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获▪
2019 《中国摄影》杂志编辑部·年度阅读推荐摄影书目
2023 以摄影集系列获选丽水摄影节·组委会推荐摄影师
2024 以摄影集系列获选平遥PIP鲲鹏奖·中国青年摄影师推广计划
1. 创作灵感来源
• 日本之行的触动:2017 及 2018 年的初秋,白杉在日本东京、京都进行了为期十九天的自由行。在这段旅程中,日本那白色醒目的人行横道始终贯穿在他每日的行走中,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为了这本摄影集的核心意象与创作灵感的起点。这些人行横道不仅是交通标识线,更像是一条纽带,连接着旅途中的各种故事和他内心的感受。
• 自我心绪的映射:表面上这是一次旅日的经历,但白杉关注的并非仅仅是日本这个国家或其社会,而是将日本作为一个传递自我感受的载体,通过摄影来呈现自己内心的状态和情绪,是一种自我心绪的镜像表达。
2. 内容与风格特点
• 独特的视角与氛围:这本摄影集整体的氛围是一种凝望和人物的游离状态。书中很多画面是从背后或侧面拍摄的,很少出现正面照片,避免了与被拍摄对象产生直接的冲突,给人以静谧、隐忍的感觉。相机仿佛成为了一种隐形的存在,让读者能够更加专注地感受画面所传达的情绪和故事。
• 大胆的裁剪与设计:在编辑过程中,白杉对照片进行了大胆的裁剪,形成了不规则的形状,打破了传统二维阅读的模式,增添了画面的空间感和阅读的趣味性。这种不规则裁剪后的照片,也呼应了封面那坨鸟屎的不规则形状,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 影像情绪的引导:从整体上看,摄影集的基调是暗黑色系,形成了宁静和欲望氛围的交错。在筛选照片时,白杉过滤掉了过于明信片风格的旅行照、过于纪实感的照片以及画面过于凌乱的照片,还去掉了惯用的黑白基调的照片,以确保影像情绪的一致性和独特性。
3. 版本变化与发展
• 第一版:2019 年 3 月推出第一版《横断歩道》,呈现了白杉旅日时的直观印象,包括密集的都市森林、空间的极致使用、世相的欲辩忘言等。这一版已经展现出了白杉独特的摄影风格和编辑思路。
• 第二版:时隔三年,在 2022 年 7 月发布了第二版。这一版在裁切设计上进行了优化,使用了三款不同手感、克数的纸张,对装帧和印刷也进行了升级。并且,白杉的母亲永珍书写了“横断歩道”,白杉进行了字体演绎,为摄影集增添了新的元素和情感内涵。
4. 艺术价值与意义
• 个人表达的突破:《横断歩道》展示了白杉在摄影创作上的不断尝试和自我突破。他摆脱了传统摄影的束缚,以摄影集为载体,将摄影、文字、设计等元素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了一种全新的视觉体验,表达了自己独特的艺术观念和情感世界。
• 文化交流与反思:通过对日本街头景象和人物的记录,《横断歩道》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读者可以从摄影集中看到日本社会的一些侧面,同时也能够引发对现代社会、人性以及人类生存状态的反思。
总的来说,白杉的《横断歩道》是一本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独特风格的摄影集,虽然拍摄时间很短,仅有十九天,但却呈现了出色的编辑设计审美、及对印制品控等。它不仅是白杉个人摄影创作的重要成果,也为摄影艺术的发展和文化交流提供了有益的探索和启示。
5.与《独白》的迥异
主题与题材
• 《横断歩道》:主题围绕作者在日本的旅行经历及内心感受展开。取材于日本旅行的19天,关注的并非旅行地日本的社会风貌等外在表象,而是将自我心绪投射到日本的环境中,以日本的人行横道、行人、各种场景等元素来表达宁静与欲望氛围交错的复杂情感。比如书中对乌鸦屎这一独特元素的呈现,暗示了某种欲望或特殊的心境,而人行横道则成为了贯穿整个摄影集的线索。
