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了!0.5%!

财富   2025-02-09 16:21   北京  
2月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1月份全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0.5%,环比上涨0.7%。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和购进价格同比均下降2.3%,降幅均与上月相同;环比均下降0.2%。

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总监冯琳表示,1月CPI同比涨幅扩大,主要源于春节错期效应下食品、服务价格同比涨势加快,加之近期国际油价、金价较快上行。不过,当月CPI环比涨幅低于季节性,表明消费需求不足现象依然比较明显。1月PPI环比跌幅扩大,因为春节临近对制造业生产和建筑业活动影响较大,进而对工业品需求端形成下拉效应。

“预计2025年物价中枢和价格总水平将继续稳步修复、温和回升,价格传导机制将更加顺畅通达。”香港中文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客座副教授庞溟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预计CPI同比增速或呈现前高后缓形态,PPI同比增速在负值区间震荡的幅度将收窄,CPI与PPI剪刀差将继续收敛,核心CPI将延续同比回升态势。从中长期趋势看,供需条件将持续改善,物价将继续保持基本稳定并逐步回归到合理区间和扩张水平。

CPI同比、环比涨幅均扩大

1月份,受春节因素影响,全国CPI涨幅扩大,环比由上月持平转为上涨0.7%,同比涨幅由上月的0.1%扩大至0.5%。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连续第四个月回升,1月环比上涨0.5%,同比上涨0.6%,涨幅均比上月有所扩大。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核心CPI环比上涨0.5%,强于近10年同期平均的0.3%,同比上涨0.6%,连续第四个月回升。春节假期效应释放叠加前期政策对总需求有所提振,共同带动核心CPI持续改善。

从环比看,服务和食品价格上涨是影响CPI环比由平转涨的主要因素。其中,服务价格涨幅比上月扩大0.8个百分点至0.9%,占CPI总涨幅五成多。主要是因为春节期间出行和文娱消费需求大幅增加,飞机票、交通工具租赁费、旅游、电影及演出票价格均有较大幅度上涨。另外,家政服务和美发价格也有上涨。

食品价格环比上涨1.3%,占CPI总涨幅三成多。温彬表示,食品价格上涨,主因在于春节前夕居民储备年货增加,叠加多地气温下降影响农产品生产与储运,推动猪肉价格止跌回升,并进一步推升鲜菜、鲜果等短周期食品价格。

从同比看,服务、食品价格受春节错月影响涨幅较大,加之汽油价格回升,共同影响CPI同比涨幅扩大。服务价格上涨1.1%,涨幅比上月扩大0.6个百分点。服务中,飞机票、旅游、电影及演出票、家政服务和美发价格均上涨。食品价格上涨0.4%。工业消费品价格下降0.2%,其中汽油价格降幅由上月的4.0%收窄为0.6%;此外,燃油小汽车和新能源小汽车价格均下降,金饰品价格上涨30.0%。

展望下一阶段,温彬表示,预计CPI同比涨幅或将小幅回落。伴随春节假期结束,旅游出行、餐饮、电影等消费将有所回落。春节过后,肉类需求回落,叠加豆粕与玉米等主饲料价格处于低位,预计猪肉价格将走弱,鲜菜、鲜果等也将因气温回升价格下降。

工业生产淡季导致PPI同比下降

1月份,受春节假日等因素影响,工业生产处于淡季,全国PPI环比下降0.2%,同比下降2.3%。冯琳表示,1月PPI环比跌幅扩大,主因春节临近对制造业生产和建筑业活动影响较大,进而对工业品需求端形成下拉效应,同比跌幅则与上月持平。当前工业品价格仍处在弱势运行状态,核心原因还是市场需求回暖对工业品价格的拉动作用有限。

从环比看,PPI下降0.2%,降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其中,生产资料价格由上月持平转为下降0.2%;生活资料价格由上月下降0.1%转为持平。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介绍,春节期间煤炭供应保障有力,电厂存煤较为充足,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下降2.2%。受假日及低温天气等因素影响,房地产、基建项目部分停工,建材等需求有所回落,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下降0.9%,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价格下降0.6%。受国际有色金属价格波动传导影响,国内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下降0.4%。国际原油价格上行,带动国内石油相关行业价格上涨。

从同比看,PPI下降2.3%,降幅与上月相同。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2.6%,降幅与上月相同;生活资料价格下降1.2%,降幅比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分行业看,有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价格均上涨。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等10个行业价格下降,合计影响PPI同比下降约2.11个百分点,超过总降幅的九成。

温彬表示,PPI方面,受主要发达国家制造业放缓、全球需求趋弱影响,全球大宗商品价格预计将整体回落,但春节后工业建筑业逐步复工复产,增量政策渐进显效,市场供需关系将得到边际修复,叠加“抢出口”持续,有望推动国内工业品价格回升,预计PPI同比降幅将有所收窄,但走出负区间仍需时日。此外,国际经贸环境不确定因素增加,也是一项影响因素。

“当前工业品价格仍处在弱势运行状态,核心原因还是市场需求回暖对工业品价格的拉动作用有限。”冯琳表示,后续PPI同比能否较快转正,将主要取决于2025年逆周期调节政策的效果,同时还需关注今年外贸环境变化可能对国内工业品价格带来的影响。

大家都在看

阿根廷“退群”!
《哪吒2》登顶!
美国失联飞机确认坠毁!全员遇难
图片
来源:金融时报客户端
记者:徐贝贝
编辑:刘能静 
邮箱:fnweb@126.com
关注金融时报公众号 看更多独家新闻资讯

金融时报
《金融时报》由中国人民银行主管,是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外汇管理局指定披露重要信息媒体,证券市场信息披露媒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