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街道:“积”出文明新风尚 “兑”出共治新格局

文摘   2025-01-24 13:06   重庆  


迎着初冬的暖阳,1月20日,记者走进高峰街道洪安村,映入眼帘的是干净整洁的道路、错落有致的房屋,村道两边,数十名村民身着红马甲,手拿扫帚、铁锨,为即将临近的新春佳节“美颜靓装”。


“每个月20日,我们都会自发聚在一块,一起打扫卫生,美化环境,大家经常都是争着干、抢着干。”村民范兴春乐呵地说道。


村民的积极性,离不开“积分制”这把“金钥匙”。近年来,高峰街道坚持把“积分超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紧密结合,以制度化管理调动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促进移风易俗、环境整治、乡风文明等工作落实落细,使“积分超市”真正成为引领群众、凝聚群众、带动群众的实践阵地。




“积分制”做到“积分治”

“大家有序排队领取积分卡,领完积分卡就可以到积分超市选购东西了.......”这段时间,春节将至,高峰街道洪安村村委会外的坝子上每天热闹不已,村民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参与积分兑换,领取属于自己的“年终奖”。


积分超市门口,志愿者根据积分清单,为村民们发放积分卡,大家手拿积分卡来回比对,挑选心仪商品,现场其乐融融,好不热闹。


“用自己挣的积分兑奖品,是物质奖励,也是精神奖励。”村民王秀华用这几个月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获得的积分拎走奖品,喜不自禁。


赵英菊是村里出了名的积极分子,村里的大小事务,只要能帮上忙的,都积极参与,一个季度下来,她成为了村里的积分大户,共获得积分135分。


“今天收获很多,我兑换了一桶油,一袋米,还有一袋洗衣粉!” 兑换完物品,赵英菊迫不及待地向记者展示道。


记者注意到,积分超市内,货架上的商品琳琅满目,抽纸、毛巾、洗洁精、肥皂、牙膏等生活用品一应俱全,每件物品下方都标有兑换的“积分分值”,与其他超市不同的是,这里的商品不能现金购买,也不对外开放,仅供本村村民用“积分”兑换,是该村村民的“专属福利”。


那么这些积分如何获得呢?


洪安村完善了《积分管理实施办法》,积分指标从原来的环境卫生一项增加到七大项,拓宽村民获取积分范围,积分内容包括爱党爱国、遵纪守法、乡村建设、人居环境、移风易俗、兴业致富、荣誉表彰等七大类。


“我们按照‘正向加分、负向扣分’进行积分,大到为家乡建设捐款捐物、报名参军,小到在路边捡起一个白色垃圾丢进垃圾桶,只要村民们参与村里事务,便可获得积分。”洪安村党支部书记伍安祥告诉记者。


为调动村民积极性,洪安村以户为单位,建立村民积分档案,由村干部、党员代表和村民代表组成的评定小组,参照积分细则,收集汇总积分基础情况,每月利用院落主题日对积分开展集中评定后,通过村务公开栏公示,接受村民监督,同时让村民相互学习看齐。


在日常管理上,洪安村还创新推出积分卡,村民们每参加一项活动或获得一次奖励,便可获得对应分值的积分卡,村民们凭借累计的积分卡兑换商品,有效避免村干部积分登记发生错误,提高积分兑换效率。


“通过清晰明确的积分考评标准,我们对村民日常表现和发挥作用情况开展量化打分,并发放积分卡,以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想得到实际激励,激发村民参与热情,形成人人讲文明、户户争先进的良好态势。”伍安祥说。





“文明分”引领“文明风”

小小积分,兑出大文明。


曾德明是洪安村的低保户,以前,他从不参加村里组织的活动,家里卫生更是脏乱差,但从去年开始,曾德明像换了个人,他不仅在村里组织开展的活动上频频露面,还主动加入村里的志愿服务队,参与环境卫生清扫。


“参与志愿活动可以获得积分,大家伙都参加,我也想参与试一试。”谈及原因,曾德明笑着说道。


在洪安村,像曾德明一样发生转变的村民还不少。自实施积分制以来,村里逐渐形成了由“要我做”变成“我要做”的良好局面,充分发挥了“积分制”在乡风文明中的杠杆作用。


对此,村干部张茂翠感触颇深:“以前村庄道路边、房前屋后总是有各种垃圾,每次清理完过一阵又会出现,自从有了‘积分制’,大家保护环境的意识明显提高,现在村里干净清爽多了。”


除了环境卫生,洪安村通过制定详细的积分规则,鼓励村民参与志愿服务、孝老爱亲、移风易俗、好人好事等,每完成一项任务即可获得相应积分,让村民们切实感受到了参与乡村治理的实惠与价值。


前不久,村里有两户村民对房前屋后栽种花草品种的意见没有达成一致,两家闹得有点不愉快,村民卢永春得知后,将两家村民召集在一起,通过摆谈闲聊,化解了两人的心结。为此,卢永春还获得了五积分的奖励。


“积分制让我们看到了自己的价值,现在,我们都愿意参与村里的事务,全村上下氛围越来越好了。”卢永春告诉记者。


办好群众“关键小事”,就是解决“民生大事”,也是激活基层治理的核心所在。近年来,高峰街道通过推行积分制,当地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热情持续高涨,为乡村治理探寻到了新路径。


“我们通过物质奖励、精神鼓励和政策激励,‘小积分’发挥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让文明新风有‘镜子’可照、有‘尺子’可量,有力助推了基层社会治理。”伍安祥表示。


如今,走进洪安村,村道的垃圾少了,庭院干净整洁了;邻里矛盾纠纷少了,关系融洽和谐了;游手好闲的人少了,参与文明实践活动的人多了……积分制正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引导广大群众参与文明实践,“小积分”攒出了“好习惯”,也兑出了城乡“新风尚”。





图文|重庆三峡融媒体中心记者 陈星 普涵

编辑|刘欢欢   

来源|看万州APP

文明万州
传播文明,展现万州。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