• 《独白》:以故乡为线索文本,融合了白杉过去十年来的经历,表达的是他对父亲的诉说以及个人成长过程中的思考、感悟等,更侧重于个人内心世界的呈现和对自我成长的反思。
编辑思路与成书过程
• 《横断歩道》:编辑程度较强,拍摄编辑思路从一开始就很明确是以书为载体进行首选传播,作者一边拍摄一边构思编辑,对照片的筛选和编排有着明确的方向和意图,最终从近6000多张原始素材中筛选出79张照片成书。
• 《独白》:在编辑时更注重色彩关系对叙述的推动,除了内容本身,每张照片之间的色彩关系也是着重考虑的因素,整体编辑线索更具有逻辑性和连贯性,以表达特定的主题和情感。在版面在设计上可能相对更简洁,以突出图片本身的表现力和氛围营造。
6.与《停止许愿》的迥异
• 色彩基调/区别
• 《横断歩道》:整体基调为暗黑色系。这种色彩选择营造出一种神秘、深邃、静谧的视觉感受,仿佛将读者带入一个隐藏着诸多故事和情感的隐秘世界。
• 《停止许愿》:贯穿了高饱和、重色调的影像氛围。与《横断歩道》的暗黑色系不同,高饱和度的色彩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使画面更加鲜艳、生动,富有活力和张力。
• 氛围营造/区别
• 《横断歩道》:主要营造的是一种宁静与欲望氛围的交错,让读者在观看时感受到一种隐忍的情绪和内敛的表达。
• 《停止许愿》:既有让人感觉周遭世界静止的时刻,也有跃然而出的生命冲力。其氛围更加复杂多样,在金属般的凝重和凛冽中又带着些柔软、细腻,以及热烈的生机勃勃的气息,展现出对生命和时间的思考,以及对生活的多元感受。
• 二者的联系
• 艺术表达的个人风格:这两本摄影集都带有白杉强烈的个人风格印记,均属于短期拍摄项目。它们都是白杉对生活、对世界的独特观察和理解的呈现,反映了他对摄影艺术的不断探索和追求。无论是《横断歩道》中对日本旅行经历的内心感悟,还是《停止许愿》中对上海街头的个体观看,都体现了他善于从平凡的场景中挖掘出不寻常的情感和意义的能力。
• 对主题的深度挖掘:两本摄影集都不仅仅是对表面景象的记录,而是深入到主题的背后,去探寻更深层次的内涵和意义。《横断歩道》表面上是旅日的记录,但实则是作者自我心绪的镜像表达;《停止许愿》看似是上海街头的随性拍摄,实则透露出对生命和时间概念的省思。
• 对现实与内心的连接:两本摄影集都在一定程度上建立了现实场景与作者内心世界的连接。通过摄影作品,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在创作过程中所融入的个人情感、思考和体验,以及他对现实世界的独特解读和回应。
7.与《Broooooo》的迥异
区别/创作背景与灵感来源
• 《横断歩道》:灵感来源于白杉在日本东京、京都的旅行经历。
• 《broooooo》:源于白杉在印尼巴厘岛、爪哇岛的旅行。爪哇岛的火山景观以及旅行过程中对印尼文化、风土人情的体验是其创作的主要灵感来源。比如看到登上孤独星球封面的壮丽的 bromo 火山景观,给他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创作冲动。
• 视觉风格
• 《横断歩道》:整体基调为暗黑色系。
• 《broooooo》:采用了双封面设计,具有浓郁的色彩风格。在色彩运用上更加鲜艳、丰富,通过色彩的层层推进来展现印尼的地域特色和旅行中的丰富感受。
• 主题表达
• 《横断歩道》:在日本的旅行体验。
• 《broooooo》:侧重于展现印尼旅行中的短期体验,包括旅行中的亢奋、独处、未知与寻觅等感受。
• 书籍设计与呈现形式
• 《横断歩道》:尺寸相对较小,为185x138mm,采用了局部 UV、手工粘贴等工艺,每一本均为白杉亲自手工裁切而成,整体更具手工制作的质感。
