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稿整理 | 卢红曼
刘应南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原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
1950年生,陕西柞水人。1969年应征入伍,1971年入党。1974年9月,进入西北电讯工程学院雷达工程专业学习。1977年毕业后留校任教。历任雷达工程系(二系)团总支书记、党总支副书记、电子工程学院(1993年电子工程系更名为电子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1999年7月起,担任新组建的电子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2010年退休。
曾获评“陕西省高校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陕西省高校优秀党务工作者”,多次荣获学校“党风廉政先进个人”“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电子工程学院一直是学校重点建设的学院之一,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方面,都是学校发展的骨干力量。
1984年,我兼任二系团委书记,从此走上了双肩挑(教学与管理)岗位,创办了《青年之友》团刊,创建了学校首个大学生科技协会,并组织了“科技下乡”活动。1986年,我担任电子工程系党总支副书记,坚持数年聘请优秀教师担任本科兼职班主任,指导学生学习。1991年,担任电子工程系党总支书记。1993年,担任电子工程学院(1993年电子工程系更名为电子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一直到2008年退居二线,我在电院一共担任了长达17年的书记和常务副院长(特例)。
我们电院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其前身是1952年由著名电子系统专家孙俊人院士、毕德显院士创办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工程学院雷达工程系。1980年,雷达工程系改称电子工程系。1993年,由教育部批准改为电子工程学院,学院由8个教研室(其中,205、206后调入机电工程学院)、2个校级研究所构成。
注:2个校级研究所,即电路、计算机辅助设计研究所(以下简称CAD所)和电子工程研究所(以下简称电子所)。
▲电子工程研究所的同志在检查仪器(西电档案馆馆藏)
▲电子工程学院授牌仪式(西电档案馆馆藏)
电子所创建了“雷达信号处理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是国家首批建设的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具有“信号与信息处理”学科(博士、硕士授位点);天线所创建了“天线与微波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具有“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学科(博士、硕士授位点),该实验室是国家在“八五”期间投资建设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雷达信号处理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集体合照(西电档案馆馆藏)
“信息与通信工程”国家重点一级学科中,学院承担了2个二级学科,即“信号与信息处理”和“信息对抗”(硕士授位点)建设任务。
“电子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一级学科中,学院承担了“电路与系统”(博士、硕士授位点)和“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博士、硕士授位点)2个二级学科建设任务。CAD所是“电路与系统”学科重点依托单位。
▲通信工程学院、电子工程学院、电子机械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成立授牌仪式(西电档案馆馆藏)
▲研究生部获评教育部“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先进集体”(西电档案馆馆藏)
学校主要领导曾找我谈话,希望在学校转型升级过程中电院能发挥表率作用。因此,我们在全院旗帜鲜明地确立了学院的奋斗目标:将电院率先建成研究教学型学院,当好学校转型升级的排头兵、主力军和生力军!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秉承学校优良传统和作风,在校领导支持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将原教研室组建成系(所)为一体的新机构。为此,学院工作的重点进行了调整,在稳定本科生培养质量的基础上向科研、研究生培养为重点转移,争取更多的科研项目和经费以及硕士、博士点,争创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以此来支撑这一目标实现。
