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我校信科所戴树荪同志,男,汉族,江苏省常州市人,1930年7月出生,1952年2月参加工作,1996年3月退休,2024年10月1日去世,享年94岁。
戴树荪同志安息吧!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4年10月3日
从大连工学院
到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工程学院
▲江苏省常州中学教室(图片来源于: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官网)
1949年,大连大学工学院(今大连理工大学)在北京、上海两地招收新生。当时正值无线电技术蓬勃发展,戴树荪对其展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并且年少时的他就十分喜欢组装各式各样的零件,动手能力十分强,加之大连大学工学院的学生可享受供给制待遇,诸多因素交织之下,戴树荪毅然选择了大连大学工学院作为他继续深造的地方。
▲1949年,戴树荪大连工学院学籍表(西电档案馆馆藏)
1950年1月,戴树荪与来自上海考区的保铮、强伯涵、赵树芗等同学分在电讯系,与当地学生统一编班上课,正式成为大连大学工学院462名本科生的一分子。
▲第一届电讯系学生合影(图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
时间来到1951年的冬天,一个重大消息在校园里炸了锅——大连工学院(今大连理工大学)电讯系将要集体参军,并入张家口军委工程学校。
当时,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已经一年,学生们都认为这是保家卫国的需要,觉得参军是求之不得的一件事,热情很高。时任军委工校一部主任的孙俊人到大连工学院作了动员报告,并深入师生当中,了解思想动态,做思想动员工作。
▲张家口时期的校区(西电档案馆馆藏)
孙俊人来到同学们的宿舍,介绍军校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他说:“张家口条件很艰苦,希望同学们能够在艰苦条件下锻炼成长。”
孙主任勉励同学们,要克服自由散漫的习气,加强纪律性,组织性的锻炼。随后,戴树荪在恩师毕德显的带领下,和电讯系的同学们集体参军,远赴塞外张家口。
▲军委工校集体宿舍(西电档案馆馆藏)
1952年初,大连工学院电讯系并入张家口军委工程学校。2月29日,电讯系211名师生来到张家口,开启了他们的军旅生涯。这一批人中,教师24人,学生187人。戴树荪被分至军委工校一部二班。
▲戴树荪军官卡片(西电档案馆馆藏)
5月19日,中央军委发出通知,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工程学院”(今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原军委工程学校番号于6月1日撤销。
学院筹备处成立后,把各个班都变成了系,学校开始向正规大学过渡。当时学校有无线工程系、有线工程系、报务系,除此之外还成立了雷达工程系。
在设立雷达工程系后,这批大连工学院电讯系的学生就转入了该系,并以学院的三个班为基础,把学生编入一二三年级。
▲雷达工程系课业时间比重(西电档案馆馆藏)
当时虽然成立了系,但并没有正规的训练计划,按他们原来的基础,编入本系不同的年级,三班49名学员相当于毕业班。
他们经过了一年时间的学习,有39人于1953年8月正式毕业。这是雷达工程系的首届毕业生,戴树荪就是这批毕业生中的一位,并且由于他个人成绩优异受到了院党委的奖励。
▲1953年第一届雷达工程专业学员毕业合影(西电档案馆馆藏)
张家口虽远在塞外,但戴树荪在这里遇到了自己携手终身的伴侣——余雄南。
余雄南1956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通信工程学院(今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雷达系,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主讲了脉冲与数字电路、逻辑设计、计算机原理及应用可编程信号处理机、微机系统结构及程序设计等课程。
