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秦岭】张学礼:用心用情守护绿水青山

学术   2024-11-27 19:17   陕西  



秦岭和合南北、泽被天下,是我国的中央水塔,是中华民族的祖脉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保护好秦岭生态环境,对确保中华民族长盛不衰、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如今,秦岭陕西段生态环境优良等级面积达99.3%,生态环境质量指数为82.20,达到最高类别。良好的生态,已经成为秦岭的亮丽名片。


秦岭保护取得如此瞩目的成绩,离不开广大一线基层干部的常年坚守、默默奉献。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联合中国网生态中国频道特别推出《对话·秦岭》栏目,本期栏目邀请到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和综合执法局森林资源管理科负责人张学礼,听他讲述他与秦岭的不解之缘,以及在秦岭生态保护工作中的点点滴滴。


初识秦岭 心生守护志弥坚
秦岭是中国南北方的分界线,是我国的“中央水塔”,也是中华民族的祖脉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在我国具有无可比拟的显著地位。张学礼与秦岭的缘分始于2005年的夏天。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火地塘试验林场实习期间,这座伟大的山脉在他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长安区王莽街道刘秀村项目示范区。

“在林场实习期间,我被秦岭的葱郁富饶所震撼,并立志深入研学,为秦岭的生态保护添砖加瓦,为它的永续繁荣奉献自己的每一份力量。”2011年,张学礼如愿来到长安区林业相关部门参加工作,自此他便深深扎根秦岭一线,在林业技术推广的田间地头挥洒汗水,于造林绿化的漫山遍野播撒希望,投身生态扶贫的前沿阵地助力民生,每一项工作都凝聚着他对秦岭生态深沉的热爱与责任担当。

回忆起过去的工作经历,张学礼感慨万千。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历史上秦岭森林资源曾被过度利用。“靠山吃山”的老路,曾经让秦岭很“受伤”。如今,在陕西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秦岭迎来了生态环境全面整治和最严格的保护措施,西安市长安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也迈入了全面整治、有效保护和科学修复的新阶段。

在“由乱到治、由治到美”的过程中,“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张学礼亲眼见证了秦岭的变化,“长安区目前拥有5处自然保护地、4处森林公园、1处风景名胜区、359种野生动物、1556种野生植物等多种自然资源。”如今的秦岭,万物和谐相处,共同谱写着绿水青山的欢歌。

守护青山 创新举措显成效

作为秦岭保护的重要区域,长安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和综合执法局森林资源管理科在协调监督相关部门做好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具体工作中不断创新。张学礼介绍道:“一是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创新性建设峪口保护站,实现控车减人目的,最大程度减少人为因素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干扰;二是推行智慧管山,建设1+3智慧监测平台,实时动态监测秦岭保护区森林资源状况;三是实现制度管山,高频次开展联合执法,促使非法猎捕野生动物案件发生率逐年下降,野生动物保有量逐年上升。四是谋划未来,全面调研林业产业发展现状,探索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方式与栓皮栎等林业产业发展之路,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变。”

张学礼(右二)及其同事深入田间走访群众。

这些创新举措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带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峪口保护站的建设有效保护了野生动物的栖息地,为它们提供了更加宁静的生存环境;智慧监测平台的运用提高了森林资源管理的效率和精准度,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制度管山的加强则有力打击了破坏林草资源非法行为,保障了生态环境的安全;而对林业产业发展的探索,为秦岭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扎根一线 山水项目焕生机

秦岭千山万壑,葱茏叠翠,云雾缭绕,山岭连绵不绝,一望无际。无论是岭还是峰,“绿”都是它们的主色调。陕西秦岭北麓主体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的有序推进,为秦岭生态保护注入了新的活力。2023年,西安市长安区启动山水项目,涵盖土地综合整治、河道堤岸修复、林地提质增效、水土流失治理以及湿地修复等6类。

为保证项目顺利实施,张学礼和同事们付出了诸多努力。他们深入田间地块及群众家中走访,逐街办、逐村、逐地块,精准识别生态问题,切实了解群众需求,成功申报了6个子工程,涉及全区7个街道75个自然村,3339.03公顷生态修复和54.39公里河道治理任务。

经过不懈努力,山水项目的生态修复效果已初步显现。截至2024年6月,项目区经第一年整治后,耕地小麦产量已由整治前平均200斤/亩,提升至600斤/亩;河道堤岸经汛期后,未发生损毁情况;项目区水土流失情况得到有效遏制;尤其是刘秀示范区,黑鹳、白鹭等野生动物种群数量明显增多,恢复了当地水稻种植传统,村集体受益效果显著。

山水项目的实施让刘秀村的河滩地变为肥沃水稻田

在日常工作中,张学礼也遇到了许多难忘的故事,这些经历都成为了他坚守秦岭生态保护事业的动力。2017年,张学礼所在的部门统筹负责生态脱贫工作。在帮扶过程中,西安市长安区子午街道抱龙峪村贫困户范红利,寻求林下经济帮扶政策。对此,张学礼即刻协调区林业资源保护中心的专业团队前往范红利家中,深入调研其实际状况。依据调研结果,实施了精准帮扶策略,引导他发展林下中蜂养殖业。2021年回访时,范红利已养殖中蜂超过230箱,蜂蜜年产量高达3000多斤,年收入5万余元,实现彻底脱贫。“这件事令我记忆犹新,让我深深体会到为人民服务的那种喜悦与激动之情。”张学礼说道。

生态美的背后,是陕西省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持之以恒保护秦岭生态环境的不懈努力。看着秦岭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张学礼心里充满自豪。在采访的最后,张学礼表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任重道远,他和他的同事们将继续坚守岗位,不断创新工作方法,为守护秦岭的绿水青山贡献自己的力量。


秦岭生态环境保护
为您提供秦岭基本情况,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动态信息、文件解读等,欢迎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