同时,将原电路基础实验室和分散在各教研室的本科专业实验室组建为“电院实验中心”,搬迁至南校区,实验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并纳入学校“国家工科电工电子教学基地”体系(该基地孙肖子教授为主任,后石光明教授接任),腾出的场地由学院统一调配给科研、研究生培养及系(所)、团队,明确提出系(所)的工作重点是创建新的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研究生培养),具体任务是争取新的硕士点和博士点。
我们实行系所一体,对内称系,对外称所,方便争取科研项目。我们还由焦李成院长负责筹建人工智能系(所)作为本科、硕士、博士学位新的增长点。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CAD所的工作重点都是科研和研究生培养,力争在学科评估中取得优异成绩,CAD所还承担了争创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的任务。
学院确立了学科建设是龙头,科研教学为两翼,人才培养质量是基石,党政班子建设是核心的办院方略。
奋斗目标和方略虽然确立了,但是学院合并之初,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问题是如何凝聚人心,让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齐心协力谋发展。因为电院的摊子太大,大家之前分属于不同的单位,相互之间既不了解,也缺乏信任。为此,我们采取了一系列凝聚人气、暖人心的工作:
首先,在福利待遇上一视同仁,无论之前是二系还是六系的,合并后大家的福利待遇都是一样的。
当时,学校搞薪酬体系改革,教师工资由学校发放给个人,岗位津贴、奖金等由学校对学院教学、科研进行考核后拨款,由学院再次分配发放。在研究生院的支持下,我们学院在西安、青岛、湖北三江集团孝感基地和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等地创办了工程硕士教学点,经费由校计财处管理,除交学校一部分外,剩余部分作为学院办学成本、教师业绩和奖金的补贴。
▲《光明日报》刊登《西安电子科大开门办学天地宽》文章(西电档案馆馆藏)
同时,我们在学院内制定了统一的业绩考核方案,该方案向科研、研究生培养倾斜,并对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减免工作量,增加对指导学生科技竞赛的教师和系(所)党政领导补贴工作量,该方案在教代会会议上通过后执行。
第二,我在学院领导班子内统一了思想,可以总结为三句话:跟上级不要争名、跟同事不要争权、跟下级不要争利。
跟同事不要争权,院领导之间分工合作,相互补台,不计较个人权力,一心为学院发展。
跟下级不要争利,学院领导班子统一思想,凡是学校评校级先进和模范,学院领导干部一律不得参与,以此调动教师队伍工作积极性。
在我任职期间,坚持了以上三条,形成了教职工高度认可的领导集体。
第三,为了加深大家的相互了解,促进团队协作,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每年“五一”前后,我们组织以系(所)为单位的男女混合排球比赛。打排球这个活动,我们一直坚持了下来。原来很多教师之间相互不认识,通过打排球,大家都彼此认识了,增进了了解和团队凝聚力。
▲电子工程学院1993年春季运动会掠影(西电档案馆馆藏)
全校的教师大合唱比赛、万人体操比赛、乒乓球比赛、排球比赛,我们都精心组织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增强了作为电院人的集体荣誉感和自豪感。
元旦前,我们举办过保龄球比赛、联欢会等。除此之外,我们还以党委工会的名义,依次上门慰问学院退休的老教师年轻教师结婚、生小孩或父母辞世,我们也都会去慰问。每年秋冬季节,我们还从西安防疫中心采购流感疫苗,免费给教职工注射。
通过这样一系列凝聚人心、暖人心的措施,我们真正地把电院人的心凝聚到了一起,形成了“对外竞争,对内合作”的新局面。
▲一九九五年校级先进集体电子工程学院202教研室(西电档案馆馆藏)
▲雷达信号处理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电子工程研究所)集体合影(西电档案馆馆藏)
▲电子工程学院研制计算机多功能辅助测试仪(CAT)(西电档案馆馆藏)
▲电子工程学院研制的自适应旁瓣相消证书(西电档案馆馆藏)
▲智能感知与图像理解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部分人员合影(西电档案馆馆藏)
▲电子工程学院参加第二届全国电子信息应用展览会获优秀奖的科研项目(西电档案馆馆藏)
▲电子工程学院焦李成教授研究的神经网络系统理论获陕西省一等奖(西电档案馆馆藏)
梁昌洪教授和孙肖子教授分别获得首届、第二届“国家级教学名师”称号,我院还培养了多名省、校级教学名师。梁昌洪教授评选首届教学名师时,我建议他将特色明显的板书和教案录制作为评选材料向上呈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在全国也是独一无二的。
▲关于表彰第二届高校教学名师获奖教师的决定(西电档案馆馆藏)
▲关于立项建设2007年国家级教学团队的通知(西电档案馆馆藏)
本科生培养的标志性成果就是就业率、考研率以及在大型的国家级科技竞赛中的获奖情况。我们的本科生就业率当时每年均在98%以上,就业质量良好,其中约42%~53%的本科生被录取攻读硕士研究生;研究生每年就业率近100%,大部分去到“十大军工集团”下属科研院所及国家重点单位就业。
▲电子工程学院922班毕业留念(西电档案馆馆藏)
▲电子工程学院937班毕业留念(西电档案馆馆藏)
