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罚没收入异常高增长,引起中央部委警惕!警察私自跨省带走企业家并索取财物

科技   2024-12-20 17:06   北京  

  12月16日,国务院以“加快落实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进一步提升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为主题,进行第十一次专题学习。国务院总理李强强调,要强化执法监督,关注罚没收入异常增长、大量异地执法、大额顶格处罚等情况,审查核实相关执法行为。

  12月16日,国务院以“加快落实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进一步提升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为主题,进行专题学习。
  罚没收入是反映执法机关依法收缴的罚款、没收款、赃款,没收物资、赃物的变价款收入,包括公安、交通、税务、法院、市场监管等一般罚没收入,以及公安、市场等缉私罚没收入。
  李强在听取讲座和交流发言后指出,明年要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稳预期强信心。要强化执法监督,关注罚没收入异常增长、大量异地执法、大额顶格处罚等情况,审查核实相关执法行为,有问题的要及时纠正。强化信息技术运用,提升执法监督效能。
  罚没收入属于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的非税收入,罚没收入占非税收入的比重约10%,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较低。尽管如此,罚没收入关系企业百姓切身利益,一些“过罚失当”“以罚增收”“逐利罚款”事件引起社会空前关注。

  部分个案叠加今年以来非税收入保持较快增长,也引起了社会警惕罚没收入快速增长。财政部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非税收入约3.7万亿元,同比增长17%。其中10月和11月非税收入增速均在40%左右。从一些省份披露的数据来看,有的省份罚没收入也保持两位数较快增长。
  从此前一些地方披露罚没收入快速增长的原因来看,一种是当年有大案要案结案,法院判决并缴库的罚没收入增加;另一种是公安罚没收入增加。因此,不能简单地认为罚没收入增长等同于逐利执法,但实践中一些地方罚没收入异常高增长也已经引起中央部委警惕。

  “人民日报评论”微信公众号12月16日发表评论文章称,最近关于“远洋捕捞”的讨论不少,“远洋捕捞”主要指的是违法违规异地抓捕民营企业家,查封、冻结甚至划转外地企业和个人财产的行为。此类行为严重侵害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侵蚀民营企业发展信心,是对法治的破坏,也是对一地营商环境的污染。必须拿出雷霆手段、依法依规予以清除。
  评论文章也说,激发市场活力,离不开稳定的社会预期。没有一个企业家想在这样的环境中扎根:依法依规经营却频频被骚扰、刁难;企业正发展壮大,资金却被来自外省的“黑手”以莫须有的理由冻结;努力拼搏、勤奋耕耘,合法财产却得不到有效保护。

  文章强调,让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增强信心、轻装上阵、大胆发展,必须在制度和法律上予以保障,在政策和舆论上鼓励支持。
  11月20日,浙江省人民检察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今年以来全省“检察护企”专项行动开展工作情况,并发布一批典型案例。相关信息公开后,其中一起“警察私自跨省带走企业家并索取财物”的案例,在舆论场上引发广泛关注。

  据浙江省人民检察院通报:2023年5月下旬起,外省某县公安局民警杨某某、协警占某某为谋取个人非法利益,私自携带警服、手铐、执法记录仪等警用装备驾驶车辆前往浙江、江苏等地,意图以帮忙处理案件为由向企业家索取财物。其中,居住在江苏吴江的企业家沈某,于同年6月11日被这二人从家中带走并索要财物,沈某乘二人不备跳车逃跑并报警,这才逃出了对方设下的圈套,并使二人落入法网。最终,杨某某、占某某因犯滥用职权罪,被法院分别判处有期徒刑八个月、七个月。这一结果,不仅充分说明二人的“执法”行为严重违法、应受惩戒,也对所有妄图“以公权谋私利”的执法司法工作者发出了强烈的警示信号。

— End —

本文系网络转载或改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投稿邮箱:jcsq158@188.com
官网:http://www.ouzhoujc.com/
http://www.158jixie.com/

OK智能制造
立足智能制造,紧扣工业4.0,连接中国制造2025。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