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榆煎饼的起源,就连明星侯勇都忍不住在央视等节目中提起!

民生   2024-11-16 19:57   江苏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每天发布本地最新资讯


编者按:本文是毕业于赣中的吴新明先生提供的。吴新明先生赣中毕业后考入哈军工,他已经78岁高龄,目前居于安徽蚌埠。虽然居住在他乡,但是吴先生对家乡的发展、对母校赣中的发展一直很关注。从他的朋友圈我找到了很多赣榆的资料,里面有不少影像资料特别珍贵。最近几天,本公众号将陆续刊登吴先生的作品,欢迎大家关注本公众号,将会在第一时间收到最新内容。


吴新明简介




吴新明 ,1946年8月生于江苏省赣榆县青口镇, 1965年就读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导弹工程系,1970年毕业。先后在长沙工学院、国防科技大学和蚌埠坦克学院等军校从事电路理论教学和军事教育理论研究工作,是哈军工历史研究的知名人士,现任《哈军工纪念馆》顾问。1989年曾在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专职进修军事教育理论,从此20余年来,青灯黄卷潜心军事历史、军事教育和哈军工历史。发表报告文学作品《皖南事变  傅秋涛突围传奇》、《建议停止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第一人 张衍同志》、《反复无常的大汉奸郝鹏举》、《从老红军到汉奸 王宏鸣的可耻人生》等多篇;退休后笔耕不止,发表专著3部:《王牌军校  哈军工》、《王牌军校 高端访谈》、《军中名校 哈军工》和《65571传奇-长河浪花》等4部。2008年到2011年,作为主要策划人和编导之一,在广东电视台参与创作了10集电视文献纪录片《哈军工》。在该片制作过程中,曾跟踪采访了120余名哈军工元老、故旧,足迹踏过全国13个省市、遍布白山黑水、大江南北。该片在地方和中央台放映后,获得了一致好评,在茂名召开的“经典中国红色纪录片颁奖典礼”上获得了“红旗飘飘经典作品”荣誉,同时宣布由中央档案馆永久收藏,2012年该片在长沙又获得国家级纪录片最高奖项“金鹰奖”。


推煎饼

 吴新明

 赣榆人把推磨叫推煎饼,把回家叫走家,这就是赣榆的方言。推磨这件事在现实生活中已经基本上退出了历史舞台了。电动机械早已经解放了笨重的人力劳动。但是对于从建国前后一路走来的苏北、山东一带的农村老人,却记忆犹新。推磨这个本领在赣榆是人生必备的技能,犹如人之会吃饭一样是本能,这一地区人的主食是煎饼。

 

 煎饼是苏北、山东一带大家最熟悉的大众方便食品,它是用麦子、或玉米、或高粱、或红薯干等还有别的杂粮做成,一切可以打成面粉或者制成糊浆的粮食都可以用鏊子烙成煎饼。制作煎饼第一步工序就是把粮食制成浆糊。第二道工序就是烙制,用一种特制的平底锅叫做鳌子的炊具来烙制。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粮食困难,人们为了塞满肚子,发明了在煎饼糊里掺进了谷糠、野菜、甚至粉碎了的玉米拐子。那煎饼的滋味比吃草还难受,吃到嘴里无论怎么嚼都难以下咽。现在情况变了,烙煎饼的面粉里稍微掺进点玉米就要加价。因为时兴吃粗粮养生。

赣榆一带人喜欢吃煎饼犹如南方人喜欢吃米饭,湖南人吃米粉,河南人喜欢吃馒头和面条,新疆人喜欢吃馕,陕西人喜欢吃油膜,是一顿也不能少的美食!总之,各地人都有自己特别钟爱的食品,但苏北、山东一带人对于煎饼的爱好超出了寻常,有的人说,我一天三顿吃煎饼也不厌;有的人在异乡经常大包小包的往外背煎饼。 