1989年,余雄南教授所主持的科研项目“208-1微机控制的电视光栅显示器”获一九八八年度校科研成果一等奖。1993年10月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208-1微机控制的电视光栅显示器”获1988年度校科研成果一等奖(西电档案馆馆藏)
▲余雄南获政府特殊津贴(西电档案馆馆藏)
毕业后,戴树荪与保铮、强伯涵、徐越彦、曲礼慧等一批优秀学生留校任教,而这支由毕德显亲手培养的高素质教员队伍,一代传一代,对“通工”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日后的发展起了关键作用。
▲强伯涵(西电档案馆馆藏)
1959年10月,戴树荪任张家口通信学院雷达军用机实验室主任,随后,又任西安军事电信工程学院(今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雷达系雷达军用机教研组组长。
1962年上级决定将整个雷达系迁往重庆,组建雷达工程学院,戴树荪和余雄南教授一同前往重庆,并任重庆雷达学院雷达原理及军用机教研组组长讲师。
1963年8月两院又进行了调整,重庆的2、3、4系迁回西安,保铮、戴树荪等教员也随之回到了西安。
▲调军事电讯工程学院干部、教员名单(西电档案馆馆藏)
参与雷达科研工作
被誉为“雷达头头”
进一步细化的分工如下:戴树荪负责接收组,茅于宽负责天线组,强伯涵负责发射组,保铮负责显示组,张以杰负责控制组,蔡希尧为全面负责。
1960年2月,该雷达系统通过国家鉴定,并投入生产试制。
▲学校研制成功我国第一部气象测雨雷达(西电档案馆馆藏)
除了参与气象雷达的研制工作外,戴树荪在1976年至1981年作为381雷达的主设计师,负责该雷达的总体设计工作。
1970年,海军司令部通知西军电,派20名教师到海军第六研究院参加某种雷达的方案论证。
在报到后,学校相关人员才知道我国准备发射洲际导弹到南太平洋,要建造一新舰队到导弹回收舱降落海域,以收回溅落的回收舱。
▲戴树荪教授(西电档案馆馆藏)
两个月后,海军开会分配任务,戴树荪同志提出采用先进的相控阵雷达技术,装在一个航空母舰上,可以代替多种雷达的用途。当时六机部认为造价太高,学校提出尽量降低造价。
▲381舰用相控三座标雷达简介(西电档案馆馆藏)
不久,戴树荪教授作为总技术负责人带领梁昌洪等20余位老师,前往上海与上无三十二厂合作共同研制方案,确定采用单脉冲技术,用铁氧体作天线,用计算机控制扫瞄,又增加外推计算机与显示器的配套任务,整个工程在上无三十二厂进行,外推计算机及显示器在学校进行。
方案上报后,经海军批准,拨给了经费,并将其定名为“381雷达”。后来为了装配方便,将该雷达搬到上无四厂进行试制。
▲上海无线电四厂工作函告(西电档案馆馆藏)
“381座标警戒目标指示雷达”是首次采用相控扫描体制,为首批三座标雷达,这一雷达系统装舰后在保卫南沙群岛战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381座标警戒目标指示雷达(西电档案馆馆藏)
1983年该雷达系统通过国家鉴定,1984年获电子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并在1985年获国家科技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381型雷达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证书(西电档案馆馆藏)
▲381雷达
1978年后戴树荪教授负责西北电讯工程学院二系(今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雷达研究室工作。
之后,他专注于雷达科研工作,在科研领域收获颇丰。1985年,戴树荪与保铮等所研制的科研项目“雷达动目标检测器(MTD)”获电子工业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1992年,戴树荪教授所负责的科研项目“时(频)—空一体化雷达技术的研究”获校科研成果二等奖。
▲雷达动目标检测器(西电档案馆馆藏)
1987年10月,戴树荪教授与彭学愚、李杰等共同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带有专用插件的微机心功能检测仪”,将信息处理技术成功运用到我国医疗仪器中,该成果获得当年的电子部科技进步奖。
