辣,品一品阴暗社会的冷漠冰凉,未尝不是一次精神洗礼。

4《博尔赫斯全集》

博尔赫斯生前当了十几次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但至死都没能获得诺奖的认可!

不过,一个诺贝尔文学奖却一点也撼动不了博尔赫斯在文坛的地位!

比如博尔赫斯蜚声全球的代表作《小径分岔的花园》,薄薄的99页小册子,竟然塞进了七个短篇小说。

但书中所包含的故事信息量,丝毫不逊色于那些几百万字的鸿篇巨作。

比如同名故事《小径分岔的花园》,剥去了推理小说的外衣后,其实呈现给我们的却是一个“平行宇宙” 。

刘慈欣用百万字写三体,告诉我们宇宙是什么,时间是什么,博尔赫斯用几百字就做到了。

当我们如醉如痴地读完这个故事后,又如梦初醒般惊觉它背后最高深的概念。

博尔赫斯不仅把人类的思考推向了极限,连讲故事的功底也鲜有人及。

5《米兰·昆德拉作品集


诺贝尔文学奖年年都有,而米兰·昆德拉却只有一个。

这位近百年来全世界最有影响力的文学大师,他的作品几乎畅销世界上所有国家,代表作《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在文坛的地位更是有目共睹。
在书中,他用一个小小的三角恋故事,直接戳中了这一代人所共同面临的精神危机。

主人公托马斯的放荡行为,与人们的道德观相悖,以及内容太过负面,不被当时的社会所接受。

而这些正是米兰·昆德拉真正要揭开的,我们所追求的生命价值,其实毫无意义。

其实,米兰·昆德拉绝不悲观,生命的价值不在追求,也不在选择,而在于当下的每个瞬间。

把握好人生中的每一分每一秒,就是把握生命最好的方式。

6《陀思妥耶夫斯基全集》

一直以来,俄罗斯文学始终难以融入欧美文学的圈子,纵然是“陀神”陀思妥耶夫斯基,也难以避免。

在豆瓣读书网站上,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白痴》《地下室手记》《被伤害与侮辱的人们》《白夜》《鬼》《死屋手记》等等,每一部的评分都在9.0以上。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可以说是人类的财富,他总能挖出最隐秘、最深处的人性。

就连鲁迅先生都盛赞说:“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人类灵魂的伟大审问者!”

比如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号称人类文学的天花板,更是俄罗斯文学无法逾越的高山之一。

在《罪与罚》中,主角拉斯柯尔尼科夫为了实现自己脑海中“虚无缥缈”的崇高目标,杀死放高利贷的房东老太婆和她无辜的妹妹

他希望用房东的财富开创自己的事业,并且坚信自己这样做就是在替天行道,自认为是为社会铲除恶疾毒瘤。

其实在现实中,很多人逃过了法律的制裁,躲过了道德的谴责,但是始终却在自己良知的鞭笞下,良心难安、无法自愈。

这或许就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所说的自我的审判,罪与罚的结局。

大师书单电子书下载链接,点击文章末尾左下方阅读原文自动跳转。
(特别声明:所有电子书资源均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chui-770删除)

小书呆读书纪
海量电子书免费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