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
眉
箍
桶
盛夏的田野
空气中弥漫着稻谷的清香
五阆山麓的农人
正抢抓农时挥镰收割
一种古老的谷物收获农具
在这时派上了大用场
家住长卿镇月眉村的
谢师傅是如今安溪为数不多
还在制作这种农具的匠人
密高质坚,耐腐耐水
是制作农用打谷桶的理想材料
在繁琐的锛凿斧锯中
推刨花费心思最多
箍桶的难度就难在这里
刨凿的弧度、切口的角度
都需要精密的计算
而经验老道的谢师傅
仅凭手和眼的估量
就能刨出适合的弧度
这是代代相传经验累积的结果
箍桶匠 谢万春:
一丈木材斜一尺八,用来计算,这只桶要多少直径来加来算。刚开始学不懂算,比较慢,时间久了熟练了不用去计算。大概差不多, 做久很熟了。
木板刨好后
在横切面钻孔,竹钉楔入
使相邻的木板紧密衔接
然后用竹篾将木桶箍紧
这个过程极为重要
需要高超的技巧
和足够的耐心
才能确保每一块木板
箍桶匠 谢万春:
第一条要保证不漏水,我爷爷教我,篾箍一定要够七圈,桶保证不漏,力量够,桶不会变形;若是箍三圈,减一半,西北风天一起,桶就散开,桶就松松垮垮的;七圈,多一半,西风天一吹,桶紧就不会散开;这点道理自己脑袋里要讲究。
初具雏形的木桶
还要接受刨刀的完美改造
锋利的刨刀
在布满老茧的双手里
顺畅地滑行
如同钟摆
把时光一点点推动
成人方圆
是箍桶匠的本领
谢师傅的大半生
都在这些方圆器物里敲敲打打
练就了炉火纯青的手艺
也磨炼了沉稳细腻的
匠人心性
箍桶匠 谢万春:
以前家家户户要用桶,水桶、脚桶、尿桶、打谷桶,我们出门赚工钱,每天赚点钱当伙食,维持生计。
长卿镇月眉村
是远近闻名的木材加工村
和木材集散地
鼎盛时期,几乎家家户户都
从事这一行业
箍桶匠 谢万春:
我爷爷教导,他说这个是饭碗,你一定不要随意,要认真做。
最难得的是用心
但随着社会进步
人们生活器具更新换代
箍桶这个延续了千年的
传统行当日渐衰落
时光悠远,天地长新
或许箍桶会渐渐淡出
我们的生活
但是匠人匠心
从不会随着时光的远去而消逝
记者:胡彩恋 许德荣 王晨 叶一煌 谢鑫鑫
编辑:张堃鸰
审核:一审|林百兰 二审|杨伟艺 三审|谢永茂
推荐阅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