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曲解的“延迟满足”坑了多少孩子?别再用错方法,把孩子害了!

教育   2024-09-04 13:01   北京  

点击上方 ▲ 关注「DrG科学育儿


来源:卓正科普Health Express
(ID:D-HealthExpress)
     

有很多朋友在后台问小助手,为什么总感觉叨叨账号神出鬼没的,有时候能看到,有时候看不到?


其实这是因为订阅号改变了推荐规则,想要实时看好文,大家一定一定要星标我们,这样你就可以在茫茫人海中,一眼就看到叨叨啦~


延迟满足这个概念,父母们一定不陌生。
很多育儿理念都在宣讲,要从小培养孩子延迟满足的能力,因为延迟满足能够锻炼孩子的自控能力,这样孩子将来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如果不教会孩子延迟满足,就会惯坏孩子,让他们变得以自我为中心,想要什么就必须得到。

然而究竟什么是延迟满足?这个概念是如何形成的?怎么做才能让孩子拥有延迟满足的能力?我们并没有仔细去思考这些问题,而是误以为只要不立刻满足孩子,让孩子忍耐,似乎就是延迟满足了

可是孩子似乎越延迟越无法满足,道理不听,油盐不进。父母们开始疑惑,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呢?

关于延迟满足
延迟满足这个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米歇尔提出来的。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沃尔特·米歇尔博士做了一系列关于自制力的实验,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棉花糖实验”

而米歇尔博士自己也没有想到,他主导的这个实验,会在多年后被列入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心理学实验之一,成为多项研究的理论依据,并被育儿界奉为圭臬。

在这项实验中,研究人员把一颗棉花糖放在孩子面前,告诉他可以选择马上吃掉,也可以选择等一会儿再吃。


如果他能坚持15分钟不吃,就能再得到一块棉花糖。随后研究人员就会离开房间,让孩子单独面对这颗棉花糖,同时观察记录孩子的反应。


结果可想而知,大部分孩子没能抵挡住糖果的诱惑,中途就把棉花糖吃掉了。有一些孩子坚持了15分钟,得到了第二块棉花糖。然而这并不是实验的终结。

真正让这个实验闻名于世的,是多年之后研究人员对这些孩子进行了追踪回访,发现当年在实验中能够抵抗诱惑的孩子,在多年后也表现出了较强的自控力与意志力,考试的成绩相较同龄人普遍偏高,职业和生活各方面也比较成功。

这个实验结果似乎证明了孩子从小形成的自控力能影响他将来的成败,于是“要让孩子学会延迟满足”这种教育理念应运而生,立刻风靡全球。

不少教育机构宣称要尽早训练孩子延迟满足的能力,而一些父母会刻意营造不及时满足孩子的情景,让孩子学会等待。

然而很少有人去探究,最初的“棉花糖实验”究竟是在研究什么?实验结果衡量了什么?有没有被忽略的其他变量会影响这个结论?

被忽略的隐形变量
从科学研究的角度来说,对照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变量,如果有多个变量则需要逐个依次验证,否则就无法保证得出的结论和条件有直接因果关系。而“棉花糖实验”中,吃掉糖的孩子和没吃糖的孩子,这两个组别在对比时,并没有考虑到组间差异。

为什么会如此?因为人家米歇尔博士最开始做这个实验并不是为了验证现在这个结论的。事实上米歇尔本人对媒体的过分解读也很不满,他认为不能如此简单地推论试验结果,有很多其它因素会影响孩子的等待时间。

让我们一起来还原一下这一系列跨越了几十年的实验,以及这中间被忽略的变量。
1. 变量一:孩子的年龄
“棉花糖实验”最初的目的并不是为了验证有延迟满足能力的孩子将来的发展会更好,而是想要研究一下孩子从多大开始逐渐具备一定的自控力,以及他们会采用什么样的方式调整自己。


因此他们当时选的孩子的年龄跨度是比较大的,在这些孩子中,最小的3岁6个月,最大的5岁8个月。我们可以想想看,三岁半的孩子和快六岁的孩子,这表现能一样吗?小孩子别说相差两岁多,有的哪怕只相差几个月,表现的差距都会很大。

而后续的研究证明,5岁以下的孩子很难具备延迟满足的能力,而5岁以上的孩子则明显表现出更可控的行为,直到8-13岁之间,大部分孩子都会逐渐发展出一定的延迟满足能力。这个结论和我们之前介绍的儿童大脑发育顺序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

因此,如果不考虑年龄程度,只是觉得孩子无法延迟满足就已经输在起跑线上了,那只能徒增焦虑,甚至更加严苛地继续“训练”孩子,最后只能适得其反。
2. 变量二:家庭背景和成长环境
有一种思维陷阱,叫做“倒果为因”。很多时候看似正确的道理,其实并不一定有循证依据。如果我们没有深入思考,就很容易落入这种思维陷阱。

