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是毕业于赣中的吴新明先生提供的。吴新明先生赣中毕业后考入哈军工,他已经78岁高龄,目前居于安徽蚌埠。虽然居住在他乡,但是吴先生对家乡的发展、对母校赣中的发展一直很关注。从他的朋友圈我找到了很多赣榆的资料,里面有不少影像资料特别珍贵。欢迎大家关注本公众号,将会在第一时间收到最新内容。
吴新明,1946年8月生于江苏省赣榆县青口镇, 1965年就读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导弹工程系,1970年毕业。先后在长沙工学院、国防科技大学和蚌埠坦克学院等军校从事电路理论教学和军事教育理论研究工作,是哈军工历史研究的知名人士,现任《哈军工纪念馆》顾问。1989年曾在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专职进修军事教育理论,从此20余年来,青灯黄卷潜心军事历史、军事教育和哈军工历史。发表报告文学作品《皖南事变 傅秋涛突围传奇》、《建议停止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第一人 张衍同志》、《反复无常的大汉奸郝鹏举》、《从老红军到汉奸 王宏鸣的可耻人生》等多篇;退休后笔耕不止,发表专著3部:《王牌军校 哈军工》、《王牌军校 高端访谈》、《军中名校 哈军工》和《65571传奇-长河浪花》等4部。2008年到2011年,作为主要策划人和编导之一,在广东电视台参与创作了10集电视文献纪录片《哈军工》。在该片制作过程中,曾跟踪采访了120余名哈军工元老、故旧,足迹踏过全国13个省市、遍布白山黑水、大江南北。该片在地方和中央台放映后,获得了一致好评,在茂名召开的“经典中国红色纪录片颁奖典礼”上获得了“红旗飘飘经典作品”荣誉,同时宣布由中央档案馆永久收藏,2012年该片在长沙又获得国家级纪录片最高奖项“金鹰奖”。
旧青口镇工商业的萌芽
吴新明
旧青口有没有现代工业,这是我长期思考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翻阅了县志、查阅了孙兴才先生的旧青口地图、还查阅了蒋绍铭先生的《赣榆文史》三份资料,还参阅了赣榆文史专家葛华先生关于赣榆历史的大量资料,基本上厘清了青口现代工业发展史。孙兴才先生由于绘制青口地图传播得比较广泛,所以他的名气比较大。这位蒋绍铭先生却鲜为人知,据说是退伍军人,后来长期在青口建筑公司工作,与孙兴才是同事。此人毛笔字写得很秀气。他的一本《赣榆文史》完全是手抄的,隽秀的蝇头小楷,看了很舒服。就书法而言,是难得的臻品!这是我的挚友董传民先生割爱给我的。
历史上青口是一个商业都市,按道理不会有多少工业。可是,现代社会工业和商业是分不开的,例如闻名世界的浙江义乌市本来就是一个小商品批发市场,可是搞着搞着就办起了制造业。现在,义乌市场上销售什么,就地的工业就制造什么。这是现代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可是旧时的青口在经济运行时却违背了这个规律,于是青口最后从商都地位败退下来。这是青口衰败的历史原因之一。任何经济的发展都是有一个过程的,青口的商家开始也不是没有眼光,没有注意到加工工业和制造业,而是发展不顺,最后才败落下来,说来话长。
第一,榨油行业。青口的商业主打商业经济是油料及其副产品,鲁南和苏北的花生米、黄豆、花生油、豆油以及其辅料豆饼、花生饼都从各地源源不断地运来青口。经油行收购、打包海运往上海、宁波等口岸。商家们看出了门道,知道加工的利润很大,于是纷纷办起了油坊,油坊是旧时的作坊,手工操作,每天的加工量是比较小的,在利益的驱动下,有人动起了大工业的念头。历史记载:1905年(清朝末期)青口首先进入现代社会的先驱--许鼎霖先生在青口创办赣丰饼油公司,为青口机器榨油之始;民国4年(1915年)青口恒利永字号开始购进现代榨油设备,恒利永是晋商经营的字号。原来是土榨设备日产豆饼120片(每片50斤)从大连购进现代榨油设备后日产960-1440片豆饼,效率增加了10倍以上!史载:其机器之大,运来时进不了城门,没有办法,后经过协商,把城墙拆了一段才把机器运进来,再把城墙补上。我反复的思考,青口直到解放后的1957年才正式建立了发电厂,开始使用动力电,用上了电灯照明。那么当时现代的榨油设备的动力是什么呢?难道说是用电吗?如果是用电,就是自带发电机,当时技术再落后,发电机设备绝对不会大得进不去城门。思来想去,唯一的可能是使用蒸汽机作为动力源,这个设备简单,容易操作,关键是能源就是煤炭,实在没有煤炭,木柴也可以替代。而发电机的燃料则苛刻得很,非燃油不可。