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席的和在场的|上海相册·停止许愿

文摘   2024-12-03 20:58  


上海相册》始于2020年春夏,澎湃新闻与《萌芽》杂志社的合作,至今已发展至第四季,共有中外摄影师60多人、作家40多人参与。摄影师群体有近现代大咖先行者,也有崛起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觉悟者,当然,90后乃至更年轻的一代正以锐不可当之势汹涌而来。其中,国外摄影师在不同时期,也记录下他们眼里的上海和中国之旅。该项目与作家群体的合作中,在各方多元的视角下,《上海相册》也得以向读者展现一个层次更丰富的上海。白杉于2021年12月发布的摄影集《停止许愿》入选第三季。呈现了他在上海短居期间的一场“时间的静止与生命力叠合的状态”。第四季今推文刊发,可扫描以上二维码进入后检索查阅。



Stop Wishing
停止许愿
双封面设计

摄影|白杉
序言|姜纬
编辑|白杉
设计|白杉
页码|144P
版次|2021年12月




本文作者|来颖燕

《上海文学》杂志副主编


上海人说逛街是压马路。如果有朋友提出在喝咖啡之余要压马路,我一定毫不犹豫地推荐愚园路。


现在的愚园路,经过了一轮又一轮的改造和设计。新闻里说,设计师的意图是为了让它变得更文艺。但我很困惑文艺的内涵——是气质?是雅致?是小众?我知道这条路上住过许多名人,有文人,有影星,甚至我那时每个礼拜都要去报到的长宁区少年宫,原来是汉奸汪精卫的府邸。每次有人指给我看,喏,那里原来住着谁谁谁,我会恍然地“哦”一声。但于我而言,愚园路的魅力在于它带给我的那份琐碎且不完整的幼时记忆。我的童年和小学时代是在这条路上度过的。尽管我看着它的街面一点点变宽,看着中山公园一点点变小,但它在我的眼里是时间长廊里的沉睡者,神韵如一。我喜欢那条街上枝繁叶茂的梧桐,春天抽芽,夏天繁茂,秋叶满地,冬季飘零。它们默默伫立,看着这条路上奔跑、打闹的孩子们渐渐长大,离开,归来。我喜欢看阳光透过树荫的缝隙,在地上婆娑,自己的影子跟着树影一起轻轻晃动,分不清彼此。


很多人爱在愚园路上拍照。长枪短炮,除了拍街景拍落叶,更有许多女孩子衣着光鲜,妆容精致,要自己的随行摄影师一遍遍尝试看自己的哪个角度最好看。如果有闲,我会像坐在咖啡馆窗前那样坐在沿街的木椅上,看她们要怎样谋划自己的美照。渐渐发现,一家茶饮店前萌萌的动物雕塑堪为留影的景点。看向这一排的街面,各色小店琳琅满目——衣服和首饰的买手店、香水铺、中古店。但就在这片琳琅满目的地基上,许多年前,伫立的是长宁电影院。


蒙太奇镜头轮回,岁月汹涌。那时的小学生好像不配拥有自我选择电影的权利。能去电影院,一定得是学校的活动,或是爸妈的安排,唯一一次我自己强烈要求去电影院想起来竟是为了看动画片《黑猫警长》。这些记得或是不记得的影片,统统隐没在长宁电影院黑黢黢的放映厅里。大学时代读文艺理论的课程,老师以弗洛伊德的理论为我们爱去电影院的行为做解:当灯光熄灭,我们在黑暗中追随电影中人一起哭一起笑,一起去别处生活,一场白日梦开始了。这个注解,从此游荡在我对光影艺术的理解中,包括摄影。



只是电影院里发生的白日梦是连续的完整的,是面向未来的预期。当灯光亮起,我们从黑暗中醒来,梦境与现实便会进行交割。但是摄影不同,它将光与时间同时定格在了相框之中,注定了留下的是片段,它让曾经的一刻永恒,也让它缺失了前因后果。于是,故事开始了。


我那时年幼,更不可能拥有一台相机。事实上,那时的相机就像是一个潘多拉魔盒,跟未来世界里的数码相机比起来,按下快门,成像效果同时成谜。我没有机会拍下那时的愚园路街景,但神奇的是,一直路盲的我如今依然能清晰地摸索出早已拓宽的江苏路和愚园路的交错地带曾经的模样。那儿有一家布店,快过年时,妈妈会带我去买布料给我做新袄。看中了花色,营业员麻利地量好尺寸,大剪刀滋啦一声划破一大片布匹。垫好蓝色复印纸填好发票,梁上横亘的铁丝上悬着夹子,营业员把发票往上一夹,嗖地一下划向收银台——这省时省力的设计是那个年代才有的智慧。布店旁有一间规模不小的食品店,每次路过都期待爸爸说,走,进去,买点你喜欢的水果糖。那家食品店的门口还有个冷饮柜,如果考了好成绩,最高礼遇会是一根光明牌娃娃雪糕。


