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外婆,从不内耗》,治愈无数人

文摘   2024-09-06 06:30   陕西  

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筱拉读书

月初,微信读书在《2024过半,有哪些新书值得一读?》中,精选了15本上半年备受书友们关注的新书,第2本就是《我的外婆,从不内耗》。

这本书在微信读书上推荐值为88.2%,“好评如潮”。

作者理微尘,是应用心理硕士、分析心理学博士,也是心理咨询师、报社专栏作者。

她说,在她的成长过程中,外婆的言传身教,治好了她所有的焦虑和拧巴。

外婆成长在一个清朝起就由女性当家的经商家族,而且被作为家族主理人培养,同学是四大家族的小姐们。

外婆一生“特立独行”,选择学音乐,不顾“门当户对”,嫁给家道中落的外公,跟随外公离开上海到外地工作。

七十多岁,一个人出国旅居。

八十多岁,帮助钟点工阿姨打官司解决家暴。

一直到生命最后,也不忘精心打扮自己。

总的来说,外婆就是一位思想独立、充满智慧的优雅女性。

作者通过回忆,将外婆的一些小故事分享出来。

读着这些小故事,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从中收获启发,甚至得到警醒。



01
允许自己自私,也接纳他人自利

孔融让梨,在我们的观念里一直是不折不扣的美德。

尤其很多女性,在家庭关系中,上要谦让父母公婆,中要以配偶为先,下要将就孩子。

而外婆认为: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人和你的利益是完全一致的。就算是父母,也做不到全心全意。因此,任何人的话都要想一想,他们能从这个结果中获得什么,你能获得什么,权衡一下你更看重什么,再做出自己的决定。以后无论出现什么情况,都能说‘这是我自己的选择,无论结果如何,我都接受’。”

所以,她既能坦然于自己的“自私”,也理解别人的“自利”。

比如,外婆带作者和作者表弟去外面吃饭。

因为每个人,想吃的口味不一样,有时候他们会转场吃三个不同的店。

外婆不会让孩子们陪她吃她喜欢的,也不会放弃自己的喜好,将就着和孩子一起吃。

一次外婆想去吃淮扬菜,作者和表弟两个人想吃肯德基,就去点了自己喜欢的套餐。

外婆看表弟吃得香,突然馋起了他套餐里的鸡腿。

表弟却直接护食,说让外婆想吃自己去买一个,分给她自己就吃不饱了。

外婆笑笑,真的给自己重新买了一份。

作者说,如果敢跟自己爸说这样的话,立刻就会有一堆“不知感恩、不孝”的帽子扣过来。

其实,我们也可以想象得到,这种情况下,很多家长都会和作者爸爸一样的反应,就算不说,至少心里面也会有一点受伤的感觉。

而外婆,没有把小孩的不分享当回事,更没有给孩子来个“道德绑架”或强迫孩子分享,自己点了一份,开开心地和两个小孩子一起吃。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将就和忍耐,能够换来更为和谐的人际关系。

其实,像外婆这样不强迫他人来将就自己,也不委屈自己去迎合别人,更能让自己轻松愉快,别人也乐得自在。

所以,今后当你觉得在委屈自己,成全别人的时候,不妨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如此,才能维持良性的人际关系。


02
 勇于维护自己的利益,做个“不好惹”的人

外婆身材瘦小,但气场十足,是别人不敢怠慢的角色。

因为外婆十分注意自己的形象,平时与人交往也总是大大方方,不容易被人看轻。

遇到事情,需要维护自己的利益时,更是有勇有谋。

外婆在学校工作时,曾经被校长克扣工资。

她四处写信申诉,甚至反映到国务院,还收到了国务院的回信,支持她维权。

可见外婆是敢于硬刚的人,但她并非一味“头铁”,而是会根据不同的情形,采取不同的方式。

比如,面对不讲理的人,外婆也会不顾“面子”耍耍“无赖”。

作者小时候有一次和外婆一起坐公交车,遇到一个看起来就很凶悍的老人,认为外婆没有60岁,应该要给他让座。

外婆一开始没有理睬他,可那人居然动手拉扯推搡。

她也不动气,笑眯眯地告诉人家:“不好意思啊,我怀孕了!”

对方瞬间败下阵来。

这里不得不对外婆,奉上一个大写的“服”字啊。

就算对方心里觉得,她这个年纪,不可能怀孕,也是一句质疑的话也说不出来呀,因为对方自己说她年轻,不是老年人啊。

后来,作者问外婆,怎么不直接拿出老年证证明自己的年龄。

外婆说,就算车上有壮年男子坐在老弱病残孕专座上,也非要让她来让座,无非就是觉得壮年男子不好惹,而她看起来瘦弱好欺负,所以即使她拿出老年证,对方还是会各种胡搅蛮缠。

是啊,“秀才遇到兵,有理讲不清。”

这种情况,我们就直接放弃讲道理,“放下身段”,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好了。

简单、直接、有效。

我们受的教育,往往是,小事情能让就让了,影响不大,不用斤斤计较。

爱默生说:“你的善良必须有点锋芒。”

人性里面都有“欺软怕硬”的一面,没有谁会愿意轻易去碰“硬茬”,招惹一个不好惹的人。

在一些小事上,让别人知道我们的原则,不仅可以让我们不必心情不爽,还能让别人知道,我们是原则和底线的人。

这样,自然就会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屏蔽掉了。


03
坚守立场,明辨是非

书中,外婆有一次回上海探亲,住在妹妹家,也就是作者的姨婆家,发现隔壁邻居老是打小孩。

她先是去敲门规劝,让他们不要打孩子。

后面发现,劝说根本就没用,而且了解到这家邻居打小孩是常态,有时下手还挺重。

外婆就直接跑到居委会、区里去反映这个情况,导致邻居被找上门谈话。

后来姨婆电话说,因为外婆管闲事,导致邻居和她家关系变差,给她们造成了麻烦。

我相信外婆,当时也预料到自己的干预会给妹妹一家造成一些影响,所以她事先都没有知会妹妹一声。

但是这种影响,以及妹妹对她的埋怨,和一个小孩子被长期殴打,相比较,在她看来,并不重要。

这就是她判断后得出的结论,也是她自己的立场。

所以,她两害相权取其轻,先解决大是大非问题,再欣然接受妹妹的埋怨。

面对冲突,我们总会想着面面俱到,照顾好各方的情绪和利益。

其实,冲突本身就意味着大家目标不一致,都要实现,本就是一种贪心。

所以,我们得学会做出判断,找到自己的立场,避免无意间陷入“既要又要还要”的状态。

这样才能做到果断坚定,而不是瞻前顾后,犹豫不决。

在生活中,怎样才能做到收放自如,维护好自己的利益,做自己想做的事,拥有轻松和谐的人际关系呢?

特别认同书中外婆说的一句话:

“要具备思考和判断能力,明白自己的核心诉求是什么,与他人的边界在哪里,这样才能做到求同存异。”

所以,还是那句老话,我们需要不断成长,提升认知。

点个“在看”与家人朋友分享,在成长之路上携手前行吧。


点击下方名片


关注筱拉读书

作者简介:筱拉,2022年12月以来,每日读书2小时左右。我们一起,读万卷书,行脚下路,持续精进,不断成长!


图源网络,侵删。

闲庭听雨
诗词、散文赏析及阅读;娱乐、休闲;清茶共闲庭听雨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