蒸汽机唯一不足是机器尺寸较大,比较笨重。这就应了上面拆开城墙进来的故事。本来这是现代大工业的开端,可是由于技术、环境等各个方面的原因,恒利永只经营了8年就失败,最后不得不把设备卖给了新浦的郭海记字号。第二是上海人经营的蛋类加工厂,收购鲜蛋加工成蛋类产品出口,民国5年开张,民国10年关张。第三,火柴厂。民国20年(1931年)青口客商吴宗如与青岛客商合作,在青口华中路上老文化馆附近建立了赣兴火柴厂,日产火柴70箱,每箱270封。这是青口民族工业之又一先河。可是1939年日本鬼子占领青口后把火柴厂设备没收,工厂倒闭。第四,印刷业。青口郭氏素有干印刷的老手艺,从1922年开始第一代郭公焕老先生购买石印和手摇印刷机,开始了青口印刷业之先河。起名:焕文印刷社。1942年传到第二代郭九峰的手中,他是个大手笔,从青岛购来了一台德国的四开铅字印刷机,这是一个现代化的工业的设备。可是日本鬼子、汉奸巧取豪夺,使印刷社开不下去。只好关门大吉。消息传到我党青口地下党员王家驹(解放后任青口镇长)耳朵里,山东根据地大众日报正需要这样的设备,于是,给出高价买下此机器并巧妙地运到了沂蒙山区。运输时,机器装在棺材里,王家驹化装作孝子,披麻戴孝从青口码头(鸡心滩)上船,出下口经柘汪上岸,运到沂蒙山区。后来此机器为印刷大众日报出了大力!郭九峰的后人原来都住在糠市巷内。这台印刷机是用什么作动力,问其后代目前尚不得知。她们都是我的中学同学,郭建荣、郭建易,绝不会保密。估计当时也不会用电力驱动,那时青口没有动力电,如果自己发电,柴油来源又是问题。而且,设备卖到到了沂蒙山区八路军手里,柴油也是困难的话题。猜测还是使用蒸汽机,再不就是手动。第五、电信业。赣榆的电信业建立的比较早。1895年(光绪21年)青口设立电报局,专办军政电报,用于防倭。光绪22年青口电报局改为官督商办,上海电报总局规定青口局为分局。代号:JK.有海州通往清江的有线电报线路一条,单线通报,使用莫尔斯码。1915年青口至日照80公里直达电路落成,此时青口电报可直达海州、沂州、日照。1937年电报房南撤到江苏靖江。电报局的能源问题还是个老问题。由于是弱电,这个问题稍微好解决些。我估计是用“集成”的干电池块,就是把干电池压缩成块状,用作电源。相当于现在的蓄电池。因为没有动力电,无处充电,所以只好用干电池块。电池用尽就扔掉。我请教了李传科先生,他证实了我的想法。在电报房工作的老人有张佩明(建筑公司张德父亲)、徐家籍、李传科父亲等。第六、交通运输业。赣榆的交通运输业比较落后。运输以帆船运输为主,有数十家船行,负责海上运输。陆上运输主要靠木轱辘小推车队。此外,1931年青口成立一家汽车公司,东华大汽车站,只有一辆汽车,每天跑一班到新浦的客运。票价:一个大洋。公司地点在糠市巷南头,老板孙传斌(号:东文),他不仅有汽车运输还经营船运业。这位孙老板,名字没有号响亮,在青口大家都称他为孙东文,而不叫他孙传斌。他是后来的青口商会会长。另外,青口运输业有许多自行车可以载客,比较便捷。是大众化的出租车公司,比起城市里的黄包车要快速得多。
第七、民国十年山东潍县客帮在青口后陈庄开办机器织布工厂,有5部织机,生产土、洋布。同年,青口庄氏客商购置织袜子机器,生产洋袜子销售。这是青口现代纺织业的先河。这些工厂的开办,震惊了同行。第八、青口最多的是手工业,木匠、铁匠、白铁匠、油漆匠、瓦匠等自不必说。有特色的手工业是编织油篓。因为要运输油料,对油篓的需求量很大,镇里有很多家油篓铺子。第九、手工卷烟业,民国初年洋烟传入国内,许多商人模仿机器生产的洋烟,用手工做出了卷烟机,自行生产卷烟,印上自己的标签,也很有特色。我的发小柏振叶家就是生产卷烟的,起名为新新卷烟厂,地点在乾太巷内。据查,当时这样的卷烟厂有十几家。第十,食品加工业。青口的酱菜加工业很发达,特产是甜酱瓜,原料是南方说的菜瓜,晒去水分后,放在甜面酱里炮制,味道甜咸适中、爽脆可口,行销苏南和上海。据孙兴才调查,青口的酱菜园多是徽商开办。此外糕点的制作也很精细。但是由于是手工操作,所以没有形成气候。以上的10项产业就是旧青口早期的民族工业雏形,可惜每一项都是短命的,没有一项发展起来。由于没有现代工业支持,商业的繁荣是不能持续发展的,青口的命运最后被连云港取代,变成了一个消费性的小镇。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各种条件下综合作用的结果,就像旧中国没有产生工业革命一样,青口虽产生了现代工业的萌芽但没有发展的条件,最后还是成长不起来。只有共产党来了才彻底改变了青口的面貌和命运,使得青口再度变得蒸蒸日上,最后跨入了现代化都市行列,成为苏北、鲁南的一个政治、文化、教育、卫生、经济、交通等工业中心。
2021-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