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小西一起
去骆家庄创业街区
逛吃逛吃吧~
明代诗人陈䞇著有《遇故人庄》一诗,其中的“故人庄”,便是陆氏三凤隐居的河渚名村——骆家庄。骆家庄位于杭州西郊沿山河北,处在繁华的杭州城西商住区中心地段,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住了一片传承水乡民俗的文化空间。
骆家庄创业街区西起文一西路紫荆花路口,东至东海名仕家园,这条四百余米的街区位于西湖区文新街道骆家庄社区西苑一区与二区沿街,是骆家庄的“人气中心”,容纳了80家服装店、电影院、农产品店、卫生服务中心等各色商铺。
各地美食汇聚 / MEILIXIHU
城市烟火抚慰思乡之情
骆家庄创业街区聚集了63家餐饮店,汇聚了来自天南海北的各地美味,吸引着来自五湖四海的食客,是附近年轻人的“大厨房”。这些地方美食,抚慰着来杭州逐梦年轻人思乡的脾胃。
“我们主打的是骆家庄本地菜,白斩鸡、卤大肠、鱼圆、东坡肉最受欢迎。”位于创业街区最末端的骆家庄土菜馆已经开了17年,老板章国华近期正在研究更吸引青年群体的菜品,“骆家庄这里小青年多,还有很多做自媒体探店的博主也喜欢来我们这里吃饭,就想着开发一些更符合他们口味的、更营养的菜品。”
7天免费居住 / MEILIXIHU
暖心政策助力青春梦想
23岁的李想刚结束在“青荷驿站”7天的居住生活,就在驿站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在骆家庄租好了房子。今年刚毕业的李想得知杭州市青荷驿站项目后,抱着试一试的心态选择了骆家庄。“驿站的工作人员特别耐心体贴,让我很感动,这里年轻人很多,很有青春气息。”
原来,在2023年,骆家庄社区率先推出并打造“青年来杭第一站”,将距离创业街区不到200米的骆家庄西苑一区141号整栋改造成了“青荷驿站”,为像李想这样刚到杭州、符合相关条件的青年提供7天免费住宿。
“90后”小伙谭炜也是“青荷驿站”的受益者,今年初,谭炜从广西来到杭州,“青荷驿站”给他找工作提供了一个缓冲。在驿站工作人员的帮助下,谭炜不仅顺利在骆家庄西苑二区安了家,还成了一名外卖小哥。
“在附近商圈配送队长黄晓琴的带教下,我开始了自己的‘外卖小哥’生涯。在骆家庄,吃住都很适应,还认识了很多和我一样在外打拼的年轻人。”谭炜说。
在李想、谭炜眼里,骆家庄创业街是条很接地气的街道,傍晚时候人来人往,极具烟火气息。“很多餐馆都量大管饱、价格优惠,有妈妈的味道,很适合我们这种初来乍到的年轻人。”
暖心人文关怀 / MEILIXIHU
焕新改造点燃创业火花
2016年,杭州市提出对246个城中村进行改造,骆家庄正是在这场综合整治中蜕变重生的。原本星罗棋布散落在小区内部的“土菜馆”进驻了文一西路沿线的创业街。崭新的店铺、便捷的交通、密集的流量吸引了许多带着创业梦前来的新骆家庄人,“传家”餐馆的创始人缪敦芬就是其中一员。
十来岁就外出打拼的缪敦芬时常会在遇到挫折时想起家乡衢州,他兜兜转转偶遇了骆家庄,又在这条街上实现了梦想。“我希望‘传家’能给像自己一样在异乡打拼的人一个歇脚的地方,希望大家来这里吃饭时就像回了老家一样轻松自在。”
缪敦芬还记得,“传家”正式开业的那一天,村里一位老者带着舞龙队为他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后来我才知道舞龙队都是老年协会的成员,在这之前只为骆家庄村里的活动演出,我是第一个例外,觉得得到了认可。”来到骆家庄后,缪敦芬才觉得自己真正在杭州有了家、扎了根。
每天早上6点钟,住在附近的爷爷奶奶们会拿着自家的饭盒打包刚出炉的大包子和麦香饼,而店里可能还有几桌前一天晚上吃夜宵聊了一个通宵的食客。在缪敦芬看来,这七八年间整条街最大的变化在于,以前做夜宵的店少,一入夜整条街只有他们一家“深夜食堂”还亮着灯,像打着灯笼的守夜人,而如今街上很多店都做起了夜宵生意。
“不少老顾客已经习惯了‘传家’24小时都开着,有些人搬走后还会开车专程赶来吃饭。”缪敦芬说,尤其是每年春节期间,一天能接到上百个电话问他什么时候营业,“大家对‘传家’的喜爱,也是‘传家’一直开在这里的原因,我觉得这是一种需要肩负起来的社会责任,我应该回应大家的期待。”
“烟火味”“青春味”“人情味”
这“三味”是每一位正在或曾经
在骆家庄落脚的人
提到的最多的感受
早餐店、理发店、洗衣房、电脑维修店、便民超市……如今的骆家庄创业街区,就像一个设施完备、便捷舒适的微型社会,这个兼具城与村特质的区域,承托起了一代又一代人走出象牙塔的第一站。
骆家庄创业街区,不仅是骆家庄社区打造新老居民共享“熟人社会”的成功试验,也是文新街道变迁的重要象征,在一代代新老居民的交融中,文新故事也重新书写。
编辑 | 一聪
供稿丨文新街道
转载请注明“美丽西湖”
由于微信修改了推送规则
没有经常点“在看”的小伙伴们
可能无法及时收到我们的推送哦
看完后别忘记在文末点下“赞”“在看”
记得将“美丽西湖”加为星标
不容易错过西湖的权威信息发布
喜欢就把文章分享到朋友圈吧
精选推荐
你的分享、点赞、在看
我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