• 《broooooo》:尺寸为255x183mm,相对较大,工艺上使用了局部 UV、磨砂、专色银等,在书籍设计上更注重整体的视觉效果和艺术感。
二者联系
• 创作理念
• 这两本摄影集都是白杉“目的地”系列摄影集的一部分,都体现了他对短期旅行地的独特观察和理解。他以摄影集为载体,将旅行中的感受和体验转化为视觉艺术作品,通过对不同地域的探索,表达自己对生活、对世界的思考。
• 创作方式
• 白杉在这两个项目中都采用了同步拍摄、同步编排、同步设计的创作方式,能够及时地将旅行中的感受和想法融入到作品中,使摄影集具有很强的现场感和真实性。
• 个人风格
• 无论是《横断歩道》还是《broooooo》,都带有白杉强烈的个人风格印记。他善于从平凡的场景中挖掘出不寻常的元素和情感,通过独特的视角和表现手法,展现出对不同文化和地域的敏锐洞察力。
8.与《31》的迥异
. 创作主体的延续性
• 这两部作品都是白杉个人摄影风格和创作理念的体现。白杉一直坚持以摄影书的形式来展现自己的作品,并且从摄影、编辑到设计都亲力亲为。无论是《31》还是《横断歩道》,都带有强烈的个人风格印记,反映了他在不同阶段的观察、思考和表达。
. 创作阶段的递进性
• 《31》是白杉摄影书创作的早期作品,之后他不断探索新的摄影方向和表现形式。《横断歩道》是在《31》之后的创作,从时间线上看,它是白杉摄影创作历程的延续和发展。随着创作的不断深入,白杉在摄影表达和书籍制作上的手法更加成熟和多样化。在《横断歩道》中,他大胆采用了手工裁切照片等独特的展现形式,与《31》相比有了新的突破和尝试。
. 情感表达的关联性
• 《31》被认为是白杉献给自己的作品,更多地表达了个人的主观感受和内心世界。《横断歩道》是他在日本旅行后的影像情绪集结,虽然是基于旅日经历,但其中也蕴含着他作为一个观察者对异国他乡的感受和思考,这种对外部世界的观察和感悟与《31》中对自我的探索在情感表达的层面上有一定的关联性。都是通过摄影作品来传达某种情感和态度。
9.与《永珍》的迥异
创作类型
• 《横断歩道》:属于旅行摄影类型,短期拍摄,19天。它是白杉在日本旅行后的影像情绪集结,记录了他在日本东京、京都等地自由行过程中的所见所闻,以日本的城市景观、人文风貌等为主要拍摄对象,呈现出异国他乡的独特风情和社会百态。
• 《永珍》:是家庭纪实摄影类型,长期拍摄,横跨20年。作品围绕白杉的母亲杨永珍展开,以母亲的生活经历、情感世界、家庭关系等为核心内容,通过摄影的方式记录了母亲的日常点滴、家庭的变迁以及岁月在母亲身上留下的痕迹,具有浓厚的亲情氛围和生活气息。
创作手法
• 《横断歩道》
·图片编辑:具有较强的流动性,在图片的编排上没有严格的时间或逻辑顺序,而是通过不同场景、人物的组合,营造出一种碎片化但又相互关联的视觉体验,让读者能够像旅行者一样自由地感受日本的各个方面。
• 设计方面:大胆创新,采用了手工裁切、局部磨砂等特殊工艺,还使用了不同手感和克数的纸张以及半透明纸等材料,增强了摄影集的质感和艺术感。这种设计不仅是对图片的展示方式进行创新,更是为了与作品所表达的旅行的不确定性和异域感相契合。
• 《永珍》
• 图片编辑:以时间为线索,将碎片化的照片进行缜密的编排。从母亲的日常生活场景入手,如做饭、休息、劳作等,逐步展现出母亲的人生历程以及家庭的发展变化。这种编排方式使摄影集具有很强的叙事性,让读者能够深入地了解母亲的内心世界和家庭的故事。
• 设计方面:较为简洁朴素,注重细节和情感的表达。例如,新版《永珍》采用日记本大小的开本,书脊颜色有所变化,封面印有母亲的手写体日记摘录,扉页采用折页设计引导读者进入家庭叙事。在画册中间部分使用硫酸纸穿插老照片和母亲的影像,象征着对过去时光的珍藏,整体设计与家庭主题相呼应,营造出温馨的氛围。
. 创作周期
• 《横断歩道》:白杉在2017及2018年的初秋前往日本旅行,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和思考后,于2019年3月推出第一版《横断步道》。之后在疫情期间,他又对作品进行了重新审视和优化,在2022年6月推出了第二版,整个创作过程经历了数年时间,期间不断地对作品进行修改和完善。
