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午后,江苏大剧院音乐厅内上演了一出戏梦交融、影乐同辉的精彩表演——“丝竹弄影”国乐重奏音乐会。演出汇集了音乐、戏剧、油画、影像多种艺术表达方式,共同织就这场关于中国电影与中国音乐的一场幻梦。
当大幕徐徐落下,漫·索乐社的五位演奏家共同向观众鞠躬致意,音乐厅内掌声雷动,久久未歇。
本场音乐会由江苏大剧院主办,南京艺术学院文化产业学院策划并出品,联合中国歌剧舞剧院、江苏省演艺集团民族乐团及南京艺术学院的青年艺术家,共同组成“漫索乐社”这一艺术团队倾情演出,文化产业学院艺术管理专业音乐方向20级毕业生负责演出制作与宣发营销。
演出作为该班级毕业汇报项目,在指导教师柏静老师的带领下,历时三个月,艺管学生亲身实践演出制作、宣传营销、舞台管理等环节,将学院本科教学中的理论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经历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最终项目成功登台江苏大剧院,为艺管系再添华彩,并留存宝贵制作经验。
从媒体报道的高度评价,与观众的热烈反响来看,再次印证本场演出是一次学院“产教融合”的实践课程成果。
上下滑动查看
(图为学习强国、交汇点新闻、荔枝新闻、扬子晚报、新华社官方媒体报道)
上下滑动查看
(图为观众评论)
在工作开展之初,艺管团队因才制宜地将班内同学分组工作,创建了文案组、营销组、视频组、执行组、导聆演员组五大组别,并设立每组组长,结合各组员条件情况制定后续计划。
在制定工作计划环节,由制作人、指导教师柏静老师、执行制作苏瑶及各组组长的牵头下分别召开组内会议与全体会议,确保计划可行有效,实时监督管理运营质量。
1. 推文制作
文案组的主要工作是利用原有的“漫索乐社”公众号进行推文的产出。网络平台日渐成为演出的重要宣发阵地,基于“丝竹弄影”以往的销票经验来看,推文的制作成本低,传播力广泛,且可以配合不同时间节点调整主题内容,具有极高的灵活性。
推文在项目宣传营销工作中承担着中流砥柱的地位,推文组制定了2篇每周的工作计划,推文主题大多追踪时下热点,或与其他营销活动打“配合战”,产出相关活动预告。
文案组同学质、量兼顾的推文产出,为账号与项目输送了稳定的线上曝光频次。同时,组内郭昱宏、邓羽莹等同学积极调动各类涉媒资源,洽谈友情推文,扩大了本次活动的宣传影响范围。
(“大蓝鲸戏剧人”、“FBS新青年影视生态圈”、“南京音乐头条”、“炒爱看剧”等官方账号助力演出宣传)
2. 影像制作
拍摄组的拍摄内容主要分为两种用途。一是为项目留存影像方面的痕迹,是监督、复盘工作的重要佐证;二是作为素材输出,例如拍摄组的图片素材会与文案组的文字共同组成推文内容,视频素材则会用于宣发视频剪辑。
视频宣传作为线上营销矩阵的一大组成部分,项目组利用“漫索乐社”原有社媒账号,参考账号视频基调,制定相应拍摄计划。拍摄组成员在与项目制作人、执行制作经过讨论后,决定将视频内容分为两大体裁拍摄:一是趣味性与生活感较强的、聚焦“漫·索乐社”演奏家的采访视频;二是艺术质感较高的宣传短片,二者在风格上形成互补。
采访视频由拍摄组组长陈乙婷同学主要负责,工作内容涵盖脚本撰写、拍摄、后期剪辑几大方面。由于短视频属于碎片化信息,主攻下沉市场,内容要抓人眼球,剪辑质量关系到点击率与完播率。因此拍摄组将原定四期的内容精减至两期,并通过视频内加入表情包、调整节奏等方式增添视频趣味性,目的是将视频处理得更生活化,与宣传短片拉开对比。
乐队排练期间陶晓蕊同学积极联络专业摄影师耿老师,耿老师不但亲自掌机把控镜头效果,更在悉心分析演出核心内容表达需求后,撰写了分镜脚本,并把控后期剪辑效果。最终配合音乐会相关音乐素材,在有限的拍摄时间内产出四条高质量宣传视频,满足项目宣传艺术性的需要。
点击查看系列视频
3. 宣传营销
营销组在工作过程中主要面临两大难题:其一,项目资金预算有限,难与社媒达人以无筹或低筹的形式达成合作;其二,本场演出为国乐重奏音乐会,仍有一定欣赏门槛,与观众之间存在距离感。
就项目定位来看,本场演出上架江苏大剧院“周末音乐会”板块,“周末音乐会”是江苏大剧院以“人民”为宗旨,以“公益”为主导,以“讲演结合、赏析并重”为特色而推出的公益品牌栏目。该板块一向以超高性价比著称,因而只靠演出的惠民定价,并不能与市场同期竞品拉开优势差距。
针对以上情况,艺管班同学在柏静老师的带领下集思广益,决定回归较为传统的线下营销方式,寻求与观众面对面真诚沟通的机会,最终选择以歌曲路演的形式对演出进行宣传。
项目组内郭昱宏、赵心然、杨增淼、王芳娜、苏瑶等同学完成了路演场地沟通、设备借用、演员邀请等工作,并由郭嘉怡、陶晓蕊、申世荣等同学在路演现场派发相关宣传单页,以几乎零成本的形式完成了为期两天的路演活动。同时,项目组也在5.20期间借助校内平台大力推广,申请校内市集摊位。赵心影、李芳濡、黄钊宁等几位同学,以摊位内发放物料的方式积极宣传演出,集市当天售卖86张演出票,显著提升票房。