例如有研究表明,常年持续健身的人无论是经济收入还是社会地位,都比从不健身的人要更胜一筹。于是得出结论,持续健身的人因为自律,也更容易在其他方面取得成就。


虽然说自律确实是获得成功的一个条件,但用健身这个例子是无法得出这个结论的。更有可能的情况是,只有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都不错的人,才有这个条件持续健身。而经济压力大、生活烦心事多的人,根本没心情经常去健身房。

同样,在“棉花糖实验”里也有这种情况。我们可以想想看,是家庭条件好、经常能吃到糖的孩子更容易忍住不吃棉花糖,还是那种可能一年都吃不到一两块糖的孩子更容易忍住?很明显是可以经常吃得到糖的家庭的孩子对那块糖的吸引力没有那么大。

而这个实验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做的,在那个年代家里可以经常吃到糖、对糖果的满足度比较高的孩子,他的家庭条件一定不会很差。那么一个家庭条件不是很差的孩子,在二三十年后,他的学习和工作取得了比那些没能延迟满足的孩子更好的成就,这不是很正常的吗?

2018年纽约大学泰勒·瓦特的实验印证了这一点。他重现了米歇尔的“棉花糖实验”,并且把实验人数扩大到了900多名儿童,这些孩子来自社会各个阶层和不同家庭背景。

最后实验发现,小时候有没有吃那块棉花糖,和将来发展得好不好,这之间并没有相关联性。在实验中,家庭收入水平较低的孩子更不愿意等待第二块棉花糖。

因此,与其刻意“训练”孩子,不如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和支持性环境,尊重、理解孩子的愿望,让孩子从中得到滋养。
3. 变量三:过往的经历
2013年,美国罗切斯特大学研究小组也曾做了一次棉花糖实验,只不过这一次的道具是蜡笔。如果孩子们等待了一定的时间,就可以获得更好的蜡笔。

研究人员把孩子们分成两组,其中一组兑现了承诺,所有等待的孩子都获得了蜡笔。而另一组则食言了,无论等待与否,都不给蜡笔。


实验结果显示,信守约定的那个组的孩子,在第二轮实验中等待的时间大大增加了,而被欺骗的那个组的孩子,在后续实验中的自制力大幅度降低。


这个结果并不让人意外,但确实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孩子能否延迟满足,也取决于他之前的经历是否让他能够信任他人。如果父母经常出尔反尔,不考虑自己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而只是单纯地要求孩子做到延迟满足,这其实是不讲道理的。如果孩子延迟满足没有得到他预期的结果,那他就不会再相信你的承诺。


延迟满足的能力是建立在孩子平时被满足的经验上的。如果一个孩子被满足的次数多,那么有时因为特殊情况没法满足的时候,我们去跟他沟通,他虽然不高兴,但还是会接受的。可如果一个孩子经常不被满足,他逮到一个机会好不容易有了这颗糖,那他怎么可能愿意延迟满足?

例如老公经常陪你看电影,有一次突然加班去不了,你是能接受的。但如果老公总是不陪你,那他哪一次又拒绝你的时候,你肯定是气不打一处来,要抓着他吵一架。


所以延迟满足的悖论就在于,他要有很多被满足的经验。也就是说,这个孩子要有信心,坚信你是会说话算话的,自己是能够吃到这块糖的,他才会心甘情愿地去延迟满足。这种内心的笃定,才会让孩子能够等待。

由此可见,延迟满足的能力是无法被“训练”出来的,刻意训练只会破坏孩子对他人的信任。


那些被训练出来的孩子,可能是因为已经彻底失望了,放弃期待了,于是看起来似乎延迟满足了。

4. 变量四:谁是主导
延迟满足的前提应该是孩子自己选择的,而不是被他人控制的,也就是说孩子是决定要不要延迟满足的主导。他可以决定是现在吃糖,还是等一会儿再吃。如果主导权在别人手里,那么延迟满足的意愿会大大下降。

延迟满足是指为了将来一个更想要的目标,暂时放弃眼前短期的好处。


然而将来那个更大的好处,究竟是由谁来界定的呢?如果老板要求我们延迟满足,我们一定会骂他画大饼;可我们要求孩子延迟满足的时候,却觉得天经地义。

当我们拒绝孩子,想以此让他形成延迟满足的能力时,这种带着压力的强迫,是无法让孩子形成主动等待的意愿的。孩子只是被迫“延迟”了,然而由此带来的情绪却会严重影响孩子真正自控力的形成。

如果主导的人不在了,自控力也就没有了。这也就是为什么一些孩子在父母在场的时候能做到延迟满足,一旦父母不在,就会毫不顾忌。

由此引发的思考
在这个实验里,那些能做到不吃棉花糖的孩子,他们都想了一些办法去抵抗棉花糖的诱惑。

他们有的站起来转圈圈,有的自己跟自己玩儿,有的开始观察研究桌面上其他的东西,有的假装睡觉不去盯着棉花糖……他们会找一些替代的方式,让自己不那么强烈地被棉花糖吸引,也让自己没那么煎熬。其他那些没能忍住的孩子就不太会使用这样的策略。

