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报纸版面截图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创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是改革开放取得的重大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新时代经济体制改革的新形势新要求,围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刻回答了新时代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化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市场经济的理论,为新时代新征程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深化对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关系的认识
习近平经济思想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关系的认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经济发展获得巨大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我们既发挥了市场经济的长处,又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我们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大前提下发展市场经济,什么时候都不能忘了“社会主义”这个定语。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概括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又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是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升为基本经济制度,是我们党把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的重要理论探索。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在经济制度体系中具有基础性决定性地位。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规定了我国经济关系的基本原则。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纳入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丰富和拓展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
深化对政府和市场关系的认识
习近平经济思想创造性地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深化了对政府和市场关系的认识。
如何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市场经济的核心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一直在根据实践拓展和认识深化寻找对政府和市场关系新的科学定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上升为“决定性作用”,发展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持续深化。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一个新突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新成果,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
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也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就政府和市场关系问题作出系统深刻的阐发,强调“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互为补充的”“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提出“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这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理论支撑。在实践中,我们党在构建更高水平的有效市场的同时,着力构建更高水平的有为政府。
习近平经济思想对政府和市场关系的深刻阐述,在理论上实现了对西方主流经济学关于市场和政府关系认知的超越,在实践上实现了对西方经济发展模式的超越,在克服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弊端的同时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为破解政府和市场关系这道经济学上的世界性难题提供了中国智慧。
深化对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的认识
习近平经济思想创造性地对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作出新阐述,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的认识。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动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创新发展,强调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明确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国有企业的重要支柱作用,决定了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是同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必然选择,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题中应有之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要求“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这一系列重要论述充分肯定了非公有制经济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体现了对非公有制经济功能定位的新认识,为处理好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提供了科学指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各种所有制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这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
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认识
习近平经济思想创造性地提出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认识,进一步丰富了市场经济基础制度的内涵。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对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作出部署,强调健全以公平为核心原则的产权保护制度、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全面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等。这一系列重要论述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重要理论成果,为夯实市场经济基础性制度提供了指南。同时阐明,社会主义国家不但可以运用市场机制,而且能够探索更加高效的市场机制,达到最大限度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目的。
深化对生产要素内涵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的认识。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生产要素变化趋势,创造性地把数据纳入生产要素,指出“要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发挥数据的基础资源作用和创新引擎作用”,把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之一,对实现要素价格市场决定、流动自主有序、配置高效公平作出部署。这一系列重要论述丰富了生产要素的内涵,为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提供了支撑。
拓宽全国统一大市场的理论视野。习近平总书记从大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础要求出发,对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作出重要论述,强调“构建新发展格局,迫切需要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制度规则,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深刻阐明了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大意义,为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更好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激发内需潜力提供了理论指导。
丰富和发展经济体制改革的方法论
习近平经济思想系统提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策略方法,丰富和发展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方法论。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重大创新,需要在实践中坚持正确工作策略和方法。习近平经济思想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立足新时代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实践,提出一系列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策略方法。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也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习近平经济思想注重处理好“稳”和“进”、“立”和“破”的关系,强调必须坚持稳中求进,调整政策和推动改革要把握好时度效,坚持先立后破、稳扎稳打,有力确保经济体制改革平稳有序推进。
坚持系统观念。系统观念是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习近平经济思想强调必须从系统论出发优化经济治理方式,加强全局观念,在多重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要求处理好经济和社会、政府和市场、效率和公平、活力和秩序、发展和安全等重大关系,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坚持问题导向。习近平总书记以强烈的问题意识推动经济体制改革,强调“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其实就是贯彻了问题导向”,指出“这些问题不解决好,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难以形成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和完善的。
坚持辩证法、两点论。习近平总书记用全面的、辩证的观点分析和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各个方面,强调“继续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上下功夫,把两方面优势都发挥好”“‘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都要用好,努力形成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有机统一、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格局”,为处理一系列重要关系提供了方法指引。
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改革和法治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相辅相成、相伴而生”,为确保经济体制改革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提供了科学的工作方法。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必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在法治轨道上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做到改革和法治相统一,重大改革于法有据,及时把改革成果上升为法律制度。
内容来源:经济日报
责编:张维佳
初审:莫雯倩 刘超奇
执行主编:邓明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