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
是中国人不能忘却的日子
长津湖战役胜利纪念日
“宁可冻死也不撤退”
74年前他们以战斗队形冻成冰人
1950年的那个冬天
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的严寒中
志愿军战士在长津湖的
冰天雪地里苦战20余天
有连队冻死在阵地上
仍保持战斗队形……
1950年
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战场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近些年
随着电影《长津湖》的热映
让人们更加真切的感受到了
抗美援朝战场上真实的场景
△电影《长津湖》剧照
一排排志愿军战士
俯卧在零下40℃的阵地上
仿佛“冰雕”群像
这是电影《长津湖》中的画面
也是抗美援朝战场上真实的场景
真实的战场有多惨烈?
01
“哪怕是冻死
我也要高傲地耸立在我的阵地上”
在长津湖战役中
担任阻击美军任务的志愿军
有连队全员冻死在阵地上
他们以战斗队形散开,卧倒在雪地中
人人都是手执武器的姿态
怒目注视前方,没有一个人向后
坚持到最后一刻
成为人民军队历史上
最为悲壮的“冰雕连”
“滴哒滴滴滴滴”
“军号吹起来,哦哟冲啊”
这串音乐
是刻在老兵刘石安血液里的记忆
1950年,刘石安参军
被编入20军59师175团2营5连
同年,朝鲜战争爆发
他所在的部队
成为抗美援朝首批入朝作战部队
夜晚行军,大雪齐腰深
又要爬山,不少战友落下悬崖
不能生火做饭吃
就吃草根、吃雪
千难万险
部队终于来到了长津湖
天寒地冻,土被冻得像石头一样硬
挖反坦克战壕完全不可行
面对美军强大火力
“没有办法,只有硬上”
30多人组成了“敢死队”
把手榴弹6个一组绑在一起
前赴后继往前冲
当来到坦克身边时
只剩下了两个人,还都负了伤
长津湖战役
是一场在极其恶劣环境下
武器装备对比悬殊的战役
距长津湖2公里处的死鹰岭上
全连官兵坚守阵地
“我的战友
都以战斗姿势受冻牺牲了”
“我们也许什么都没有”
“但是有勇敢”
“我们一定能打败敌人”
战后打扫战场时
支撑着这些年轻的志愿军战士
宁愿冻死也绝不暴露目标
或许从周全弟老人身上
也成了周全弟一生的遗憾
因为四肢严重冻伤
“零下40℃,冻掉指头
再痛也不哭……”
老军医于芝林
也曾亲历抗美援朝长津湖战役
他回忆:
“一进朝鲜,飞机每天轰炸
我们走的路,上空都是飞机
“当时零下40℃
手捏着铁,皮肤粘上去了
再拿下来,就要掉一块皮
我们把被单白色的一面
反过来披着,利于隐蔽
当年,24岁的于芝林作为师医院院长
但是没有一个哭的,再痛也不哭。”
“艰苦程度超过长征。”
战场上,除了冲锋一线战士们的浴血奋战
后勤保障工作同样危险重重
1950年10月至12月期间
阎福斌担任志愿军第20军文化教员
在长津湖战役中
负责运送伤员和后勤保障工作
土豆成了战场上的珍贵食物
但极端的低温使土豆被冻得很僵硬
宛如一块块坚硬的石头
“为了让战士们吃上暖和的食物
一位叫王法礼的班长
将土豆一个个放在自己的胸口焐热。”
这样的战友情
是志愿军人员、物资运输的生命线
也是美军重点轰炸目标
时任志愿军第20军
高炮营副排长的吴茂和所在部队的任务
△年轻时的吴茂和
印象最深的是
1950年12月4日的一场战斗
那天刚拂晓,监视哨报告
5架敌机正向公路桥袭来
“负重伤的观测员跟我说:
‘排长,我看不见了,快找人替我’
随后,一下子倒在我的肩上。”
吴茂和回忆:
“我顾不上悲伤
接过他手中的测远机
指引炮手跟踪射击
战斗胜利后
“无名英雄,四字重千钧啊!”
△志愿军战士吴茂和
用一次次坚守换来今天的一切
正如电影《长津湖》中的一句台词
“我们把该打的仗都打完了
志愿军战士身着单薄棉服
在长津湖的冰天雪地里苦战20余天
有连队冻死在阵地上
以战斗队形
在雪地中坚持到最后一刻
经过这场战役,志愿军将“联合国军”
从鸭绿江边打回到三八线
从根本上扭转了朝鲜战局
致敬长津湖战役英烈!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来源 | 央视新闻、人民日报、央视军事、@央视网、中国新闻网、浙江省档案网、@共青团中央
阜宁县融媒体中心公益广告展播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