学院的实验中心纳入了孙肖子教授为主任的“国家工科电工电子实验基地”,2006年被评为首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该基地对本科生开放,方便大学生组建各类兴趣科技俱乐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院学生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全国各类竞赛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2006年至2010年期间,学院学生科技竞赛获得国家特等奖3项,国家一等奖18项,国家二等奖20项。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对提高教育质量、培养优秀人才具有决定性作用。
01 重视科研教学团队建设,效果明显
为了打造一支水平高、能力强的教师队伍,我们提出以团队建设为重点的教师队伍建设。根据不同的学科方向,以一位骨干带头人为核心,全力支持大家组建各自的科研、教学团队,拓宽科研领域,瞄准学科发展前沿,争创新成果,学院的一切资源向团队倾斜。
首先,我们重视团队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由团队负责人提出需要哪些人才,学院给予大力支持,一方面遴选优秀毕业生留校任教,另一方面从外部大量引进优秀人才。
比如,我们当时创办了“智能科学与技术”这一新专业,是全国率先创办这一专业的三所高校之一。新专业创办了,没有人才怎么办?我们就以焦李成教授为核心,引进大量优秀人才。现在“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已由当初的焦李成教授1人,发展为现在40多人的大团队。“智能信息处理”团队在2005年被评为校首批创新团队,2006年被评为“长江学者支持计划创新团队”。
我们还形成了梁昌洪教授、高新波教授、石光明教授、赵国庆教授、姬红兵教授、来新泉教授、梁继民教授、许录平教授、胡方明教授等为带头人的团队,将一批青年教师纳入各团队,成为学院发展的主力军。
田捷教授提出“国际学术讲坛有声音,国际学术组织有地位,国际科技合作有伙伴”,为学院的学术交流打开了新思路。我院有20多名教师具有国(境)外进修、学术访问的经历,“十一五”期间,我院还积极申请承办了多场国际学术会议和全国性学术会议,聘请国外知名专家教授为客座教授,“111”基地每年邀请海外知名学者来校进行合作研究和学术交流,与法国建立了“4+2”“3+3”联合培养模式。
新的电院组建后,在多年发展中,我们始终坚持“教师是核心竞争力”的办院理念,在教师队伍建设,尤其是青年教师培养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我校授予冯金盛同志为电子工程学院兼职教授仪式(西电档案馆馆藏)
首先,我们狠抓优秀人才的引进以及在职教师的培养,引进了“长江学者”田捷教授和李荐教授,以及一批校内外优秀的博士生。
同时,我们还努力提升在职教师的能力,鼓励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在此之前,学院很多在职教师是本科或硕士学历,通过我们的鼓励和培养,到2010年时,电院291名专任教师中,有69%都是博士学位,被列入“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的青年教师高达17人,占全校的55%。
▲关于表彰先进党支部和优秀党务工作者的决定(西电档案馆馆藏)
此外,为了提升在职教师的教学水平,我们每年还组织青年教师召开教学工作会,邀请孙肖子教授等名师给青年教师做示范教学;在梁昌洪教授为本科生讲授“微波技术基础”课程时,组织相关青年教师随班听课,并考核计入工作量。
为了鼓励青年教师提升教学水平,我们每年还开展教学讲课竞赛和学生评教活动,评选“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设置了一、二、三等奖,并召开表彰大会对获奖教师进行表彰和奖励。
04 给青年教师压担子,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青年教师是学院未来发展的生力军和中坚力量。在教师队伍建设上,我们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做法,就是:给青年教师压担子,提拔青年教师担任系(所)领导工作岗位。当时,系(所)党政领导均由青年教师担任。在学院党委主持下完成了三个所领导的新老换届(校组织部备案),电子所刘宏伟教授、天线所龚书喜教授、CAD所来新泉教授走上了所长岗位。
在给青年教师压担子这方面,我讲一个典型的事例:当时,高新波是我们学院的教学副院长,那会儿他还是青年教师。有一年,学校的研究生毕业典礼需要推荐一位青年教师上台发言,我就推荐了高新波。他不仅长得一表人才,而且口才非常好。在大会发言中,他背了毛主席《为人民服务》中的一段文字,给在场的领导和师生都留下了深刻印象。后来,他又一次代表青年教师在全校发言。经过这两次发言,高新波给学校领导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当时,有校领导说:“没想到你们电院还有这样的人才!”后来,经过对高新波各方面的综合考察,学校决定任命他为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之后,高新波又先后升任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也是“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现任重庆邮电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同样,学院的发展离不开辅导员队伍建设,当时我们选派保留硕博推荐免试资格的优秀毕业生担任2—4年新生辅导员,后转入教师岗位,现在很多人已经是副教授、教授了。
