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接触专业科创比赛,每位同学都难免产生迷茫情绪。“定能安芯”项目成员郭翰林回忆道:“大一时我听到了陈奕璇学长关于创新创业类比赛的宣讲,对这个比赛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然而,那时的我对这个比赛并不了解,心中充满了迷茫。于是我开始自己查资料、看往年的比赛视频,逐渐深入了解了比赛的内容和形式。相对于专业竞赛来说,我深刻感受到创新创业类比赛更注重对参赛者综合素养的考察和锻炼,便更加坚定了参赛的决心。因此,我决定在大一先加入别人的团队,通过‘打杂’的方式熟悉备赛过程并积累经验,为大二担任项目负责人打下坚实的基础。”2023级项目成员何乔也早早就与赛事结缘:“早在2023年12月,我就以观摩成员的身份跟随学院团队前往天津,见证了陈奕璇学长‘地巡科技’项目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3)中斩获国银的精彩表现,这也成为了我创赛生涯的重要开端。然而,在我真正开始负责项目时,却依旧遇到了重重阻力。‘智隼科技’项目与学院甚至全校大多数已经成熟的项目截然不同,初创时并没有完整的商业计划和可行的项目阐述,一切都需要从零开始。选择产品应用场景的过程痛苦而折磨,我们花了将近三个月的时间,和指导老师、学长深夜讨论无数次,尝试过APP、矿山巡检等方向,却都被指出有严重的逻辑问题。经过反复斟酌,我们最终才‘不安’地确定了‘智慧工地’这一应用领域。”2021级项目成员陈楷夫在采访时说道:“在我初入大学时,对挑战杯、互联网+等高含金量比赛充满憧憬。在大一下学期,我开始规划参加这些比赛,并在程卓老师的推荐下加入了团队。然而,那时的我对这类比赛的认识还停留在准备材料的层面上,甚至一度认为它们只是PPT比赛,而且在修改商业计划书的过程中,我一度觉得本科生能完成如此复杂的任务是不可思议的。但是在学长毫无保留地分享与自身的探索中,我才发现它们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每一项成果都凝聚着团队成员的心血和汗水。尽管在获奖团队中并未承担主要工作,但我仍旧对比赛产生了浓厚兴趣,期待在其中去体验,去不断成长。”
但是,他们通过不断地尝试和埋头苦干成功地打开局面。何乔在采访中说到说道:“我们团队前往多个工地和厂房洽谈合作,不断在各种比赛中路演项目,希望能获得外部融资。同时,我们还积极参加校内外组织的培训,主动联系辅导老师,与他们沟通项目改进方向。程老师也让我参加他们的线下组会,提前学习机器学习知识。通过不断努力,我们逐渐找到了项目的亮点,成功破局。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打磨了创赛项目,还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知识。”陈楷夫也谈道:“大二上学期,我迎来了担任负责人的机会。在与程卓老师和黄田野老师的深入交流中,我萌生了一个创新的想法。程卓老师曾做过一个海上钻井平台救援平台项目,我们决定将其中的思维和技术内核应用到地质领域更传统的场景中,用新技术解决传统场景的难题。这个想法成为‘定能安芯’团队的起源,在国家十四五规划建设‘智慧矿山’的大背景下,我们致力于用高精度、全区域、多功能的矿区安全系统保障每一位矿区工人的安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再迷茫,而是全力以赴地投入比赛中。我们坚信,通过不断努力和实践,我们一定能够打破传统束缚,创造出更加出色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