编写专业教科书
潜心深耕教育事业
50年代雷达系成立初期,国内缺乏相关教材,戴树荪便组织研究编写,形成了一整套教学和科研机制,在国内和军内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可他却说,只要看书的人有收获,这种安慰比名利上要好得多。
1962年,戴树荪教授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电信工程学院雷达系雷达军用机教研组组长,这一时期学院隶属国防科委领导,教材编写与出版工作也纳入了国防口全国性的教材编审委员会之中,戴树荪当时参加了雷达与无线电导航教材的编审工作。
任教期间,戴树荪教授编写的主要教材有《雷达原理与显示技术》《雷达显示设备》《数字技术在雷达中的应用》;译著有《无线电发送设备》《雷达原理》和《微处理机软件、硬件与应用》等。
▲《数字技术在雷达中的应用》
彭学愚于1963年被分配到西安军事电信工程学院(现今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雷达导航系担任教员。那时初为新教员的他,正值戴树荪教授担任该系教研室主任。
在他的印象中,“戴老师以工作严谨著称,对老师要求特别严格,如果放到现在,很多老师可能难以接受。给学生布置作业之前,辅导老师要先做出来并公布,如有错误,戴老师会当场指出,让人下不了台。我们刚参加工作时,经常要考核英语和俄语,并张榜公布成绩。”
▲戴树荪与自己的硕士研究生合影(西电档案馆馆藏)
彭学愚回忆道:“对学术和教学上的错误,戴老师不讲情面,绝不马虎。但平时戴老师十分乐于帮助别人,不管是学生还是教员遇到困难时他都会毫不犹豫的帮忙。”
戴树荪教授除了积极投身在科研、教材编著等领域外,还致力于改革创新研究生教育,提高研究生教学质量。1985年,戴树荪教授被任命为“研究生部主任”。
▲戴树荪被任命为研究生部主任(西电档案馆馆藏)
他在担任研究生部主任期间,曾谈到:“研究生培养工作已有一些成就,但仍须继续改革创新。除了接受应届本科毕业生或硕士生攻读硕士与博士学位外,要贯彻教委按需招生和提高在职人员录取比例的精神,从多种途径为在职人员进修提高、取得学位开辟途径。要开创工程硕士学位等以使在职工程技术人员紧密结合工作,既优质完成任务,同时又获取学位。”
▲戴树荪教授在交流研讨会上发言(西电档案馆馆藏)
为进一步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并培养优秀人才,当时学校研究生部在招生、教学及培养等多个方面均实施了多项改革措施。
这些举措的远见,我们可以在西北电讯工程学院1988年第121期院刊《西电》中对戴树荪教授的访谈中窥见。
戴主任首先谈到招生方面的改革。我们问:“有些单位不允许本科生报考研究生,怎么办?”
戴主任说:“有办法。我们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人才,不让考我们就实行定向培养,这样学生从哪里来,毕业后仍到哪里去,我那些怕人才外流的单位就没有顾虑了。”
戴主任还告诉我们,在招生方面的另一项改革是所谓“保留入学资格”。就是说,对于应届本科生,如果通过了入学考试,他们先参加实际工作两年,然后进入研究生学习。1988年研究生部准备招收40名“保留入学资格”学生。
至于入学考试方面的改革,戴主任说:“除了统一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和推荐优秀本科生免试外,我们还实行在职人员单独考试,这是为五年以上工龄、工作突出的有志青年开辟的一条新路。”
把好了招生“关”后,关键还在于培养。戴主任指出:“我们在培养研究生时,特别注意基础理论和独立工作能力的培养。”
戴主任说:“坚持高质量是培养高级人才的原则,不管西电是否设立研究生院,我们的目的总是为国家培养出高水平的、有实干精神的人才。”
▲1987年戴树荪被授予优秀教师称号(西电档案馆馆藏)
同时,戴树荪教授所主持的相关科研项目——“硕士学位授予质量检查与评估,推动了我院研究生培养工作”,获得1986年度学院教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硕士学位授予质量检查与评估,推动了我院研究生培养工作”获1986年度教学研究成果奖(西电档案馆馆藏)
▲戴树荪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并授予优秀教师奖章(西电档案馆馆藏)