这钟雪糕在如今在愚园路的便利店里依然能买到,仿佛是种穿越。就好像如今在愚园路上看到戴着红领巾的小朋友,我会自动代入自己。同样穿越岁月之流的还有20路电车,记忆深处的这辆有轨电车至今葆有着它的“辫子”,甚至在这几年,它的车型变得更加复古。复古,因为已经不古。现实与过往就这样不断纠缠交错,最后跌入悖论。


我们常常没有办法真正明确地复述过往——自己如何一点点长大,这条路又如何成为了现在的模样?过程模糊了,只剩下摆在面前的结局。如果我希望明白无误地打通岁月的河道,就得让自己重新站在记忆的空隙之中。记忆一定是有间隙的,“遗忘本身就是一种记忆。人生在世有许多不可名状的经历,但能辨认出一些基本感受,也可以辨认出某些人。但这些经历中既无动词,也无名词,甚至一个代词都是日益增长的信念”(约翰·伯格语)——所有的故事都是双向奔赴的,故事邀请评论,需要听故事的人参与填补故事的空白。正因此,怎样给记忆的相框上标注日期才变得让人沉迷。消失的和留存的,它们互相成全,彼此依赖。所以,金宇澄《繁花》里的手绘地图会引人一遍遍地细细辨认——金老师居然能将那些逝去的旧途旧景呈现得如此斩钉截铁、清白明晰,而这些地图是为了一部虚构的小说而作。

记忆与虚构,恍惚与清晰,它们之间的边界只能是虚线。


这勾起人拿着相机在上海街头游荡的欲望,而用相机记录下的偶遇,又燃起人追溯这些片段前情和后续的欲望。遮天蔽日的枝叶之间挂着一只美丽而孤独的美人鱼气球,哪个小女孩正在因为丢失了心爱的气球而哭泣?夜晚的自然博物馆里,追光灯将孩子们与动物标本一同照亮,这个世界是他们共同的所有。撑着黑伞穿着黑色连衣裙的女孩,背影沉默,她是想起在这片红墙前曾经有过的时光剪影了吗?大到整面墙的广告牌上,高挑的模特踩着高跟鞋,可以听到鞋跟蹬地的声音,那是这个城市的节奏,夜晚灯光下,模特投下身影,让人恍惚,是广告本身的设计,还是真实夜幕的杰作?


这个城市的生活褶皱就这样被展开,从特殊的、偶然的,逐渐化成普遍的、惯常的,就如镜头下路人的表情,从错愕的、茫然的,到自然的、漫不经心的。呈现在我们面前的碎片,背后是绵延的时空。就像那些消失的、被拓宽、被改建的小路和街景,不会真的丧失在这个城市里的位置。连贯的叙事远去,但一些细节却愈加清晰。相机镜头将碎片从流动的生活中打捞出来,同时让它们失去了序号。越细小的碎片,景深就越丰富——在这座城市生活过的每一个人都能在这些留白处联想起自己的故事。生活经验的本质被调动:确信的,同时暧昧的,记忆之地不需要序列,所有的镜头可以共存。



因此,旅游者和旅行者的相册会不一样。有学者把“从旅游者到旅行者的转变”作为自己踏上陌生旅程的目标。旅游者的游客心态,会将自己的去处一一编号,“到此一游”,浅尝辄止,而旅行者,会持久地葆有观察者的眼光,那是平视的视角,更期待着深入和交融。在这些观察者的镜头下,照片成为现实的拓片,被记录下的瞬间变得神秘——已呈现的遥指着未被呈现的,在场的暗示着缺席的,私人的生活叠印着公共的和历史的痕迹。地图上消失的街道是眼前繁华街景的地基;而夜晚城市的魅影是日光下的城市的另一种显影,那是阴影和高光之间的依存。


于是,白天和黑夜的愚园路成为了两个不同的世界,吸引着不同人群流连的脚步。但就是这样一条路,却意外地鲜有开到很晚的店铺,甚至许多在九点就会歇业。我曾好奇地问过一家小店的店主:这样出名的愚园路,怎么这么早就关店了呢?答,因为愚园路上来来往往的人大都喜欢望野眼,不是来购物的。看街景才是他们的目的。


