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工程是治理、开发和保护长江的关键性骨干工程,为保障长江防洪安全、供水安全、航运安全、能源安全、生态安全筑牢了坚固屏障,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一个标志、三个典范”的高度评价。
在三峡工程开工建设30周年来临之际,三峡小微推出“国之重器 民之三峡”专栏,以新发展理念为观察视角,在不同时代背景下走近三峡工程,展示以三峡工程为代表的国之重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担当新作为新成效。
站在三峡工程开工建设30周年的时间点上,我们回顾其建设历程,试图寻找问题的答案:为何创新是三峡工程的基因?创新,又将引三峡工程走向何方?
在历史航道中锚定目标
上海香山路7号,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楼阁精巧、草木葱郁。在这里,1922年出版的《建国方略》以逾10万字的体量,在国似散沙的年代,勾勒出一幅大港大坝星罗棋布,铁路矿产交相辉映的强国蓝图。图纸铺展,“改良此上游一段,当以水闸堰其水,使舟得溯流以行,而又可资其水力”的三峡梦栩栩如生。
从一定意义上讲,治水即治国。回顾五千年中华治水史,从郑国渠到都江堰,从红旗渠到丹江口,疏浚河道、筑坝蓄水、引渠灌溉的水利工程尽管各有创新,但多偏于利用河流单一功能开发。而三峡工程兼顾防洪、生态、航运、能源等多重效益,可谓水利工程创新的集大成者。
为何举国跨越世纪,求此集大成者?
我们带着这一问题翻开中国地理版图,长江上游径流丰沛,约百万平方公里江流裹挟滚滚水势入三峡,却只能靠数十余米的落差向东上千公里入海。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江汉平原蓄洪能力有限,加固堤岸又造出头顶“悬河”。湖广熟、天下足的另一面,1500万人口和2300万亩良田土地千百年来饱受水患之苦。
洪水频频来袭,“纵横千里,一片汪洋”的困境何时可解?沿江数省每年几十万人护堤的脚步何时可停?
1953年2月,毛泽东同志乘“长江”号军舰从武汉去南京途中,听取林一山关于长江防洪的两种设想方案的汇报。之后,毛泽东说:“为什么不在这个总口子上卡起来,毕其功于一役,就先修那个三峡水库怎样?”
在市场潮涌中主动作为
1992年4月3日,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决议》。
新华社报道记录了这样一幕:“掌声里,许多人流下了激动的泪水。掌声里,人们知道,在共和国年轻的历程里,她的最高权力机关专门对某项建设工程作出决策,这是第一次。它意味着一个中国人做了70年的梦会在不远的将来成为现实……”
改革开放带来思想的解放、行动的破冰,催生出三峡工程体制机制、管理模式等领域创新,以诸多“三峡之制”创新,丰富着我国“工程之治”的实践与理论——
“四制”建立,明确责任主体。制度的设计必须适应时代的变化,跟上时代的脚步。可怎样适应,怎样跟上?
