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是讲究吃团圆饭的,一定要一大家子人热热闹闹地坐在一起才好。火锅,大排档,都是一溜儿的人,举杯相庆,吵吵闹闹的,充满了愉悦的氛围。
不过独食也有独食的快乐,当然“独食”这个名称不太好听,总让人联想到吃独食,有些不好的寓意。现在市场上都称作一人食,一人食火锅,一人食烤肉套餐,随处可见。一人食和单人的速食快餐又有些区别,并不是要一份食物草草饱腹,须得吃得好,吃得精致,吃些与寻常饭菜不同的东西。
我的一人食首选是烧鸟。
烧鸟,鸡的不同部位裹在甜口的酱汁里,我经常会对着被送上餐桌的那一串肉想象他生前应该贴合鸡的哪个位置,胸还是腿,外部的皮还是内部的器脏。上菜大多是分开上的,一个精致的小盘子里装着小小一串,再附上一个小小柠檬切角,把柠檬汁挤上去,增加口感的丰富性,不容易使人腻味。我尤爱鸡肝,点餐时一定要选半熟的、酱汁浓稠的,细腻又醇厚的脂香爆开在嘴里,几乎不用咀嚼就融化开了,从中又沁出一丝柠檬的清香,肥而不腻,是我每次必吃的餐品。
我在墨尔本和奥克兰也吃过烧鸟,当做晚饭后的宵夜。偶尔会遇上不少日本人,想来那儿的烧鸟有一部分也能被它起源地的人民所认可。鸡肉和酱料的味道其实并没有大不同,只是其菜单里的梅子泡饭会有一点当地的改良,有一股奇怪的不知名香料的味道,并且清酒也往往比国内更烈些。
这吃食传播过来的同时,也带来了烧鸟屋、居酒屋之类的建筑风格。一人吃饭的精髓在于坐吧台,烧鸟屋的吧台通常紧靠着玻璃,玻璃后便是师傅在烧烤。等食物的空隙看着师傅翻动肉串,一溜溜细细的烟从碳火上升起,蜿蜒到空中——沈复在《童趣》里观蚊,拟鹤舞于空中,我也学样看着那烟像出各种各样乱七八糟的形状,用于打发等待上餐的时间。这便凸显出一人吃饭的好处来,不用费尽心思计划除吃东西之外的时间里的话题。
一人食时,我还爱观察别人,观察同是一人来吃饭的男男女女。不过我自以为这是个不太礼貌的行为,但又克制不住好奇心,只能偷偷地瞟两眼,竟然寻到不少与我志同道合的人。一位和我年龄相仿的姑娘,下班来吃饭,一人点了一桌子零零散散的菜,一边刷着手机戴着耳机,吃到好吃的东西还摇头晃脑跺跺脚,可爱极了,隔着座位也能感受到她的好心情。还有一位男同志,点了一个小的火锅,烧着火,锅里咕噜咕噜地冒着热气,再唏哩呼噜地嗦口面条,发出一声小小的、满足的喟叹。
不必纠结于时间,不必纠结于进食时的社交,无论是大快朵颐还是细嚼慢咽,都能沉浸在只有自己与食物的世界。给喜欢自己一人食的朋友们寻求一点共鸣。
图文来源丨张榕靖
编辑丨黄志敏 缪季航
审核丨胡聪聪