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电信网络诈骗警情通报
1月6日,马女士(28岁,威信县罗布镇人,卸载“国家反诈中心”APP)报警称:其在网上贷款被诈骗5万余元。经核实:1月4日,马女士收到一条内容为“请领取您的贷款金额190000元,逾期将失效”的短信,马女士点击短信中的链接填写个人信息,后接到一个“00”开头的电话,对方自称贷款客服,马女士根据对方要求添加微信,点击链接下载安装了“还呗”APP,在该APP申请贷款后提现失败。对方以马女士信息错误,让其下载“畅聊”APP沟通,在“畅聊”APP内对方称马女士需要转账修复。于是马女士根据对方要求添加微信群,分别在3个微信群内发了10000元、30000元、13500元的红包,发了红包后再次提现依然失败。这时,对方又称马女士全额提现长时间未处理涉嫌洗钱,让马女士再准备50000元,如果没有钱可以将家中财物拿去抵押凑款,马女士意识到被骗。共计损失53500元。
1月6日,魏女士(62岁,威信扎西镇人,卸载“国家反诈中心”APP)报警称:其在网上办理关闭直播会员被骗7000元。经核实:1月3日,魏女士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抖音的客服,并告知魏女士其开通了每月扣费800元的直播会员,如果不关闭会持续扣费。于是魏女士扫描了对方提供的二维码,转账7000元到对方账户。共计损失7000元。
1月12日,王女士(20岁,威信县扎西镇人,卸载“国家反诈中心”APP)报警称:其在网上刷单被骗12192元。经核实:1月11日,王女士在“小红书”APP中看到一则可以免费领取相机的信息,根据信息中的内容添加QQ群后,在该群内对方称需要完成任务才能领取相机,于是王女士按照对方要求下载“腾讯会议”APP,在该APP内与对方屏幕共享,对方通过屏幕共享盗取张女士的银行账户、密码及其验证码等信息,将王女士银行账户内12192元转走,共计损失12192元。
1、凡是网络贷款,放款前以缴纳各种费用和要求转账的都是诈骗。
2、凡是接到电话自称“关闭平台扣费功能”都是诈骗,不要盲目相信。
3、不要轻易被看似不劳而获的“免费”所诱惑,不要与陌生人开启屏幕共享。
商务合作电话(微信同号)1331268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