• 《永珍》:白杉从2003年开始就为母亲拍照,积累了大量的素材。2018年,他从多年来拍摄的照片中挑选出一部分,并结合母亲的日记,制作成摄影集《永珍》。此后在2023年又推出了新版《永珍》,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一些调整和补充,创作周期相对较长,是一个不断积累和提炼的过程。
. 评价
• 《永珍》
• 艺术价值:其艺术价值更多地体现在情感的真挚和对家庭主题的深刻挖掘上。作品以朴实的摄影语言和细腻的情感表达,打动了众多读者的心灵。它不仅是一本摄影集,更是一部关于家庭、亲情和岁月的回忆录,具有很高的人文价值。
• 读者反馈:读者对《永珍》的评价普遍较高,认为它是一部充满温情和力量的作品,能够引起人们对家庭、亲情的关注和思考。很多读者在阅读后表示被作品中母亲的坚韧和伟大所感动,也对自己的家庭和生活有了更深的认识。
• 《横断歩道》
• 艺术价值:其艺术价值主要体现在对摄影形式的创新和对异国文化的独特表达上。通过独特的设计和图片编辑手法,打破了传统摄影集的呈现方式,给读者带来了全新的视觉体验。同时,作品中对日本社会的观察和记录,也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让读者能够从不同的视角了解日本。
• 读者反馈:读者对《横断歩道》的评价较为多样化。一些读者认为它充满了创意和艺术感,能够让人感受到旅行的自由和不确定性;也有一些读者认为作品的风格较为小众,需要一定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才能理解和欣赏。
.
.
.
白杉
滩涂上捡珍珠的人
我喜欢沉浸在自然流淌的生命轨迹中发现、拣拾、改造的即兴创作。在那些散落的零碎的图像里寻找着个体体验的表达。这就犹如在泥泞的滩涂里,把那些不起眼的、形态各异的砂石,以孩子的纯真天性当成宝贝分类匹配,串成一串串有故事的珍珠。2017年至2023年,我以每年平均一本的节奏,梳理零碎照片,独立编辑设计制作发布了『目的地:横断歩道、停止许愿、Bromooooo』、『内在言说:31、永珍、独白』两个系列计八本摄影集作品。
2016年5月,我从北京网络媒体摄影记者岗位离职,之后以摄影集作为近几年作品首发的媒介。第一本(黑白)摄影集《31》于2017年5月制作,从过往拍摄的素材里筛选,编辑而成;十五年的朴实家庭影像编辑形成的日记体摄影书《永珍》在2018年母亲节发布。在与母亲同名的摄影书《永珍》(2004一2018)中,我将旧家庭照片、快照与母亲日记中手写的片段进行匹配。呈现一种双视角叙述———艺术家的镜头和母亲的文字独白,它具有独特的私密性,又引发了广泛共鸣;在日本旅行的十九天里,东京的城市空间的密集,促使白杉尝试“空间折叠”,形成手工裁切版摄影集《横断歩道》,这是在2019年4月发布的第三本摄影集,2022年升级发布新版;
疫情三年:2020年末《独白》:回到故乡,一场抽离现实的梦;2021年末《停止许愿》:上海街头,一场时间静止与生命力相叠---2021盛夏初秋的上海;2022年3月,出版《中国当代摄影图录》;2023年7月,发布《永珍》(2019-2023)二版;
2023年12月,在曼谷国际艺术书展现场首发《Bromooooo》,这是来QY解封后首次旅行,来自在印尼的一场自由行。
截止目前,“平面影像导演”白杉,把每一本摄影集的创作比喻为一场场有了既定目标的“游戏闯关”。在不同的题材里,把杂乱无序的照片经过编排组合,找到突破点“通关”,进而在时代的大背景里进行着“个人成长史”的持续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