原来夜上海的魅力受着现实的左右,并因而拥有内敛、真实的语境。即使店铺关门,这条街上的灯光并不熄灭。晚上来来往往的人影就是为了要来看一看这在清冷和繁华间腾挪的特殊的上海夜景吧。一如照片从来都提醒着我们光的重要——它以光为中介,是摄影师有意而为的选择,终极上却是随机而自动的记录。这层层的反转,是不断变换的视角,让我们缓慢地重新打量这座城市的表情——浪漫的、旖旎的、洋气的,而根底上,是具体的、鲜活的、情绪性的。城市就这样带着谜一般的属性在明与暗、显与隐中轮回。



白杉自述:2021年12月中旬,我从深圳飞往上海,去淮海中路寻找一片树林上的“美人鱼”。但是我落空了,它没有出现。在这之前,我的 SD 卡不小心丢失,那里面是我十月份在上海拍摄的 64G 图片。由于自己犯了低级的错误,并未把这些图片第一时间保存在电脑,当时唯一导出来的一张就是荒诞可爱的“美人鱼”,这是 11 月初,我启程去深圳制作摄影集《stop wishing》前夕,在上海拍摄的最后一张照片,这个可爱又荒诞的形象,意味着我在上海的素材采集完毕。之所以十月份在上海进行拍摄,是因为我在这之前,不小心清空了六七月份拍摄的部分照片,导致完全无法挽回。但不承想新一次的补拍,又一次丢失。


当我在树下不停自责时,我居然在手机相册里面翻到了“美人鱼”原图。那一瞬间,我感觉时间突然静止了。抬头看着那片大面积的绿叶,望着被风吹跑的“美人鱼”留下的印记。我在想,有些画面真的只属于那一刻感受下的直觉截取。错过就是错过了,想还原那个状态也很难,街拍的偶遇就是一切机缘的巧合。


早在2021年4月份就产生了制作这本摄影集的念头,在随后的这几个月里,要解决其它杂事,导致在实施的过程中停停放放。但随着这张照片的失而复得,我更加坚定了要把这本摄影集做出来。不再许愿,要尽快落在行动上。


12 月下旬,又一次的意外发生了。我刚买五个月不久的 MacBook Pro,在前往厦门的一次活动中,由于忘记关机,高温导致主板烧了。可悲的是,2021 年在上海拍的所有照片全储存在了这个电脑上,我居然没有把照片备份!经过苹果官方和第三方的反复确认,这些照片的确是无法找回了。


不到半年里面,连续犯了三次不可原谅的低级错误。我整个人蒙了。这样的一本摄影集,究竟该如何产生出来?此时已经到了2021年12月的最后几天。幸运的是,在一个移动硬盘里,储存了第一轮草稿时挑选的200张。结合之前在上海短居八个月所拍摄的照片,及近半年编辑的数个版本,在2022年元旦期间,用半天的时间一气呵成完成了最终版,微调后,形成了目前这本摄影集。或许它远离了我的本意,却又以另外一种形式存在。


在这样一本简单又迷离、隐喻又直接的摄影集里,呈现的是生命的冲击力和时间的静止。这一切发生在 2018 年末,我搬入上海;2019 年7月,我搬出上海。在此后的两年,我陆续进出上海,而一切又集中发生在2021年的盛夏至初秋这段日子



收藏系列及更多,请扫码查看⬆️


创作背景2021年疫情期间的上海

作品名称|卡在树上的美人鱼

照片出处|摄影集《停止许愿》封面

创作时间|2021年

内芯尺寸|60x40cm   

签名限量|12

印制工艺|爱普生艺术微喷

纸张材质|哈内姆勒315克摄影纯棉硫化钡收藏级

阶梯定价|3000元~4000~5000~6000

编号1-12|01-03、04-07、08-10、11-12

荣获奖项|

2021年 《大众摄影》杂志年度影像十佳

2023年 丽水摄影节·专家推荐摄影师

2023年 第三季澎湃新闻·《上海相册》项目

2023年 丽水摄影博物馆·中国摄影年度排行榜

2024年 中国青年摄影师推广计划·PIP鲲鹏奖


白杉
白杉·独立影像创作者。以摄影书为媒介呈现个体感知。所有照片,未经授权,请勿任何方式使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