戴树荪教授退休后,仍心系西电,时刻关心着学校的发展和师生的成长,贡献余热。
从张家口一名年轻的雷达系学员,到深耕雷达领域的“研究先锋”,再到后来扎根教学一线的专业教师,尽管角色多变,戴树荪教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贡献却始终如一。
戴树荪教授培育了大批雷达领域的优秀人才,而他对事业的热爱和淡泊名利的高尚品格将感召后来者,永远被西电师生铭记。
1958年,学校正从河北张家口迁往西安。同年6月,我在张家口陆军251医院出生。那时,爸爸作为雷达实验室的负责人,工作繁忙,无暇顾及家庭。
为了不耽误工作,又能确保我得到妥善照顾,爸爸和妈妈商量后决定暂时将我送到上海,由奶奶照顾,待生活稳定后再接我回西安。
经过与奶奶和大伯的商议,奶奶同意了这个决定。1958年8月初,妈妈和在北京工作的姨妈一起把我送到上海。当时我只有两个月大。
我的户口通过妈妈的军人身份暂时落在上海,但户籍警告知户籍只能保留三年。原计划1960年将我接回西安,然而由于爸爸妈妈所在的系要搬迁至重庆,这一计划被搁置。
直到1965年,我到了入学年龄,爸爸决定接我回西安上小学。1965年初,爸爸一个人来上海接我,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已就绪。然而,突然接到学校通知,要求爸爸去南京开会,于是爸爸决定延期至1966年再接我去西安上学。
然而,1966年文革爆发后,爸爸妈妈被隔离审查,接我回西安的计划再一次搁浅。因此我一直在上海与奶奶和大伯一家生活,从学习到工作再到结婚成家,最终成为了一个上海人。
虽然父母不在我身边,但他们对我的教育从未松懈。他们不仅要我学习好,还要求奶奶从小培养我独立生活的能力,不依赖父母。
文革前,爸爸妈妈曾在1961年和1963年两次到上海看我。1970年,我已12岁,爸爸妈妈安排我去西安过暑假。这是我第一次回到他们身边,也是我第一次踏入西安的家门。七年未见的妈妈看到我时既惊又喜,因为我已从一个幼儿长成了一个大女孩。
那年,学校接到上级下达的重要任务,要与上海试验设备厂(后改名为上海无线电32厂)合作研制381雷达。7月底,学校分批派人前往上海,爸爸参与其中。
我和爸爸以及一批人一起于8月22日乘火车去上海。他负责雷达的研制工作,担任总体设计,直到1976年项目基本完成后,才回到西电继续他的教学工作。
1966年,文革开始后,爸爸妈妈遭到冲击,弟弟戴伟文同年8月出生。1967年左右,爸爸妈妈被隔离审查,无人照顾年幼的弟弟。
当时家中的保姆——一位来自江苏扬州农村的贫农妇女——提出愿意将弟弟带回老家照顾。无奈之下,父母同意了这一安排,弟弟在扬州生活了10个月。临别时,爸爸含泪送别,骨肉分离的痛苦深深触动了他。
爸爸一直心存感激,后来每逢春节,他都会去看望家住西安市和平门附近的保姆夫妇,还会帮助他们解决一些生活困难。直至2001年保姆的丈夫因病去世,保姆也回到扬州养老。
在我心中,爸爸是一位受人尊敬的老师。他为人正直,关心学生与同事,工作认真严谨,学术造诣深厚,为西电奉献了一生。
生活中的爸爸平易近人,乐于助人,关心社区。他经常为居民解决生活问题,比如在断水断电时出面帮助,甚至在高温酷暑天,自己掏钱为门卫和清洁工买冷饮解暑。过去他还主动为校医院修理医疗设备,深受大家的广泛赞扬。
爸爸的一生是奉献和坚守的真实写照。他舍小家、为西电,将毕生精力投入到祖国的教育事业和科研工作中。在他平凡而伟大的人生中,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责任与担当。
戴树荪教授之女 戴丽
2024年10月18日
戴树荪(1930-2024),江苏常州人。1953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工程学院雷达系。历任中国电子学会陕西分会雷达导航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部主任,工科电子类教材无线电技术与信息系统教材编委副主任和电子系统教材编审组组长,西安市科技咨询委员会委员。
从事雷达与电子工程的教学和科研,指导硕士研究生。讲授信号理论、数字技术等课程。专著有《雷达原理与显示设备》《数字技术在雷达中的应用》等。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989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