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河红》系列之三|会讲茶故事的刘军

文摘   2024-07-31 23:13   江西  

编者按:为了了解铅山河红茶的历史文化,了解铅山一批河红制茶人创业感人故事,上饶市三清女子文学研究会开展《发现河红》系列采访活动,采访近几年铅山一批为了河红茶的发展而努力奋斗的人,深入他们创业的茶山茶厂、店铺商铺,近距离感受他们的茶韵茶品人品,感悟他们平凡的茶人生,茶艰辛,茶智慧,茶丰收,茶喜悦茶发现。用我们的笔去写他们的茶之美。

       欢迎广大朋友提供茶人创业故事线索。(联系电话:13870391570)



Hehong tea

茶故事


Hehong tea

会讲茶故事的刘军




刘军,连任两届铅山县政协委员,铅山民间文艺家协会、铅山收藏家协会副主席。
原本是周六上午去见刘军的,因缘际会,拖到傍晚5-7点,硬是一起共进晚餐,多听刘军讲了几个铅山历史文化故事。
刘军说自己以前没认真读过几年书,后来也当过老板,轰轰烈烈干过事业,也破产过,见过高山平湖也见过低矮野草,所以,淡泊名利,挖掘铅山历史文化。
刘军喜欢收古董,喜欢修复文物,研究茶文化和茶历史。经常接触这些文物,然后做这些研发,做一些文化版块的梳理,那么茶肯定是绕不过去的,纸也是绕不过去,他是先研究纸后研究茶。为纸写了一篇文章叫《国之瑰宝——铅山连四纸》。

刘军从事铅山地方文化研究有20多年了。与茶有关的,有三个新发现,也是三点新感悟,他认为颇值得一提。
一是:  一杯茶成就了美国独立。
以下是刘军在2016年1月15日至17日第四届“万里茶道中蒙俄市长峰会”上的用稿节选。 
茶之扩散,在世界各地形成不同饮用流派,如俄罗斯茶饮、日本茶道、蒙古马奶茶等等。茶品于明中叶传至大英帝国,迅速风靡全国,形成英式红茶文化。茶叶贸易的高额利润,致使英国通过东印度公司大肆收购武夷山等地茶叶,并对北美殖民地大量倾销,导致当地茶叶贸易产生利益冲突,引发著名的波士顿倾茶事件,成为美国独立战争的导火索。中国茶在岁月积淀中衍生成独特的文化体系,成为特殊的外交使者,对世界产生深远的影响。

其二,铅山河红茶整个产业古代一直很兴旺,特别是清商代时期,它后来为什么衰落地无人问津?刘军得出一个结论:跟第二次国内土地革命有重大关系,1927-1937十年,几次反围剿反反复复地打。这个过程里有个现象,铅山的茶企跟纸行业两大产业吸纳大量的外来人口,这些外来人口在国民党政府来说是属于不安定的因素。因为这些人随时可能被叫去参加红军闹革命,会揭竿而起。于是国民党在经济领域做了重大调整——拔了大量银元,支持大量人口去产业转移,受益的是安徽祁门红,而对以武夷山为中心大概六十华里为半径的区域,国民党进行了封杀。山区全面的经济封锁,连盐都吃不到。那是一次最彻底的对铅山茶、纸两大产业最重大的摧毁。所以,到今天,人家祁门红茶做得更熟,爱喝茶的人品鉴对比后觉得祁门红口感略胜,原因是铅山茶产业在彼时的衰落...... 到90年代2000年铅山茶企才逐渐开始恢复。
其三,开山时祭茶神,谁是茶神?祭谁?对此,刘军也有总结。
葛玄是茶祖,华光菩萨是茶神,陆羽是茶圣。刘军提到了“华光菩萨”。这让对民间文化感兴趣的我提起了兴趣。
北武夷这边的华光菩萨就在分水关,是一个重要关口,所有经过关口的所有茶企、茶农、茶商都要进去拜他。在历史上,自古以来就形成了拜华光菩萨的现象。福建人更重视华光菩萨,华光庙在福建很多,我们这边分水关的庙还是福建人建的。谁的故事讲的动听,谁的茶就卖得好,所以我有一天就特意跑到分水关去做采访,结果听到一个有意思的事情:前几年疫情期间,排查人口,分水关华光庙里面躲了一个纵火杀人犯,守庙守了起码三十年,因神情慌张被偷拍照片至网上,查询发现是杀人犯,被抓住后关在牢里,写信给北武夷的朋友说就爱喝铅山红茶,唯一的心愿是寄点红茶给他。