煎饼的吃法其实很简单,就是像卷纸一样把煎饼卷起一个筒来,就可以吃了。这是最简单的吃法,原汁原味,由于煎饼比较皮实,咬一口往往需要连撕带deng,一口咬下来要细嚼慢咽,越嚼越香。其滋味犹如喝茶者在细品茶的清香,越品越有味。吃煎饼的享受全在这个细嚼慢咽里,在细嚼慢咽里可以美美地体会煎饼的香和韧,享受煎饼里包裹的菜肴的美味。舌头不断地搅拌,在舌尖上充分地体会其中的香甜苦辣、去体会食材原始的粮食香味。是麦子的清香还是玉米的浓香,还是小米的淡香,黄豆的略带腥味的浓香……不知道什么原因中央电视台在“舌尖上的中国”里没有去作这个美味的栏目,造成了一个严重的缺憾!不过,我们赣榆人的影视明星侯勇在王小丫的《回家吃饭》美食节目里就带去了煎饼,这多少弥补了这个缺憾。初次吃煎饼的人如果没有咬劲,可能会咬不动,食用时连撕带扯的样子被戏称为“摇头饼”。《南征北战》电影里曾经有一个镜头,解放战争时期从苏南来到山东的新四军战士们吃不惯煎饼发牢骚说:“反攻反攻,打到山东,一手煎饼,一手大葱”。这首打油诗最形象的描绘出外人吃煎饼的样子了。吃煎饼通常还可以卷进一些菜肴,最常见的油条、或者辣椒炒鸡蛋,虾酱炒鸡蛋等等,不仅好咬而且更增加了风味。粮食的香味配上菜肴的美味,越嚼越有味,真是妙不可言!


(图片来源于央视财经《回家吃饭》和河北卫视《明星同乐会》视频截图)

煎饼好吃磨难推,小的时候每个礼拜六我必修科目就是推磨。从10岁开始能够够着磨盘的推磨棍就开始了推磨人生,一直推到高中毕业考入大学,整整推了10年。我们家只有3口人,养父、养母和我,养父是我的大伯父,年长我43岁,养母大我40岁。他们不仅年岁大而且母亲身体不好,有严重的气管炎,咳嗽是家常便饭,一出力就喘,不能推磨,父亲更是不能推磨的!这是我们地区男人的尊严。要吃饭,理所当然磨必须我来推。其实,推磨之前母亲已经为我做好了一切准备工作,她把红薯干泡软,然后用刀像斩肉一样一刀一刀把红薯干斩碎,这个工程也是浩大的,一个礼拜吃的煎饼啊,至少有20斤吧!好大的一盆。母亲从来不舍得我干斩地瓜干这样的活。但推磨则是非我莫属。推磨不仅累而且枯燥无味,最恨的是推磨都从凌晨开始,从鸡叫头遍开始一直推到大天亮,至少要有3个小时。每到礼拜天凌晨,鸡叫头遍了,母亲就会轻轻地叫我起来,那时家里没有钟表,不知道准确的时间。尽管我还在梦乡,尽管我舍不得舒服的床但别无选择,我还是揉着惺忪的睡眼,爬起来乖乖地进了磨坊像驴一样上了套。我一上套,就闭着眼漫无目的的抱着磨棍推起来,母亲站在旁边一勺一勺的给我往磨眼里填红薯干,伴随着她轻一阵重一阵的咳嗽声,开始我还能听见声音,隔一会一勺,隔一会又一勺,铁勺撞击磨盘的声音,母亲咳嗽的声音像缠绵的小夜曲更像催眠曲,填着填着这声音越来越模糊,越来越轻,我在推磨的过程中迷迷糊糊的边推边走就进入了梦乡,睡着了。后来当兵了,在行军路上许多人都是边走边睡,看来机械的动作与睡觉可以同步进行。母亲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怕我磕倒,就轻轻地喊我,和我说一会闲话,我慢慢地又清醒过来,继续的赶着我无可奈何的“圆集”。清醒过来没有好处,每一步都觉得累!我不时地抬起头来看看盆里还有多少粮食,每逢这时候妈妈都一边咳嗽一边和蔼的安慰我,快了快了!就这样我在妈妈陪同下从半夜推到天亮,从小孩推到了半大小伙,推到了标准的小伙子。

磨推完了,糊浆出来后,烙煎饼的工作与我无关了,但是在烙煎饼的过程中,妈妈都会特别犒劳我给我烙一个“鸡蛋煎饼”吃,鸡蛋煎饼就是在煎饼烙制过程中打上一个鸡蛋,放上葱花,再敷上一张煎饼。鸡蛋煎饼的美味又香又脆,吃得我满嘴留香,一夜的劳累立即化作乌有!
现在烙煎饼早已实现了机械化,起码推磨的过程被机械代替了,烙煎饼的过程也可以完全自动化,脱离人工的干预,但偏偏有人说机器煎饼口感不好,还是要手工制造,其结果价格就贵呗!我是打心眼里拥护机械化和自动化,提起推磨,我立马头疼。因为有心理障碍。(2017.5.16) 

如果您喜欢,请点赞转发!顺便点个“在看”

印象干于
原名称“印象赣榆”,因平台命名规则不得已改为“印象干于”,名字改变,初衷不变,一如既往给大家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