1993年1月,国务院成立了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代表国家层面对三峡工程建设的重大问题进行决策和宏观调控。1993年9月,国务院批准成立三峡总公司,确定以市场化原则组织工程建设运营。这种模式理顺了“政府规范管理、企业独立运营、市场配置资源”的关系,形成了我国重大公共工程建设管理体制新模式。
三峡工程开工伊始,采用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标承包制、工程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等四大管理机制,开启我国现代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新篇章,更为我国工程建设管理制度改革投下“问路之石”。此后,建筑法、合同法、招投标法等法律法规相继颁布,“四制”在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中的法治标准进一步清晰,全国性工程建设市场加速形成。
“三期”为阶,创新投融资模式。面对三峡工程这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投资项目,不少专家学者顾虑“国力难济”。而在时任三峡总公司总经理的李永安看来,三峡工程建设正是改变单一国家投资格局,探索实现大型公共项目建设与资本市场相结合的一个重要契机。
以三峡工程三个建设周期为阶,融资各有创新。大江截流前,建设风险大、融资需求高,国家注资、政策性银行贷款解决起步难题;大江截流后,工程风险大幅度降低,加大市场融资份额、优化融资结构;首批机组投产发电后,工程综合效益逐渐凸显,以股权融资通道和资本运作为载体,开辟多元融资渠道。
立治有体,完善管理标准。三峡工程预算管理、效率管理、质量管理相互交织,只有立治有体、施治有序,才能提升巨型工程驾驭能力。
确立“静态控制,动态管理;总量控制,合理调整”的投资管理模式,有效控制投资概算、提升投资效果;首创“零质量缺陷”和“零安全事故”的“双零”管理理念,建立施工单位自检、监理单位总体把关、业主项目部直接监督、质量总监专项负责的四级质量管理组织机构,有力保障了工程建设质量;研发支持设计、承包商、监理和业主协同工作,实现全过程信息控制与管理的三峡工程管理信息系统(TGPMS),建立起135项三峡工程质量和技术标准,有力促进了三峡工程建设迈向世界一流水平。
在闯滩越礁中稳舵远行
1996年秋天,一条公路自三峡坝区贯穿而出,逢山凿洞、遇水架桥,古老的西陵峡中堡岛连入时代发展“快车道”。
路,是一个特别的意象,既意味方向,也意味方法。
沿着这条路,多少技术图纸、标准方案积微成著,多少机组部件、水泥原料垒土成山。建设者克服三期导流、变水头机组、复杂坝体等世界级难题,以100多项世界纪录、934项发明专利的知识成果,建成世界最大水利枢纽工程,世界最大船闸,世界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高升船机,世界规模最大、技术最复杂的交直流混合输电系统,拓展了世界水电坐标系的发展轴向和创新尺度。
面对这一复杂难题,科研人员整合外部现存知识或技术,将水力学、岩土力学、金属结构、环境科学等多学科结合,开展安全技术措施、模型试验、测绘监测、施工管理信息等一系列研究攻关。建设者创造性采用“预平抛垫底、上游单戗立堵、双向进占、下游尾随进占”的施工方案,解决了深水截流技术难题;截流期采用水文测报高新技术,以水文信息以及自主开发的大江截流三维模型,为扩大分流等提供技术支持;通过信息跟踪、动态决策,不断强化施工组织和管理;将工程实践深化为理论,研究深水截流堤头坍塌缘由与机理,首次提出了深水截流困难程度新概念、新问题。
这背后,中国工程院院士、三峡水利枢纽工程设计总工程师郑守仁凝聚专业技术人员合力攻关;实验室内,大量水力学模型试验、数值计算和机理分析反复测算;工程现场,建设各方充分交流,技术讨论会随时开讲,水利专家帮忙出点子……集成创新模式,也从长江走向金沙江四座梯级电站,走向海上风电建设场,在江海舞台接续上演。
创造平台,定向创新。三峡大坝右岸,北方重汽公司为三峡工程量身定制的“TEREX LDC-6型侧卸式混凝土运输车”,各项技术性能指标国际领先,此后在诸多水利与矿山工地应用;三峡电站内,鞍钢技术中心和新轧钢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组成的项目组,以超常规创新推动三峡蜗壳用钢板研制,为中国水电钢板600、800、1000兆帕“三级跳”实现漂亮的“第一跃”。
定制化场景下,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创新主体坚持定向攻关、定制创新、定位突破,一批“三峡首创”技术实现“弯道超车”。
目前,全球已建、在建的127台70万千瓦以上的水轮发电机组中,三峡集团管理86台,一项项三峡技术与标准通过产业链延伸,以“科学-技术-工程-产业”的模式循环发展,促进了世界水电机组的共同进步。
“三峡集团通过联合攻关、标准制定、协同研发,引领中国水电全产业链实现了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使我国水电装备制造技术跨入世界领先地位。”回顾水电机组国产化历程,中国工程院院士、三峡集团原总工程师张超然这样说。
不仅仅是水电机组,从北京大兴机场、昆明长水国际机场到广州亚运会场馆,由三峡工程自主研发的信息管理系统TGPMS支撑工程管理;从北京延庆高山滑雪中心到上海市天文馆,三峡集团所属三峡上海院以BIM技术助力智能建造……今天的三峡创新基因,已然超越水电,镌刻在智能交通、场馆建设、运动科技等诸多领域中。
来源 | 三峡小微
作者 | 王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