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的发展看似很正常,后面骚操作就来了。
10月底至11月初期间,学院的外事秘书建立“赴英活动微信群”,并邀请Bill入群,对接学生。
然而,学生当时并不知道Bill其实并非剑桥的教职工,而是中介机构的人员。
Bill提供(伪造的)剑桥邀请信、教授签名和邮箱(非剑桥邮箱)让学生申请签证,期间提供个人收款码,收款方不是剑桥大学。
12月初,学生按照程序申请英国的签证。当英国签证中心致电剑桥大学核实时,剑桥教授的回答直接揭开了骗局的面纱:“我从未发出过这样的邀请函。”约有20余名参与学生遭英国签证中心10年拒签处理。学生发现被拒签后进行举报。
也许有人会问,堂堂浙大学生,应该智商都在线,中途怎么没有人质疑对接方是个皮包公司,而造成了现在被动失信遭拒签的局面?这种“坑蒙拐骗”发生在国内顶尖大学,真是让人匪夷所思。
我们来分析一下背后的原因。
首先,这个中介公司的取名非常具有迷惑性,叫“Cambridge Uni.”,不要说是没有社会阅历的学生,让外行成年人第一眼看,也会以为就是剑桥大学,而剑桥大学的英文其实是University of Cambridge。
其次,外方高校依托第三方公司来进行项目管理其实是非常普遍的。资本主义更讲究效率和成本。学生交流活动往往杂事多,找第三方公司帮忙处理和对接程序化的具体事务(例如发邀请函、统计收费、回答学生问题等)属于常规操作,外方校方一般主要负责课程把关和师资协调。
但万万没想到,有心之人就利用了这一点搭起了草台班子,而且胆子还这么大……
学生因为信任学校,才报名参加。但整个事件中,被坑的学生很无辜,浙大校方其实也被坑得不轻。
目前,参与项目的学生已经被英国签证系统列为“材料造假”黑名单,并面临十年拒签的处罚。考虑到五眼联盟国家的签证信息共享机制,这些学生未来申请其他国家签证时,也可能面临更严格的审查,这简直就是无妄之灾。
此次事件为高校国际项目的管理模式敲响了警钟。近年来,国际交流项目成为高校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重要环节,各种国际排名也将国际交流列入KPI指标,但一些项目的质量与监管却远未达到应有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