在营销物料制作方面,李芳濡同学弥补了团队在平面设计工作上的空缺,完成了单页与海报的修改设计工作;而陶晓蕊同学负责包括海报、宣传单页、kt板方面物料的印刷工作,两位同学为项目工作提供了物料制作层面的有力保障。
4. 编排制作
“丝竹弄影”项目历经三度打磨,先后曾在1701 Mini Bar与南京文化馆登台献艺,好评如潮。因珠玉在前,为深度呈现主创团队所欲表达的项目内核,本次江苏大剧院演出版本,较之以往不仅调整了演员阵容,增添了更多戏剧演绎段落,也考虑到演出时间与演出场地的特殊性,更严谨地打磨了剧本。
演奏演员方面,来自“漫·索乐社”的五位演奏家秉持精益求精的态度,虽然有着丰富的登台经验,对十首演出曲目的曲谱早已烂熟于心。但为了能以最好的状态,在5月26日为江苏大剧院的观众带去视听盛宴。演奏家老师严阵以待,每周两次,每次4小时的排练密度,努力在上台前保持乐感,每一曲、每一音的细节排练都不肯松懈。
导聆演员方面,项目组内舞台导演王芳娜同学对现有资源进行整合后,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为四位担任音乐导聆的演员逐词逐句调整台词及表演内容。其中线上排练细化声、台,线下排练主抓形、表,力求臻善演绎部分。本届20艺管毕业班赵心然同学,与22艺管徐澎媛同学,皆为第三次以导聆演员的身份参与丝竹弄影项目团队,由于台本调整与戏份划分的不同,对她们的演绎水准要求不断提高。两位同学演出时的出色表现,印证了自身能力的卓越,与舞台导演调度把控的合理性。
5. 舞台管理
项目对执行组最大的考验,莫过于大剧院方可提供的实地联排时间极其有限,仅预留了两小时空档。在演出当日的上午,所有演职人员才第一次接触表演场地,因此要在演出日到来前做好一切准备计划,缩短团队与大剧院磨合的时间。
演出前夕在柏静老师的带领下,团队制作了明晰的流程表,细化到点,责任到人,涵盖演出前后各操作环节,把控时间与效率。
参照过往的排练过程中所考虑到的可能的突发问题,舞台监督范鹤潆同学制作了剧院对接表,对需要与技术部门进行沟通的问题进行完备的总结;以及制作了专业准确的舞监cue list,是正式演出时的一大保障。
所有表格的制作目的,皆是将演出流程清晰化、规范化,在有限时间内实现团队工作高效率运转,争取将舞台事故的可能性降为最低。
6. 服装赞助与视觉影像(舞台视觉)
本场演出十分荣幸可以与中国设计师品牌TUYUE涂月进行合作,品牌擅长将传统服饰与现代风格结构重组,其设计中所体现的人文主义与美学意象,高度契合本场音乐会艺术调性,是演出内核的外在表达形式之一。
自四月中旬与品牌达成合作意向后,“丝竹弄影”主创团队在TUYUE涂月慷慨提供的服装库中遴选出方便演奏、贴合演奏家形象、具有舞台张力的服装,前后历经两次试穿与调整,最终选定舞台上大家所看到的,呈现出新中式典雅风韵的5套服装。
滑动查看两组图片
演出中所使用的油画,作为“丝竹弄影”意象的延展,增添了本场演出艺术表达的深度,为观众带去想象的空间。本次演出在原有郑迎春老师画作的基础上,新加入了陆霄虹老师的画作,两位不同风格的艺术家作品,为整场音乐会平添了别样的体验层次。
滑动查看图片
影像方面,在总结了过往演出中可以提升的视效问题后,由邓羽莹、苏瑶同学分别对大屏所需的播放素材进行了重置。演出时大屏的准确放映,得益于杨增淼同学对大屏效果的细致把控,她从0到1学习专业化屏幕控制软件,搭建素材组,积极参加演员合排,主动录制排练视频,磨合大屏播放与演出进行的节奏,最终零误差精准呈现影像内容。
作为南京艺术学院文化产业学院的教学实践项目,本次音乐会由2020级艺术管理系音乐班毕业生全程制作宣发,彰显了高校出品制作、院团创编排演、剧场传播运营的“产教融合”艺术管理新模式。项目中由于人力资源的有限,执行中常出现一人多责、一责多履的情况,对艺管团队来说是不小的考验。但正是因为本次演出提供了宝贵锻炼的机会,团队成员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在实战中不断突破自我,磨砺技能,明晰自身定位。
对观众来说,现场演出是一期一会、不可复制的体验,是一个重在享受时刻。“丝竹弄影”项目团队深知自身承载着观众深厚的信任与期待,将这份感激之情,化作严格要求自己的动力,75分钟的演出,每一秒皆因精诚之至。希望本场演出的完美收官,不但是一份颇具分量与回忆的本科四年学习生涯的毕业答卷,也是20艺管音乐班所有同学逐梦旅途之新始。
感谢视频制作:五声万物文化艺术
文案丨苏瑶
图源|江苏大剧院
排版丨苏瑶
审核丨陆霄虹 柏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