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 年,命运再次对这个不幸的家庭施以重击。
蔡阿姨身患重病,尽管全力医治,却依然没能战胜病魔,撒手人寰。
年仅 6 岁的翁瑞芳,瞬间成为了孤儿。
那些本应有着血缘亲情的伯伯、阿姨们,却在困难面前选择了退缩,没有人愿意收养这个可怜的孩子。
父亲得知后,心中满是悲愤与不忍。
他看着翁瑞芳那无助的眼神,想起与翁叔叔的约定,毅然决然地说道:“既然你们都不肯养,那我就带回家,我们养。”
就这样,翁瑞芳走进了我们的生活。
那时,我 9 岁,弟弟 7 岁,我们懵懂地知道,家里多了一个需要我们保护的妹妹。
翁瑞芳刚来的时候,就像一只受伤的小兽,沉默寡言,眼神里满是惊恐和不安。
父亲把我和弟弟叫到跟前,神情严肃地嘱咐我们:“她以后就是你们的妹妹,你们要好好照顾她,如果哥哥保护不好妹妹,那就家法伺候。”
从那以后,我和弟弟便肩负起了让翁瑞芳开心起来的重任。
我们会把自己心爱的玩具拿给她玩,给她讲部队大院里的趣事。每次有好吃的,也总是先想到她。
在我们一家人温暖的关怀下,翁瑞芳眼中的阴霾渐渐散去。
她开始有了笑容,那笑容如同春日里绽放的花朵,让我们每个人都感到无比欣慰。
随着时间的推移,翁瑞芳在我们家茁壮成长。
她是个懂事得让人心疼的孩子,深知父亲的艰辛和我们一家人对她的好。她把这份感恩化作学习的动力,在学习上刻苦钻研,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那些年,她房间里的灯总是亮到很晚,她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她想通过学习来改变自己的命运,来回报我们一家人的好。
功夫不负有心人,翁瑞芳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上海复旦大学。当录取通知书送到家的时候,父亲的眼眶湿润了,那是欣慰的泪水。
而我,高中毕业后,没有考上理想的大学。或许是受父亲的影响,我选择了当兵。在部队里,我努力训练,积极表现,一路晋升,后来当上了副团长。
在为部队奉献多年后,我选择了转业。
弟弟也十分争气,他比翁瑞芳早一年考上了上海的华东师范大学。因为在同一座城市,弟弟和翁瑞芳相聚的机会比较多。
每逢节假日,他们总会一起吃饭、聊天,分享彼此在大学里的点点滴滴。后来弟弟留校当了老师,现在已是一名大学教授。翁瑞芳大学毕业后进入体制,成为了一名为人民服务的公仆。
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而命运似乎也在悄悄地为他们编织着一段特殊的缘分。
在多年的相处中,弟弟和翁瑞芳之间的感情逐渐发生了变化。
那种亲情之外的情愫,如同春雨般,在不经意间滋润着他们的心田。
他们相互理解、相互支持,一起度过了在上海的每一个重要时刻。
最终,他们走到了一起,成为了一对令人羡慕的情侣。
回想起这一路走来,从父亲信守承诺带回翁瑞芳,到我们一家人用爱温暖她的童年,再到她和弟弟在上海这座城市里收获爱情,每一个片段都像是一幅温暖的画卷。
这画卷里,有战火中的生死约定,有亲情的无私付出,更有爱情的美好绽放。
这份特殊的情感,不仅是我们家庭的宝贵财富,更是一种跨越血缘的大爱传承。它让我们明白,承诺是一种责任,亲情是一种力量,而爱情则是在共同成长中绽放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