在教师队伍建设中,我们还想方设法为教师们解决了很多后顾之忧,让大家能全身心投入到教学和科研工作中。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学校以男教职工为主分房,女教职工一般没有分房资格。于是,在一次全校教职工代表大会上,我作为电院教代会团长,就这一问题进行了发言,引起了学校领导的重视与认同。后来,学校就修改了分房条例,让全校女教职工都有了分房资格。
再比如,我们要求青年教师都必须具有科研、教学能力,学院还为经济困难的青年教师支付发表科研论文的版面费。
通过一系列举措,我们锻造出了一支师德优良、教学能力与科研水平突出、富有创新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为推动学院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到2010年时,电院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长江学者4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7人,博士生导师70人,硕士生导师154人,形成了一支能力强、水平高的教师队伍,有力支撑了研究教学型学院的建设。到2010年我院在校本科生达到3854人,硕士、博士研究生2747人,实现了扩大研究生规模的目标。(若1个研究生按1.5个本科生计算,研究生人数已超过本科生人数)
通过科研教学、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国内外学术交流等实践举措,提高了教师的能力和水平。291名专任教师中,45岁以下的有225人,占77.2%;全院正高职称有67人,占23%,副高职称129人,占44.3%;校级教学名师10人;学科学术带头人33名;6人入选学校“校级特聘教授”。2006年—2010年期间,申请发明专利150项(授权30项),发表三大检索论文4199篇,出版专(译)著62部,中青年教师成为以上成果的主力军。
在我任职期间,学院获得了不少荣誉。2006年,学院获陕西省教工委“陕西省高校先进基层分党委”,获陕西省教育工会“陕西省师德建设先进集体”;2007年,学院获陕西省政府“陕西省先进集体”;2009年,获国家人力资源部和教育部“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学校新成立的“人工智能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是从电院整体独立出来的,为“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提供了强大的师资支援。研究教育型学院基本建成,学院将为把学校建成特色鲜明、研究型、开放式、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而不懈奋斗!
在电院当了17年党委书记,在学院建设和发展上,我有很多体会和感想,主要是以下三点:
第一,人才观的问题。学校是沃土,学院是沃土上的一棵大树,而各系(所)和团队就像大树上的枝杈,教师和学生分别是果实和花朵,教师是果,学生是花。
第二,一个学院、一所学校要想发展,必须设定一个长远的奋斗目标,并且始终朝着这个目标坚定不移地迈进,才能久久为功。
第三,作为学院领导,要全心全意依靠教师搞建设,善待教师的个性,挖掘青年教师的潜力,尊重教师的首创精神,表彰教师取得的成果,鼓励教师成名成家,体现人生价值,在教师岗位上为国家和人民多作贡献。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如今,电院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各方面都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为学校、为国家做出了一定贡献。未来,希望电院能继续汇聚一流队伍,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作出一流贡献,为将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世界知名大学而努力奋斗!
▲刘应南书记和采访小组合影(左起:卢红曼、刘应南、杨舒丹、田鸽)
在西电9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管理干部作为学校日常工作的主要推动者,紧密连接着学校的办学方略和一线教育教学,他们是西电各个时期发展的见证者和推动者,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西电记忆微信公众平台自即日起推出《听躬行者说·深度对话西电管理干部》专栏,我们将与长期从事管理工作的干部展开深度对话,以口述内容为蓝本,结合详实的档案资料与珍贵照片,聆听他们讲述西电各个发展时期鲜为人知的故事。这些故事是西电发展历程中的生动注脚,为我们回溯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依据。
编辑 | 任丹
责任编辑 | 田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