很多时候我们所谓的意志力,都是在发展“我不能”的力量来对抗“我想要”力量。

例如我们想减肥,于是拼命告诉自己不能吃不能吃;我们想让孩子学习,就一个劲地要求他不能玩不能玩。当两种力量在对抗的时候,是非常消耗我们的意志力的。因此无论是我们还是孩子,往往很难做到。

拿孩子沉迷电子产品举例,如果孩子不玩电子产品,不沉迷手机,他还有什么事情可以做?如果剩下的都是无聊的事情,甚至只能特别苦的学习,那这个孩子怎么可能抵抗得住手机的诱惑?

因此如果不想让孩子沉迷电子产品,我们一定要让他有其它有趣的多角度的生活去体验。如果他能在生活中体验到乐趣,体验到成就感、归属感、掌控感和价值感,那么他就不会那么痴迷于电子产品。
延迟满足真的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重要吗?
自控力很重要,但体现在延迟满足方面,恐怕我们给它赋予了过多的意义。

要说延迟满足,我们的老一辈真的是做得太好了。别说延迟满足了,他们几乎可以永不满足。

他们一直说的是:等结了婚就好了,结婚之后等生了孩子就好了,生了孩子之后等孩子大了就好了,然后等孩子上大学就好了,等孩子工作就好了,等孩子结婚就好了,等孩子生了孩子就好了……永远在等,永远不满足。


他们可以把延迟满足做到极致,但是他们真的就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或者人生有多么幸福吗?很明显是相反的。这并不是真正的延迟满足,而是因为成长环境所导致的内心匮乏感。

我记得我小时候,冬天妈妈买了一箱苹果,打开之后发现有两个苹果是烂的。她不会把这两个苹果扔掉,而是会把烂的地方挖掉,然后让我们赶紧吃。


实际上那个苹果的味道已经不好了,但妈妈说要把好苹果留到后面吃。可是等到第二天会发现又烂了两个,于是又赶紧挖掉,让我们继续吃烂苹果。结果整整一个冬天,我们全家吃了一个冬天的烂苹果,一个好的都没吃上。


但如果换一个角度想,我们最开始就不要吃那个烂苹果,就从好的开始吃,是不是那一箱不会接二连三地烂下去呢?


延迟满足是一种能力,它不是一种训练方式。不是为了让孩子得到延迟满足的能力,我们就故意不满足他的要求。而是如果我能满足,我就痛痛快快地满足,不讲条件;如果不能满足,我也不带任何指责、内疚,或是愤怒的情绪,而是坦诚相告,然后再想其它替代的解决办法。

生活自然的样子是怎样的就是怎样,不需要人为去制造这些。意志力是极为有限的资源,如果在这方面延迟满足了,那么在其它方面就一定想要补回来。如果意志力都用来对抗人为制造的痛苦,都消耗在“渴望而不可得”上,就没有精力去发展自身了。
| 参考文献

[1] Mischel, W., & Gilligan, C. (1964). Delay of Gratification, Motivation for the Prohibited Gratification, and Responses to Temptation.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69(4), 411–417.

[2] Mischel, W., Ebbesen, E. B., & Raskoff Zeiss, A. (1972). Cognitive and Attentional Mechanisms in Delay of Gratifica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1(2), 204–218.

[3] Mischel, W. (1974). Processes in Delay of Gratification. 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7, 249-292.

[4] Miller, D. T., & Karniol, R. (1976). Coping Strategies and Attentional Mechanisms in Self-imposed and Externally Imposed Delay Situation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34(2), 310–316.

[5] Mischel, W., Shoda, Y., & Rodriguez, M. L. (1989). Delay of Gratification in Children. Science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244(4907), 933–938.

[6] Shoda, Y., Mischel, W., & Peake, P. K. (1990). Predicting Adolescent Cognitive and Self-Regulatory Competencies from Preschool Delay of Gratification: Identifying Diagnostic Condition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6(6), 978–986. 

[7] Kidd, C., Palmeri, H., & Aslin, R. N. (2013). Rational snacking: Young Children’s Decision-making on the Marshmallow Task is Moderated by Beliefs about Environmental Reliability. Cognition, 126(1), 109–114.

[8] Watts, T. W., Duncan, G. J., & Quan, H. (2018). Revisiting the Marshmallow Test: A Conceptual Replication Investigating Links Between Early Delay of Gratification and Later Outcomes. Psychological Science, 29(7), 1159–1177.



「DrG科学育儿」合作授权转载:卓正诊所卓正科普Health Express(ID:D-HealthExpress),值得信赖的循证科普和线上问诊平台。

2023

星标+点赞 我们不失联



DrG科学育儿
给你需要的育儿干货!每周一条原创亲子视频,成为更好的妈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