采访刘军,让我想到一个问题:思考有没有用?
是性格让刘军热爱思考,是对细节的重视、是习惯于打量事物的“陌生感”,是思考的习性帮助了他!较之众人,刘军注视世界的目光里,多了一股自由的东西,多了一抹清洁的色彩。
刘军的思考,万变不离茶,他不惜以百般坚韧和万千衷肠来表达茶的故事。他花费不菲去收与河红茶相关的古董,他所收藏的,比如记载了河红茶文字的石刻,比如以前茶商家专用的长达2.1米的红木大秤,还有古茶具——每收藏老茶具,还追溯其生产窑口。刘军还收藏过当年的茶广告。因为河口古镇是一个茶的重要集市、繁华的大市镇,茶行林立全国地茶商、周边的厂家也会到此卖茶,会留下一些相应的图文并茂的广告。在铅山,他还收藏到了民国时期的茶叶股票。看到这一件件藏品,每一样,都浸透着过往茶人的汗和泪,斑斑汗渍,滴滴泪水,连带着一个个平淡而又沉重的故事,连带着那么多茶交易的风风雨雨、坎坎坷坷、曲曲折折、是是非非。这个直耿耿的人,完成着挖掘茶文化的使命,寻找着关联河红茶的草莽英雄、达官贵人、男女市民。收藏旧茶具的时候,遇到萍水相逢的收旧物古董的人,因为河红茶展开谈话,而那位茶仙子好像就在头顶上淡然地透过茶的袅袅热气望着凡俗中的人忙乱。他买了很多古茶器、古董,哪怕口袋里最后只有50块,看到一件好古董,借钱也要买回来。他的藏品是不是稀世珍品我不知道。只是觉得他这个人才是奇观——执着的人总是那样孤单,那样痴。

西方有谚:“如果你盯着一样东西长久地看,意义就会诞生!”
茶,对刘军来说,像一座古老而美丽的塔,静静伫立,他的前行离不开它们的指引。
茶山,是出色的风景;一碗茶汤,会使你变得年轻;去挖掘茶文化和故事的宝库,是另一种含意,另一个境界。说起茶,说起的不只是茶的颜色,茶的故事,还有茶的历史。并非他比别人智慧,而在于他勤奋调研,延伸思考,他的分析,不愿意去重复一些老话,如果已经有人写过了,哪怕是听说已经有人在写。
刘军走进文物、地方文化的研究。当一个人把茶当成“它是我的”的感情来对待,精神的飨宴已次第排开,神态安详的铅山的连四纸、河红茶这些原始风物、地方文化,在等他来,咀嚼历史的悲、喜、爱。
是兴趣也好,是“逃”进来的也好,好的故事会长翅膀,藏不住!算算,一钻进来,有20多年了。
刘军谈到了一个话题,在景德镇可以看到到处都是工艺大师围绕瓷器坐着;在婺源县城差不多两三步就有一个茶馆。那铅山有没有喝河红茶的这种氛围?喝茶的氛围跟文化跟人是有关系的,人离不开茶,人,也是茶和茶山的支柱,正是采茶的老百姓挤进了山里,山才有了感染力,更能显出生命力和奋发的精神。正是人坐在茶桌前侃侃而谈,正是有一天发展到家家户户都开始喝茶了,茶底蕴才会完美浓厚。
有了聆听,就有了仰望。古之人有石之镜,是要把人心亮出。刘军会讲的故事多,而这些故事,跨越百年千年,犹历历在目:关于河红茶的记忆,是很多人的心灵港湾,而爱河红茶的人,继承着文化精神遗产,就像守着基业一样地不让它们丢失。
这样的相遇,大概就是一场双向奔赴。

END


来源丨三清媚微信公众号


接收更多精彩内容

请关注上饶农科公众号 

↓↓↓

你若喜欢,点个

上饶农科
开展农林水研究,发布科技资讯与动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