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过年,和爸妈重新认识一下?丨睡前聊一会儿

时事   2025-01-22 21:30   北京  

睡前聊一会儿,梦中有世界。听众朋友们,晚上好。
父母是我们身边“最亲近的人”,但是,我们真的了解他们吗?是含蓄内敛还是热情开朗,是温柔通达还是严厉深沉?有没有一种可能,这些基于日常相处得到的描述,也许并不全面客观。通过社交媒体账号,一些网友发现了父母的“网络人格”,在好奇、惊讶之余,也尝试通过这种略带陌生感的方式重新了解他们。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父母的“网络人格”不一而足。有人发现父母涉猎广泛、题材多样的电子书单,“甚至比同龄人更丰富有趣”;有人刷到父母充满活力和热情的生活记录短视频,为“日更博主”的精气神而自豪;也有人在父母的账号里看见自己儿时稚嫩的照片、承载家庭记忆的老物件,为那些在时光褶皱里悄然沉淀的爱意而鼻子发酸……平日里最常看见的人,也许从未被好好“注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父母在互联网上的“马甲掉了”,反而让子女有机会拾起一份宝贵的再认知、深了解。
父母也需要了解、需要陪伴。图源网络
充满反差的网络人格,是父母长辈在家庭角色、社会角色之外的自我演绎。“父爱如山”、“为母则刚”,传统文化中对父母的刻画,自然承载亲情,却也在无形中浇筑责任的高墙、拴上牺牲的枷锁。然而,在成为父母之前,他们首先也曾是意气风发的“我们”,有个性、有爱好、有朋友,有属于自己的喜怒哀乐、诗与远方。由此而言,隔着岁月长河、时代洪流彼此相望,父母的“网络人格”尽管陌生,却并不遥远——我们和他们,共享着青春的悸动、梦想的悠长,一同体验着欣喜与畅快、愁绪与悲伤。看似虚拟的网络空间,实则承载消弭角色身份差异后,属于个体的那份“真”。
父母“触网”,也让我们对时间的流动,有了更深切的触感。每每望向父母的背影,我们常说他们在“衰老”,却忽视了他们尝试贴近子女、追赶时代的“成长”。互联网飞速发展、自媒体风生水起,在这个日新月异、活力迸发的时代,父母和我们一样,也会好奇发问、也想探索尝试。技术的进步激活了人们链接时代的渴望,也为热烈鲜活的率性提供了一种可能。生活留影、岁月成像,在没有边际的互联网,人人都有机会书写自己的“散文诗”。
小小一方屏幕,恰似一扇互相看见的窗。然而换个角度,又不禁让人扪心自问:本是世间最亲的人,互诉衷肠为何还要绕“手机”这条远路、弯路呢?那些近在咫尺、看似寻常的瞬间,我们是否过于沉默、疏于淡漠?也许青春的叛逆仍留龃龉,漂泊的距离带来疏远,角色的束缚无法挣脱,但这些都不该成为我们和父母对坐却无言、亲近却不亲密的阻碍。不妨主动走入父母的生活,就像他们过去学习如何与我们相处一样,怀着同样的热忱和爱意,探索未曾到过的属于父母的那方内心世界。
年关将至,许许多多人即将踏上从他乡到故乡、从“小家”到老家的旅途。每一段归程,都有倚门守候的目光,预演着灯火可亲的美好。放下手机,和父母说说话吧,过去和未来、生活与梦想、我和你,能聊的会有很多,很多。
这正是:
屏幕内外,冬去春来心未老;
岁月两端,寸草春晖情常在。
大家晚安。
(文丨漆袁雯)

人民日报评论
人民日报评论部微信公共账号。秉承党报评论的厚土,我们向新媒体平台伸出小小一枝,期待与您一起见证复杂而深刻的转型中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