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生活:10多年背包客的他,在大理租下250亩地,种菜养牛、建农场办集市,温暖了整个大理

健康   2024-09-16 00:00   四川  

30多岁的男人,

现在大都在忙着干这三件事,

赚票子、买房子、换车子。

而对于嘉明来说,

他却在大理干着另外三件事,

种地、养牛、办集市。

嘉明是扬州人,

上学时叛逆,逃课、辍学……

后来当了10多年的背包客,

在路上的时间比在家都多,

没车没房,整天“游荡”,

一直都没有正经工作。

23岁那年,

他到了大理,觉得这个地方非常舒服,

萌发了想留在那里的想法,

后来,他认识了一位大理姑娘,

更加坚定了这个想法,

他俩后来结婚生子,

嘉明成了大理的上门女婿,

他的人生似乎从那一刻开始逆袭。

大理,是一个很好玩的地方,

很多不同背景的神人都在这里,

科学家、程序员、流浪歌手……

他们到了这里,

过起了与自然为伍的生活,

“原来人还可以这样活!”,

这是大理教会他的第一课。

嘉明在一个叫双廊的渔村开了一家客栈,

客栈改造时,他每天骑自行车去工地,

洱海水位上涨淹没村路的时候,

村民们就用渔船载着他和土狗,

运输改造所需的木材水泥,

将牛圈改成了厨房,

将房子的内部改成了木制结构……

一点一点,

面海小屋逐渐成型。

就像小男孩搭积木一样,

看到房子最后落成,

连他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

他开的客栈,

曾是在大理很有名的“海地生活”。

本来小店开得好好的,

他又开始不安分了,

跑去折腾起了有机农场,

事情起源于和母亲的对话,

电话里,他和母亲说:

“来大理吧,到这儿养老,我管你们。”

虽然母亲对儿子的转变很惊喜,

但一说要离开老家,却直接摇头,

理由是舍不得村里那片自己种的青菜,

“嫰,鲜,好吃”,

那还不简单,自己开一个就是。

和母亲一起种菜

他于是租下250亩农田种菜,

面积相当于23个足球场,

然后给农场取名“柴米多”,

柴多,米多,简简单单,

没想到这农夫一当,他上了瘾,

大理有最好的气候条件,

在这里,种什么都是丰收一大片,

一家人根本吃不光。

农田里挖出鱼塘,

放养少量的鱼苗,

让鱼能畅快地游泳,

没有任何催肥的饲料,

就让鱼自然成长。

还养起了奶牛,

喝上了最原生态的牛奶……

每到固定的时日,

就搞一个农场开放日,

结果这成了大理人的节日,

许多人在田野里搭起餐桌,

喝着啤酒,吃着地里的菜,

开心得如同过节一般。

有人快乐地挑选着田里刚摘的蔬菜。

有人直接切上蔬菜做上了沙拉。
还有人在美食和美酒的催化下,
兴之所至地吹来弹唱起来。
隐居在大理的手工匠人、农夫、艺术家,
都跑出来了……
原来田野的乡食,

可以让每个人都那么幸福。

这也让嘉明意识到,

这样的市集不仅仅是一个活动,

更是人与人之间连接的纽带,

于是,他在大理开出一家生活餐厅,

贯穿食物“从农场到餐桌”的餐饮理念,

从田野里的菜,直接上餐桌。

结果,他找到这么个地方,

这里曾经是一个荒废的办公楼,

透过锈迹斑斑的铁栏杆门望进去,

说不出的破败萧条。

但让他看上这里的,

是房子自然围合成的,

一个200平方米的户外空间,

他要在这里,

把那种自由交流分享的“市集氛围”,

带到这个“大院儿”里。

嘉明把这里规划成一个集市,

农场餐厅、农产品超市、手工艺展厅,

和举办每周一次的“柴米多市集”社区活动。

大院的南面,

建了一个轻结构的雨棚,

顶上铺上细密的竹枝,

形成一个公共用餐与交流的区域。

庭院的一侧,

是一个开放式的厨房,

未来就让厨师在这里烹制美食,

而每个食客都能看到,

刚从地里出来的新鲜事物被加工制作的全过程。

曾经老屋破旧的外立面……

保留质朴的轮廓,

用一层竹隔栅的推拉门,

打开了室内与室外的区隔,

未来吃饭的,室内与室外打个招呼,

几杯酒下肚,就坐到一桌了。

他希望这里,

能成为大理美好生活方式的载体,

因此在餐厅的建筑表达上,

充分强调了在地元素的运用。

空间营造和设计细节方面,

体现了大理精神中的闲适,

友善和充满生机。

友善的设计体现在许多微小的细节中,

比如专为儿童设计的低扶手,

为客人挂包而设计的挂钩等,

尝试代入食客的角色,

以同理心来思考每一类客人的需求。

在这里,还有手工艺品的展厅,

那些大理手工匠人,

“埋没”在工作室里的匠作,

都有了一个展示的舞台。

餐厅一开出来,

结果在大理刮起了一股风潮……

人们在露天的竹亭里用餐,

仿佛回到了小时候,

在天井里一家人快乐地吃饭。

大院儿里就成了一个市集,

人们挑拣着各类手工艺品,

和摊主们聊聊天,唠唠嗑,

孩子们在这里愉快地嬉戏。

每一道菜,都直接从田里“出品”,

就像这样一道农场蔬菜沙拉,

里面用到的食材,

有自家农场当天的生菜和甜菜根、洋蓟,

自家养殖鸡蛋、自制乳饼,

美国友人Mark的冷熏培根。

所有的食物,

都是大自然的馈赠,

吃着这样的食物,

满满是对土地和自然的敬畏和感激。

通过烹饪食物,

也传递着柴米多的生活美学理念,

美食的源头不在厨房,

而在土地。

柴米多的大厨Pedro,

不会将自己局限于二十平米的厨房,

而是来到乡野,穿过农场,

与农场的同事一起聊天,

检视和采摘最新鲜的食材。

从农场到厨房,

从土地中获得灵感,

再把它们精心地烹制,

让每一样食物,

都能发挥出它最好的口感。

就连一顿农场早餐,

都是自制土豆饼、培根,

水煮蛋、沙拉、热牛奶,

营养搭配,菜色丰富,

看着就好有食欲呢。

下雨的时节,

从大山里挖来野生的菌子,

松茸、牛肝菌、鸡枞、见手等,

这些都是大自然赠送给人类的美食,

只有亲近山野的人才能吃到。

经过大厨的精心料理,

就成了一道道难忘的美食。

有的人吃完乡野的美食,

顺便还捎上一把,

刚从地里摘下的蔬菜回去,

连叶子都还有着早晨的露水。

这家餐厅,也让大理这座城,

不是只有静静发呆的绝美美景,

它有来自田野的地气,

也有乡村市集的热闹,

以及人与人分享自然的馈赠。

嘉明全家福

人生脱离既有的“轨道”,

有时能看到你心中的风景。

——结伴乡村,抱团田园。私家菜园订制、农房租赁,加微信xhgzwx1成为开放型、移动式、自助化“田园养老社区”的社区会员,实现共同的心愿。


    免责声明:

    部分图文、视频来源于互联网或微信公众平台,内容仅供各位学习参考,我们对文章的观点保持中立;非常感谢原作者的辛勤写作,如有侵犯版权敬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点击“田园养老社区”关注本号。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田园养老社区
结伴乡村,抱团田园,随四季色泽的自然变换,在移动中优雅地变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