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日文苑丨暖语冬夜

文摘   2025-02-03 19:11   安徽  


✦ ✦ ✦ ✦ 
编者按:
冬夜虽寒, 却有暖文相伴。华润兴光城西分公司方颖谊倾心之语,为冬夜增添一丝温暖。
✦    ✦    ✦    ✦  


冬季,有着一份稳重,一种深沉;而冬夜,有着一份静谧,一种溢美。

冬夜,多么像一位矜持的、高贵的公主,半掩着她那神奇的白面纱,婀娜身姿轻轻一舞,便拂来丝丝寒意,紧随着阵阵朔风盘旋而来,时急时缓,时劲时柔,时飚时飕。“冬夜夜寒觉夜长,沉吟久坐坐北堂”这是唐代大文豪李白写的《夜》。诗中将冬夜的 “静谧”之意,娓娓而道出。

元月的某夜,加完班赶回住所已近廿点,本想像往日那样上楼泡杯香茗,钻进书房或爬爬格子或练练书法,远离尘世的喧哗,进行自我的消融。但是,今夜改变了我主意,决定与略透朦胧的“她”闲庭一回,任由她在身上拂旋。

走至区南门,一披着红色卷发的中年女子守着一烧烤摊忙活着,摊前围着两、三个小年轻,静静地等待着。零星的火点随寒风欢快起舞,片片的鱼肉香伴冬意盈盈飘来。沿区外小径而行,几家店铺在营业,美发店里师傅正给一位女子拆着头上形如“螺蛳”的卷发器;沙县小吃店,老板乐呵呵地玩着抖音,一个顾客背对着我,吃着面食;某水果店,店主抽着烟,守着店。




信步前行,到了某甬路。冬夜里的那份静谧,似变了脸,因为给我不一样的感觉。路的一边是广场,此时静悄悄的,另一边则是南站,他那“蟹壳式”的新衣浑身上下散发着五色多变的光影,我盯着光,一动不动,感觉光是暖的,光时不时地引着稀稀疏疏的车辆驶入站内,导着匆匆的乘客,走向站内,导着徐徐的游人,迈出站外。

路的南边是河,河畔是某工地,显得昏暗。工地大门一侧堆放着不少冷冰冰的钢板钢筋。远看,工地的中心趴着一台搅拌机,无声无息。近瞧,工地的门卫,还亮着白炽的灯光,裹紧棉衣的大爷在听收音机!

踏路西行,突然,一袭橘黄色的暖光吸引了我的眼球,继而,一屡屡浓浓的栗香,充实了我的味蕾。“老板,给我称半斤糖炒栗。”我忍不住买了些炒栗。吃着糯西西的栗肉,我向南拐进路中的叉道,去访一访冬夜中的“甬水桥”。




借着幽幽的路灯,定睛远眺,河对岸的景物被冬夜层层笼罩着,但仍清晰可辨:那栋栋新建起来的仿古小楼、木结构建筑,小楼有茶楼,有酒楼,有客栈,仍在营业的,不多,仅三五家,其中一家酒楼的临河包间内,主人时而以茶代酒,时而递烟点火,热情款待来客,包间内仿佛传递着一种温暖而亲切的氛围。

屏气近聆,身边的“甬古桥”出奇得静谧:南塘河似冬眠了,水姑娘已然梦周公了,只有桥脚的那棵苍老的大柳树还在冬夜中劳作:披着它那长长的枝发,不瑟缩,精神地凝视着我,也许,它就好比鲁迅散文中那乐观的枣树吧?此情此景,不禁令人想起,宋代文人杜耒的诗作《寒夜》---“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诗句尽显空灵之意境,描绘了一个温馨的冬夜场景也。

忽地,一席冬风拂来,在脸上一滑,钻入心扉,驼着我奔到了已九百载春秋的城南书院,一惊!少顷,一喜!居然聆听到了学者袁燮潜心所著的《絜斋集》,侧耳静闻,不敢叨扰。悄悄地退出,疾步至老街的深处----一处故居,美名曰:牧之。故居主人,姓袁。乃艺术家。先生,以其精湛的表演技巧和丰富的舞台经验,赢得了“舞台千面人”的美誉。此刻,他正跑前跑后、快乐地编导着《马路天使》,此作堪称“国影之经典”。

冬,糅合了沉与稳;而冬夜,承和了刚与柔,拉伸出一份静,一种美---甬之美!


图文来源丨方颖谊

编辑丨黄志敏  缪季航

审核丨胡聪聪

宁波城投
这里是全体“城投人”的心灵家园和温馨港湾,您所关心的我们发布,您所需要的我们提供,您所困惑的我们交流。在这里,我们践行宁波城投公司“敢为人先、创业创新、追求卓越、永不满足”的企业精神,传递城投正能量,发出城投好声音,塑造城投新形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