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生命之源,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但对于超过 70 岁的老人来说,喝水这件看似平常的事,却有不少讲究。医生提醒,有些时候喝水,可能会给老人的身体带来意想不到的风险。今天就来聊聊,70 岁以上老人不宜喝水的 4 个时刻。
很多老人习惯饭后马上喝杯水,觉得这样能帮助消化。但实际上,饭后立即大量饮水,会稀释胃液,影响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从而降低肠胃的消化功能。70 岁以上老人的肠胃功能本就较弱,饭后马上喝水,更容易引发消化不良、胃胀等问题。此外,大量水分进入胃部,会使胃部膨胀,增加胃的负担,甚至可能导致食物反流。建议老人饭后半小时到一小时后再适量饮水。
有些老人日常也会坚持锻炼,运动后往往口干舌燥,就想马上喝个痛快。然而,刚做完剧烈运动,身体的血液循环加快,心脏跳动也较为剧烈。此时大量饮水,会使血容量快速增加,加重心脏负担。同时,大量水分短时间内进入肠胃,还可能引起肠胃痉挛。70 岁以上老人的心肺功能和身体调节能力都有所下降,运动后更要避免快速大量饮水。运动后可先少量多次饮用温水,每次 100 - 150 毫升,待身体稍作休息、心率平稳后,再适当补充水分。
夜间睡眠时,人体的各项生理机能都处于相对缓慢的状态。70 岁以上老人起夜时,如果直接大量饮水,不仅会增加肾脏的负担,还可能导致频繁起夜,影响睡眠质量。睡眠不足又会进一步影响老人的身体状态,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起夜时若感到口渴,可抿一小口水润润喉咙即可,等到早上起床后,再正常补充水分。
洗澡前后,人体的血管会发生扩张或收缩。70 岁以上老人的血管弹性变差,调节能力减弱。洗澡前大量喝水,会使血容量增加,洗澡时血管扩张,可能导致血压下降,引起头晕、心慌等不适症状。而洗澡后马上喝水,身体还未从洗澡时的生理变化中完全恢复,此时喝水也可能加重心脏和肾脏的负担。建议老人在洗澡前半小时到一小时适量饮水,洗澡后休息半小时左右再喝水。
70 岁以上的老人在喝水这件事上一定要多加注意,避开这些不宜喝水的时刻,科学饮水,才能更好地守护身体健康。要是还想了解更多老年人健康养生知识,欢迎随时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